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6月8日(周五)参加剑龙老师私享课--《 让面试为你打CALL》,对于自己居然不会做自我介绍,我不确定会延迟多久或者根本没有机会去发现,特别是自己还是在HR专业浸盈了十几年,面过的各级的人员也有几百上千人次,现场虽有一丝难为情,但更加感恩得到了这样一个看清自己的机会。
参加这次私享课,目的本身挺功利--希望让自己能够顺利由人力资源转型到业务管理或是转行,虽然在此之前,曾有觉察自己在即性表达方面系统性不够好,未曾想到的是,这次临场发挥比我想象的还要糟糕,预计3分钟,超时2分钟;一心想着套用逻辑层次来系统的介绍自己,因训练不够,反而显得更为凌乱;不停地蹦出近期刚做的“优势识别”出来的前五项才干,听得别人一头雾水......
在场的伙伴礼貌的给我反馈:感觉就是空,没有具体的情景......或许还留有一些情面,没有直接打断我,提建议的时候也仅提出了她自己看法,无独有偶,她的想法和老师的分享还有一些不谋而合。
而老师在面试的自我介绍这个方面呈现的内容是什么呢?
01 介绍框架
愿景、身份、价值观、能力、策略、计划
02 每一个维度都应该有故事为支撑
03 刻意练习
2个小时的课程内容,干货内容有很多,只有带给自己思考并促发我行动的内容,对自己最有价值:
我需要建立自己的品牌画布;
根据自己倾向的两个方面(业务管理、培训师,还有一个方向还太远,尚未入门),用自我介绍的思维框架,以讲故事的方式带入场景,每一个内容都围绕着一个清晰关键词,最终勾勒出一个清晰、完整的自己。
自我介绍练习(01)
计划职位:某物流公司区域经理
在服务行业工作14年,主要服务了4家企业,从事HR工作12年,在第一次参与公司组织的社区活动“首届重庆马拉松”,3月的重庆气温依然很低,有一位约70岁左右的老业主(女士),跑完后称后背有些凉,毫不犹豫将自己的外套脱下来给业主披上,一年后我们再次跑马拉松,她还在提起当时的情形,也许这正是行业和专业需要根植进骨髓的服务意识;
在物业行业从业近10年来,近一年有计划转业务管理,有一个机会摆在面前,也给领导做了初步沟通,当我听说项目内有主管有想争取该岗位的意愿,但信心尚不足,有一些犹豫的时候,我放下自己的需要,于当天便找时间与之交流,并将信息通报领导,暂停了自己转业务管理的计划,后来同事成功晋升,至今仍未告诉过她当时的情境及自己的打算,我始终相信只要自己准备好,机会总会出现,成就他人却是我在面对选择时非常重要的考虑。
当今社会,我们必须要不停奔跑才能让自己停留在原地,近几年参加的学习和考试也不少,2016年左右,通过1.5年的时间,完成了本科人力资源管理的自考,这期间还经历了二孩子的怀孕及生育。同时还参加了埃里克森《教练型领导力》、《基于建构主义的培训设计》的学习,线上也通过樊登读书会(每周)、得到(每天)、混沌大学等学习,你可能也听出来了,其实内容比较繁杂,不聚焦,因此在今年将学习目标进行了聚焦在了组织管理、心理学方面。在怀孕期间,因过去的工作表现,加上丝毫没有因为身体的原因影响在岗期间的任何工作,实现了从主管到经理的晋升。因为自己对教练技术的学习、心理学的探索,与家人、同事的关系也建立得更好,工作、学习、生活的全方位协调,解决了很多人生活、工作平衡的难题,让自己在面对本专业问题时游刃有余。
当面对完全不熟悉的工作——品牌管理,从一接手全方位学习(混沌线下课,网络微信等),与领导保持思想上的高度一致,理解了品牌就是企业文化的外延,通过公众号、报媒、系统的社区文化活动来促进公司品牌的搭建,重心放在了公众号运营上,目前公众号总能收到业主的赞赏和意见反馈,成为公司非常有效的品牌宣传窗口。
刚接手部门负责人工作时,第一次面对公司运行了8年的业主班车停运(对客沟通,过去鲜有涉及),关系到500户左右业主的出行,在过去的管理工作中,因注意思考方式的训练及管理经验的沉淀与总结,通过寻找替代方案、协调市政资源、为各公司各部门分配职责、停运期间服务设计、自己反复推演等,最终以疏导多于对抗的方式,平稳过渡,并因在过程中主动面对业主,解答问题说辞得当,态度好获得了多数业主的理解,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得到了圆满的解决,领导及集团对此事的处理在当月的工作评价中反馈为优秀;因此自己不谓行业或专业领域的不同,学习能力、全局意识、良好的思考能力及执行力让自己在经历不太熟悉的工作时有挑战,但从不胆怯。
如果我到一个新的岗位或不同的行业,我首先会花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之前也做过比较多的信息收集及了解)了解以下信息:
公司层面:了解公司发展阶段及企业文化、当前及未来三年目标;
人员方面:了解上级、同事的风格、团队人员状态、优势及发展需求、人员配置、人员分工;
机制方面:组织架构、权责边界、部门与岗位职责、公司的制度、政策,年度重点工作计划;
风险控制方面:梳理当下的风险点;
最后梳理接下来3-6个月的三项重点工作,为每项工作设定阶段性成功的标准、衡量指标或评价方式,确保过程可以检效,及时纠偏及调整;始终坚持一个信念,管理就是要将资源转化为成果,不能为了计划而做计划。
做为业务管理来说,就是通过带领团队将资源转化为成果,我的优势在于丰富的团队带领、系统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经验,并在过去的实践中能良好的激发团队;略有不足的对行业和业务的不够熟悉,而以我自己的学习能力,能很快弥补这一短板。
一句非常俗套的话做为结束语“有志者,事竞成",我一直相信“天道酬勤”,在过去的工作中也正是如此践行,并也带给了自己阅历及职位上的收获和成长,希望有机会运用自己的专业优势,辅以勤勉敬业,带领团队创造更多的成果、实现更高的目标,为公司的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这是第一次自我练习,每一次思考和沉淀都可以带给自己成长。
“只有不停奔跑,才能让自己停留在原地!” 送给自己,也送给亲爱的伙伴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