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一个新朋友,差点把自己弄丢。
第一天被惊艳了,我们面朝她的小花园聊天,墙上的龙猫是她画了好几天的,地上的石头是她从天南海北背回来的,篱笆上的小木牌上写着:“听风雨”,小动物玩具也别有风味。还有一箩筐的扭扭棒,也惊艳到我,原来大人也可以玩,被做成哪吒造型,各种小动物,十分有趣。满园春色,活色生香。
她让我想到最喜欢作家三毛,在撒哈拉沙漠荒芜艰苦的环境中,却活得趣味盎然,土房子也能成为艺术的宫殿。
这个外表冷冷酷酷,喜欢独行的女性,立刻变得热气腾腾,活色生香。
她让我看到,现实版沉浸在生活里,活在当下,有自己的小世界的真实样子。
一下子被她吸粉了,回家立刻干劲十足,把自家阳台收拾出来,享受当下的一米阳光。
第二天被颠覆了,我们相约一起在书店聊天,本来是为了玩耍,却被她见多识广,思维独特所刺激,自己好多想法被回复:“no”,超出自己平时熟悉的圈层,却又没有错。
突然感觉自己其实一直活在舒服圈里,就像大数据总会给你推送你喜欢的信息,久而久之,认知就单一了。
她对我,就像新大陆,新鲜又陌生,几乎接不住。她看过的书,我很多没看过,她了解的事物,我很多不知道,她知道的观点简单直接,一针见血,我说不明白……
最后都有点怀疑自己孤陋寡闻,能不能做作家了,虽然她也鼓励我坚持写。
人际关系中,见超出认知圈的人,就像挑战一项极限挑战,新鲜又刺激,还欲罢不能。
我也能理解,为什么她可以如此独立,甚至喜欢独行,因为,她建立了自己舒适的生态圈,有自己的稳定的内核。
但,人就是看似相似,又很不同,她有的我没有,我有的她也不太能理解。
她喜欢广泛涉猎,我喜欢深耕深思;她活泼有趣,也有好学谦和;她知道很多美味,我注重养生。总结,她放荡不羁,我规规矩矩。
我羡慕她,但却学不了她。
你好,我也很好,和谐的关系就是这样吧。
引用《元气满满的生活》里的话:“其实哪本书都不宜照搬,把它们当作我们视角拼图的一块,越多元的视角越宽容通达。思考践行可用的,不可用的也成为你理解他人的养料。君子和而不同,是中国人的传统。”
对人,也同样如此!
人际关系中,我需要扩大容量,接纳与众不同的世界,多倾听,少争论,求同存异。
感恩,差点在人际中丢失自己,幸好在文字中重拾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