所有的“管理”,核心都是“自我管理”,而“自我管理”的核心,是“时间管理” ——彼得·德鲁克|现代管理学之父
任何管理都是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的过程,而时间是对于任何人都均等的资源;人人需要做好时间管理,而做好时间管理核心原则就是要事第一。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介绍并推崇的第4代时间管理方法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时间管理方法,它的核心是管理你的目标,合理配置你的时间,从而有效地管理生活。
关于目标,习惯一“积极主动”和习惯二“以终为始”已做了详细的介绍,即提出我们要掌控自己的人生,制定个人或家庭使命宣言,以此来确立你的长期、分解你的短期目标,然后再根据每个人的角色制定每天的事项,根据要事第一的原则进行执行。
提到要事第一,必须学会给事情排列优先级,按照优先级把事情分门别类。
彼得•德鲁克说,高效能的人士脑子里装的不是问题,而是机会,他们的思维是预防型的,那么也就是说他们集中精力在做第二象限的事情,力求做到产出和产能的平衡。
第一象限:重要且紧急的事
比如,客户投诉、身体遭遇重大疾病等。
解决方法是立马去解决。
这种事情若是过多,就是产能事项投资太少,因此产出的是各种问题,让你压力山大,需要怎么做呢?
当然是提升产能赶紧做一些投资身体健康、比如锻炼身体、定期维护体检等;维护客户提升能力的事项,以此来减少客户投诉。
这些投资产能的是什么事儿?
第二象限:重要不紧急事项
坚持锻炼身体,定期体检,会发现身体逐步好转,逐步进入良性循环,制定合理规律的计划,定期定时锻炼身体,如此循环,身体就没有重大疾病,因为预防及平时保养中都解决掉了。
这些投资产能的事情是告别“忙盲茫”的终极秘诀,包括看望父母、读书、健身、学习、常规性拜访客户、一次真正的休息等等。
但大多数人因为这些事项不紧急,常常把它们往后排,再往后排,结果最后变成了重要且紧急的事。
第三象限:紧急但不重要
这种包括哪些呢?比如手机里跳出来的通知、邮件、电话,各种可参加、可不参加的会议、活动,不必要的社交邀请。
对于这些“哎,你有空也来吧”的活动,你应该温柔而坚定地说:谢谢啊,我就不去了。
处理方法:尽量别做!!!
可以通过设置手机,统计娱乐app使用时间,检测一下到底花费了多少时间在第三象限。
第四象限:不重要不紧急的事
这些事项包括在公司无聊八卦、在家里玩游戏、追剧打发时间,一些琐碎的工作。
处理方式是授权别人去做
要事第一原则即分清事项的轻重缓急。
从上述四象限法则可以看出,我们都需要每天把精力集中在重要不紧急的事情,使用二八法则,实现产能产出最大化,收获高效能。
可是需要怎么做呢?
如果完全不知道怎么入手,那么建议采用如下方法逐步完善:
Step1:记录时间
先连续记录7天你的时间。从早到晚,详细记录你所有的时间使用情况,看看你的时间到底都去哪了?在这里推荐使用微信建群,群里只有你自己,从早上起来到晚上睡觉,每做完一件事群里语音打卡。如果你怕忘记,可每15min设置一个闹铃,实践一段时间你不会忘记了。
然后,再记录15天,30天……
Step2:复盘你的时间
根据你的时间记录数据,分析你的时间都花费在哪些象限。
如果是3.4象限,那么请停止这些事项,改变你的生活习惯;如果是第1象限,请减少该部分工作,每天增加第2象限的产能事项。
Step3:重新调整你的计划
根据你的角色,列出你的月计划、周计划,确保每月、每周的实施清单上有重要不紧急事项,对应你目标的事项。不断比对你的目标和计划,直到无限接近。
Step4:做就好,践行你优化后的方案
严格按照计划持续去践行。
Step5:循环往复上述流程。
上述方法,又称单点突破法,时间管理的重要方法,即计划-实施-总结-评估—再计划。
最后,强烈建议,结合工具去践行!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立荐张萌萌姐设计的赢效率手册和总结笔记,赢效率手册帮助以要事第一为原则设置计划;总结笔记帮助总结和评估你的时间去哪了,哪里需要优化。
你的时间都去哪了?请管理好你的时间,不断平衡产能与产出,收获高效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