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乡村那一份记忆

     “乡愁”是中国人特有的一种情怀,这是离开乡村远走它乡的人们,对家乡和家人的思念之情,而现在“乡愁”开始成为大多数踏入城市乡村人的悠愁。

        当今社会正处于一个全新的变革时期,许多事物也正在诞生与降临着,也有许多事物正在衰落与消逝着。乡村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大量的村民开始走向了城市、也走向了全国、走向世界各地,从农耕文化走向现代文明。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乡村人开始走入城市,随着城市棚户区,城中村改造,易地扶贫搬迁进社区的推进,势必会加俱一些村庄在地图上的消失。

        这些消失的村庄百年之后,若无文字详载,后人只知其村名,村址、原村居迁至了何处,一切将无从寻起!为村人留下那紧有的那一点记忆,似乎有理所当然。

        但人是会思旧的,城市空间的狭隘难免让城市的乡村人怀念心目中的乡村,和那即将逝去的岁月。幼时的顽童,少时的学校,旧时的好友。乡村的山水,土地和沟壑,曾经玩闹过的小河与大树都记忆忧心。特别是等自己的年龄愈大,愈发怀念那过去的一切。     

        然而不管未来如何,只要有一部描述家乡的村志在,村庄的根即可留住。村志是村人的一份宝贵精神财富,是走出家乡远离故土的人们认识家乡、了解家乡的一份特殊礼物,也是后辈缅怀先人寻根觅祖的可靠依据。何况中国自古就有‘盛世修志,家兴续谱’之说。

        虽然中国历史上对于村志的编辑很少,但自从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郎遂编撰安徽池州《杏花村志》开始,为村编志就成为一些村庄的头等重要大事。新世纪的中国,农村立志序谱的村庄即更加多如牛毛。

        乡村发展的步伐是缓慢的,是有曲折过程的,不是一蹶而就的;它的每一天,每一年都是在变化中的;它的每一片土地,每一个人,每一件事的发生都是与中华历史的发展有关的。但农村毕竟不同于一个国家,它所发生的大事是没有专人记载的,编辑成册只更加不可能,每一个乡村显然就缺少这样的记载。

        我们只能从有关乡村记载的文献,从各村中和邻村中的古碑文,石刻和乡村老人的讲述中来搜集,来整理。然后在将此打字编辑,记录成册,印书并出版。

        而这些都是乡村文人,地方志办公室的历史责任,也是家谱爱好者的责任。我们总要给后人留下些东西,财福后人可自己创造,但历史记忆,时代变迁的历程,后人永远不会创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突然听到《阿婆说》,心里好像被什么击中柔软,思念开始泛滥,回忆开始蔓延。 老太太是他们那一辈子唯一的长辈了,也是我...
    你在南方我在北阅读 4,714评论 0 0
  • 昨天报了一个写作班,目前还没开课,客服说等到开课了会通知具体事项。 就在不久前还在纠结要不要报班,纠结原因有三:第...
    剧说影评阅读 8,664评论 58 90
  • 部门主要做数据采集服务,采集过程使用到两级代理,都是自建服务。昨晚在做优化和测试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奇怪问题,在本地测...
    kingbhy阅读 4,71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