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裁他总想被我打脸》(第11-15章)

第11章 突如其来的调岗风波

与“Gui”大神在论坛的深夜论道,成了苏妙一天中最期待的时光。

那种纯粹的技术碰撞和思维提升,让她白天应对职场纷扰时都多了几分底气和从容。

她甚至将一些讨论中的灵感应用到了“星云”项目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林薇薇在她这里连续吃瘪,显然不会善罢甘休。

明的玩不过,便动了更阴损的念头。

这天下午,公司内部通讯软件上,一条来自人力资源部的正式调岗通知,像一颗炸弹般投送到了苏妙的工作界面,同时抄送给了王总监和项目组公共邮箱。

通知内容言简意赅:因公司业务调整及人员优化配置需要,经研究决定,调算法部工程师苏妙至市场部数据分析支持岗,三日内完成工作交接。

苏妙看着屏幕上的通知,愣了好几秒,几乎以为自己眼花了。

市场部?数据分析支持岗?

那几乎是一个完全脱离技术核心的边缘岗位,每天的工作就是处理销售数据,做做简单的图表,写点不痛不痒的分析报告,对于她这样的技术骨干而言,无异于流放。

“业务调整?人员优化?”

苏妙心里瞬间明镜似的,“这分明是林副总的手笔!因为技术上压不住我,就想用行政手段把我调走?”

一股怒火夹杂着冰凉的寒意瞬间窜上她的脊背。

这种利用职权进行的打压,比任何技术上的刁难都更令人窒息和无力。

周围的同事显然也收到了抄送邮件,办公室里响起一阵压抑的窃窃私语。

有人同情地看向她,有人事不关己地低下头,更有人(尤其是王总监那几个嫡系)脸上露出了幸灾乐祸的表情。

林薇薇端着水杯从她工位前经过,脚步轻盈,嘴角带着一抹毫不掩饰的、胜利者的微笑,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说:“哎呀,苏工要调走了?真是可惜了。不过市场部也挺好的,轻松,适合女孩子。”

苏妙攥紧了拳头,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没有理会林薇薇的挑衅。

她知道,此刻任何情绪化的反应都无济于事。

她直接起身,走向王总监的办公室。

她需要确认,这到底是人力资源部的单独行动,还是王总监也知情甚至默许。

王总监看到她进来,脸上露出一丝虚伪的遗憾:“小苏啊,你也看到通知了?唉,真是突然,我也刚知道。这是上面的决定,我也很舍不得你这个人才啊,但是嘛,公司有公司的考量……”

他一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把自己撇得干干净净,但眼神里的那点轻松和快意却瞒不过苏妙。

“果然。”

苏妙心沉了下去。

王总监乐见其成,甚至可能在其中推波助澜。

她不再多言,转身离开了王总监的办公室。

回到工位,她看着那条冰冷的调岗通知,一种熟悉的、被权力倾轧的无力感再次袭来,几乎让她喘不过气。

难道她好不容易下定决心不再退缩,却还是要败给这种龌龊的手段?

她甚至下意识地想点开智核论坛,想向“Gui”大神倾诉这份委屈和不平。

但手指停在鼠标上,最终还是放弃了。

这是现实世界的权力游戏,匿名论坛上的技术大神也无能为力。

整个下午,苏妙都心神不宁。

她试图做点什么,却发现自己什么都做不了。

越过王总监和林副总去找HR?人微言轻,谁会理她?直接去找顾衍之?她以什么身份?他又怎么会为了一个小员工,去驳斥一位副总的人事安排?

希望似乎越来越渺茫。

然而,就在下班前半小时,事情发生了戏剧性的逆转。

那条调岗通知,竟然被撤销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封来自总裁办的新邮件,发送人是陈默特助,抄送范围更广,包括了所有高管。

邮件内容同样言简意赅,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度:

“经查,关于算法部工程师苏妙的调岗动议理由不充分,不符合公司人才发展战略及当前项目需求。现决定:撤销该调岗通知。苏妙工程师继续留任算法部‘星云’项目组。”

“星锐科技始终坚持‘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原则,一切人事调动应以公司业务发展与员工能力匹配为唯一准则,杜绝任何非业务因素的干扰。特此说明。”

这封邮件,像一记响亮的耳光,隔空抽在了林副总和王总监的脸上!

“理由不充分”、“不符合”、“杜绝任何非业务因素的干扰”……每一个词都像一把刀子,精准地戳破了那层冠冕堂皇的遮羞布。

办公室里再次哗然,但这次的窃窃私语充满了震惊和难以置信。

所有人都明白,这是顾总直接干预了!而且态度极其强硬,丝毫不给林副总留面子!

林薇薇脸上的笑容早已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震惊和慌乱,她猛地站起身,快步朝外走去,估计是去找她父亲了。

王总监办公室的门紧闭着,里面半天没有动静。

苏妙呆呆地看着屏幕上的新邮件,心脏砰砰直跳,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冲散了之前的冰冷和绝望。

她没想到……真的没想到……顾衍之会知道,而且会如此直接、如此强势地介入,如此明确地维护她。

虽然邮件是以陈特助的名义发的,但谁都清楚,没有顾衍之的授意,陈特助绝不可能发出这样一封打脸副总裁的邮件。

他驳斥的理由,不是基于私人关系,而是基于她最看重、也最引以为傲的东西——能力和价值。

“星锐只看能力,不论资历。”

这句话,通过这封邮件,得到了最有力的践行。

一种混合着感激、震撼、以及被认可的巨大安全感,将苏妙紧紧包裹。

她忽然觉得,之前对顾衍之的那些悸动和猜测,似乎并不完全是自作多情。

至少,他是一个惜才、并且愿意保护人才的上位者。

她对这座冰山的观感,在这一刻,发生了微妙而深刻的变化。

信任的种子,悄然落下。

下班时,她在电梯口遇到了刚好下来的顾衍之。

他依旧是那副冷峻的模样,仿佛下午那场风波与他无关。

苏妙鼓起勇气,轻声说了一句:“顾总,谢谢您。”

顾衍之脚步未停,只是目光极快地扫过她,微微颔首,算是回应。

没有多余的话。

但苏妙却觉得,这座冰山似乎……没那么冷了。

第12章 电梯里的百分之一秒

调岗风波过后,苏妙在公司里的处境变得有些微妙。

明面上的打压几乎消失了。

王总监见到她,虽然依旧没什么好脸色,但布置任务时收敛了许多,不再故意刁难。

林薇薇更是绕着她走,只是那眼神里的怨毒,藏都藏不住。

同事们看她的目光则更加复杂。

有钦佩她能让顾总亲自出手维护的,有羡慕她好运的,当然,也有更多忌惮和疏离——毕竟,谁也不想得罪一个被大老板“特殊关照”的人,哪怕这种关照是正向的。

苏妙乐得清静。

她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星云”项目的攻坚中,同时与论坛上的“Gui”大神保持着高频率的技术交流。

那种在思维巅峰起舞的感觉,让她沉迷。

她对顾衍之的观感,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那座冰山依旧散发着生人勿近的气场,但在她眼里,不再仅仅是威严和压迫,更代表了某种意义上的“公正”和“安全”。

每次在走廊或会议上遇到他,她虽然依旧会下意识地紧张,但不再完全是恐惧,还掺杂了一丝难以言喻的感激和……好奇。

这天下午,她需要去顶楼的总裁办送一份“星云”项目的加急进度报告。

陈特助之前特意叮嘱,这份报告需要顾总亲自过目。

站在通往顶楼的专属电梯前,苏妙深吸了一口气,按下了上行键。

电梯门缓缓打开,她抬步走进去,一抬头,却猛地愣在原地。

电梯里,顾衍之正独自站着。

他似乎刚结束一场会议,身上穿着熨帖的深灰色西装,没打领带,衬衫最上面的扣子解开了两颗,露出一点锁骨,显得比平时少了几分严肃,多了些许随性。

他正低头看着手机屏幕,侧脸线条冷硬。

听到动静,他抬眸看了过来。

目光相撞的瞬间,苏妙的心脏不争气地漏跳了一拍。

“顾总。”

她连忙低下头打招呼,声音有点发紧。

“嗯。”

顾衍之应了一声,目光在她手中的文件上停留了一秒,算是打过招呼。

电梯门缓缓合上,狭小的空间里只剩下他们两人。

空气仿佛瞬间变得稀薄,弥漫开一种无声的张力。

苏妙能清晰地闻到空气中淡淡的、属于他的冷冽松木香气,混合着一丝极淡的咖啡味。

她紧张地盯着不断跳动的楼层数字,感觉自己的呼吸都有些困难,只好假装全神贯注地看着电梯门的反光。

突然——轰!咔!

电梯猛地剧烈震动了一下,伴随着一声刺耳的金属摩擦声,头顶的灯光疯狂闪烁了几下,骤然熄灭!

整个电梯厢体猛地向下一顿,然后停住!

“啊!”

突如其来的失重感和黑暗让苏妙短促地惊叫出声,身体因为惯性不受控制地向前扑去。

就在她以为自己要狠狠撞上冰冷的电梯壁时,一条坚实有力的手臂猛地揽住了她的腰,一股强大的力量将她往回一带。

天旋地转之间,她整个人撞进了一个温热而坚硬的怀抱里。

鼻尖瞬间被那股冷冽的松木香气包围,更浓郁,更清晰。

她的脸颊隔着薄薄的衬衫面料,能清晰地感受到对方胸膛的温度和肌肉的轮廓。

隔着衣料传来的心跳声,有力而急促,不知是她的,还是他的。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被无限拉长。

苏妙的大脑一片空白,所有的感官都集中在相贴的肌肤之上。

他的手臂箍在她的腰侧,热度惊人。

她的手掌下意识地抵在他的胸前,能感受到布料下紧绷的肌肉线条。

黑暗中,视觉被剥夺,其他感官变得异常敏锐。

她能听到他近在咫尺的呼吸声,似乎也比平时急促了几分。

温热的呼吸拂过她的发顶,带来一阵细微的战栗。

电梯似乎卡住了,静止不动。

应急灯迟钝地亮起,发出幽暗微弱的光芒,勉强勾勒出两人极其贴近的轮廓。

苏妙猛地回过神,像是被烫到一样,手忙脚乱地想从他怀里挣脱出来。

“别动。”

头顶传来顾衍之低沉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

他的手臂依旧稳稳地扶着她,防止她因为慌乱而摔倒。

“电梯可能还没稳定。”

苏妙立刻不敢动了,身体僵硬地靠在他怀里,心跳如擂鼓,脸颊烫得几乎能煎鸡蛋。

“太近了……太近了……”

“他他他……他抱着我?!”

“这是什么偶像剧桥段啊救命!”

她能感觉到他说话时胸腔的轻微震动,每一个微小的动作都在挑战着她脆弱的神经。

顾衍之没有再说话,只是保持着扶住她的姿势,另一只手拿出手机,屏幕的光亮起,映照着他冷峻的侧脸和紧抿的唇线。

他快速拨通了紧急呼叫铃,冷静地向监控中心说明情况。

他的声音平稳镇定,仿佛刚才那个下意识的拥抱和此刻紧密的贴合从未发生。

但这份冷静,反而更加凸显了此刻姿势的暧昧和失控。

苏妙屏住呼吸,连大气都不敢出,只能僵硬地靠着他的胸膛,感觉自己快要因为缺氧而晕过去了。

仿佛过了一个世纪那么久,电梯外的走廊上传来脚步声和维修人员的声音。

又过了一会儿,电梯轻轻震动了一下,灯光“啪”地一声全部恢复明亮,梯厢缓缓上升,最终平稳地停在了顶楼。

电梯门叮咚一声打开。

外面站着焦急的陈特助和两名维修人员。

顾衍之几乎是立刻松开了手,后退了一步,拉开了两人之间的距离。

速度快得仿佛刚才的一切只是苏妙的幻觉。

他面容已经恢复了一贯的冷峻,仿佛刚才在黑暗中那个呼吸微乱、手臂有力的男人是另一个人。

他整理了一下丝毫未乱的西装袖口,对陈特助淡淡道:“处理一下。”

然后,他甚至没有看苏妙一眼,便迈步走出了电梯,径直走向总裁办公室。

苏妙还僵在原地,脸上热度未退,心跳依旧狂野。

腰间似乎还残留着被他手臂箍过的触感,鼻尖萦绕着他身上清冽的气息。

“苏工,你没事吧?”

陈特助关切地问道。

“没……没事。”

苏妙猛地回神,慌忙低下头,掩饰着自己爆红的脸颊和慌乱的眼神,快步走出了电梯,将文件塞给陈特助,“这是顾总要的报告,麻烦您了!”

说完,她几乎是小跑着冲向普通员工电梯口,仿佛身后有洪水猛兽。

一整个下午,苏妙都心神不宁。

敲代码的时候,会忽然想起那片温热的胸膛。

开会的时候,会忽然走神,想起黑暗中他低沉的“别动”。

甚至喝水的时候,都会觉得水里好像有那股冷冽的松木香。

那个短暂的、在黑暗中发生的意外接触,像一场无声的海啸,在她心里掀起了滔天巨浪。

她清楚地知道,有什么东西,不一样了。

那座冰山,好像……真的在她心里凿开了一个口子。

而此刻,总裁办公室里。

顾衍之站在落地窗前,看着楼下如织的车流。

他端起咖啡杯,却发现自己的指尖,似乎还残留着那一截腰肢纤细柔软的触感。

他微微蹙眉,将咖啡杯放下。

第13章 对手公司的第一枪

电梯事件带来的心悸和暧昧余波尚未在苏妙心中完全平复,一场更大的风暴已悄然逼近星锐科技。

这天上午,公司气氛还残留着些许八卦的窃窃私语,话题中心自然是昨天顶楼电梯惊魂和总裁英雄救美的桥段。

苏妙尽量屏蔽这些声音,埋头处理“星云”项目的收尾工作。

突然,办公区里不知是谁低呼了一声:“快看行业新闻!”

紧接着,像是石子投入平静湖面,窃窃私语声迅速变大,汇聚成一片压抑的惊呼和议论。

“怎么可能?!”

“腾龙科技?他们什么时候做的?”

“功能这么像?这分明是抄我们的‘星云’吧!”

“但他们抢先发布了!”

“腾龙科技”四个字像冰锥一样刺入苏妙耳中。

这是星锐在业内最主要的竞争对手之一,以手段激进、善于模仿“借鉴”而闻名。

她立刻点开了行业资讯网站。

首页最醒目的位置,挂着腾龙科技的新产品发布新闻通稿——《腾龙重磅发布“天穹”智能分析系统,引领实时数据处理新纪元!》

通稿写得天花乱坠,配以精心制作的宣传视频。

苏妙只扫了几眼核心功能介绍,心就猛地沉了下去。

虽然宣传用语和界面设计不同,但其核心功能模块、尤其是引以为傲的“多源流式数据实时融合分析”特性,与“星云”项目的设计目标高度重合!甚至有几个她攻克了许久才解决的技术难点,对方似乎也“恰好”找到了解决方案。

尽管以她专业的眼光看,“天穹”系统在技术细节、稳定性和算法优化上肯定远不如“星云”精益求精,透着一股赶工的粗糙感。

但它有一个致命的优势——它已经发布了!

而“星云”,还处于内部测试优化阶段。

商场如战场,时机往往比完美更重要。

腾龙这一招“抢先发布”,打得星锐措手不及!

“完了完了……我们辛辛苦苦搞了这么久,全给别人做嫁衣了?”

“腾龙也太无耻了!这跟明抢有什么区别?”

“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人家已经发布了,我们怎么办?”

“项目会不会被砍掉啊?那我们这么久不是白干了?”

办公区里人心惶惶,焦虑和沮丧的情绪迅速蔓延。

尤其是“星云”项目组的成员,个个脸色难看,如同霜打的茄子。

王总监急匆匆地从办公室出来,脸色铁青,对着项目组低吼:“都慌什么!回到自己岗位上去!事情还没定论!”

但他的呵斥显得苍白无力,他自己眼神里的慌乱都掩饰不住。

林薇薇却似乎并不太惊讶,甚至嘴角还隐晦地弯了一下,她故作忧虑地大声说:“唉,看来我们的保密工作还是没做到位啊,肯定是核心代码泄露了!不然腾龙怎么可能做得出来?”

这话看似感慨,实则恶毒,瞬间将矛头引向了可能存在的“内鬼”。

几个人的目光下意识地瞟向了苏妙——最近风头最盛、又深得顾总“信任”的新人。

苏妙感受到那些怀疑的目光,脊背微微一僵,但此刻她没心思理会这种低级的栽赃。

她的全副心神都沉浸在技术对比和巨大的震惊中。

“不可能……核心算法不可能泄露。”

她快速在脑中复盘,“‘星云’的核心模块加密等级最高,而且很多关键算法是我和‘Gui’大神在论坛上讨论后独立优化的,腾龙不可能知道。”

“除非……他们通过别的途径,比如商业间谍,拿到了初步的设计思路和方案大纲?但即便如此,要实现出来,也需要时间……除非他们很早就开始准备了?”

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掠过心头。

这意味着,腾龙可能很早就在盯着星锐,甚至可能通过某种渠道,获悉了“星云”前期的方向。

就在这时,总裁办的通知下来了:所有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 “星云”项目组核心成员,五分钟后面临时紧急会议!

会议室内,气氛凝重得能滴出水来。

顾衍之坐在主位,面色冷峻如寒冰,周身散发的低气压让所有人都不敢大声喘气。

市场部总监正在快速汇报情况,声音紧绷:

“……腾龙‘天穹’系统目前发布的只是测试版,功能并不完善,存在明显缺陷。但他们已经抢占了市场先机,吸引了大量媒体关注和潜在客户咨询。我们的几个重要意向客户已经来电询问情况,表示需要重新评估……”

王总监擦着汗补充:“技术层面看,他们肯定是得到了我们的一些前期资料,但核心的东西他们应该没有,做得比较粗糙……”

“我不想听这些。”

顾衍之冷声打断,目光锐利如刀,扫过在场每一个人,“现在的问题是,星锐的‘星云’,还做不做?怎么做?”

底下一片寂静。

王总监硬着头皮说:“顾总,既然对方已经抢先,我们再发布类似的产品,恐怕……市场效果会大打折扣,甚至被质疑模仿。是不是可以考虑……调整方向,或者暂时搁置?”

几个保守派高管纷纷点头附和。

“搁置?”

顾衍之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丝冰冷的嘲讽,“星锐投入巨资、耗费核心团队近一年的项目,就因为对手发布了一个半成品,就要搁置?”

他站起身,双手撑在会议桌上,身体前倾,目光极具压迫感地扫视全场:“腾龙以为抢先发布就能赢?可笑。他们那是自曝其短!”

“他们帮我们验证了市场的需求,却也向所有人展示了他们的产品有多粗糙!我们要做的,不是在后面追着他们改,而是拿出一个真正碾压他们的、完美的‘星云’!用绝对的技术和质量优势,告诉市场,谁才是真正的领导者!”

他的话语掷地有声,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和强大的自信,瞬间驱散了会议室里的部分颓丧之气。

“项目不仅不会搁置,还要加速!”

顾衍之斩钉截铁,“成立攻坚组,集中全部优势资源,我要在一个月内,看到‘星云’正式版上线!”

他的目光在会议室里扫过,最后,越过众人,精准地落在了角落里的苏妙身上。

那目光深沉,带着审视,更带着一种孤注一掷的托付和期望。

“苏妙,”他直接点名,声音不容置疑,“你加入攻坚组。”

一瞬间,所有目光再次聚焦在苏妙身上。

有惊讶,有质疑,有嫉妒,也有期待。

苏妙的心脏猛地一跳,对上顾衍之那双深不见底却燃烧着战意的眼眸。

她知道,真正的战斗,现在才刚刚开始。

第14章 破格入组:“我要你”

顾衍之的决定像一块巨石投入本就波澜暗涌的湖面,在整个星锐科技内部引发了巨大的震动。

“攻坚组”的成员名单很快由总裁办直接下达。

名单上几乎囊括了公司各技术部门最顶尖的精英,每一个名字都代表着资历、战功和无可争议的实力。

然而,名单最后一行,却显得格外刺眼——算法部:苏妙。

一个入职不到两个月、职称只是初级工程师的新人,名字赫然与一众总监、高级专家、技术元老并列!

一时间,质疑、不解、甚至愤怒的情绪在私下里迅速蔓延。

“苏妙?那个新人?她凭什么?”

“顾总是不是被下降头了?这么关键的时候,带个拖油瓶?”

“听说她有点背景?不然怎么一次次破格?”

“完了,感觉‘星云’要凉,顾总这步棋太昏了!”

这些议论不可避免地传到了苏妙耳中。

她看着邮件里那份沉甸甸的名单,自己的名字夹在一堆大佬中间,显得那么突兀和扎眼。

压力像潮水般涌来,几乎让她窒息。

【一个月……碾压腾龙……和这群大佬一起工作……】

【顾衍之,你也太看得起我了吧!】

【这简直是把架在火上烤啊!】

她甚至有一瞬间的冲动,想去找顾衍之,告诉他她不行,她做不到,让他换人。

但当她想起紧急会议上,他斩钉截铁地说“拿出真正碾压他们的、完美的‘星云’”时眼中燃烧的战意,想起他看向自己时那份孤注一掷的托付,那股退缩的念头又被强行压了下去。

她不能退。

不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回应他那份近乎盲目的信任。

攻坚组的第一次会议,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

会议室里坐满了技术大牛们,个个面色严肃,空气中弥漫着无形的压力和淡淡的硝烟味。

苏妙挑了个最角落的位置坐下,努力降低存在感。

会议开始,顾衍之没有多余的废话,直接切入主题,部署攻坚任务,分配职责。他的指令清晰,要求严苛,时间节点精确到小时。

当分配到最关键、也是最难的核心算法优化任务时,他再次点名:“核心算法攻坚,由苏妙负责主导。”

一句话,像点燃了引线。

一位资深的架构师,姓张,在公司呆了快十年,资历颇老,终于忍不住开口了,语气带着明显的不服和质疑:“顾总,核心算法关系到整个项目的成败,让一个新人来主导,是不是太冒险了?苏工的能力或许不错,但经验和资历毕竟尚浅,这么重的担子,她恐怕……”

他的话没说完,但意思很明显——她不配。

有人开了头,其他几个心里同样不满的成员也纷纷附和。

“是啊顾总,是不是再考虑一下?让刘工(另一位算法大牛)来主导,苏工从旁协助学习更稳妥?”

“一个月时间太紧了,容错率很低,我们需要的是最保险的方案。”

“苏工毕竟太年轻,万一关键时刻顶不住压力……”

质疑声此起彼伏,所有的目光或直接或间接地落在苏妙身上,有怀疑,有审视,有轻蔑。苏妙放在桌下的手微微攥紧,指甲掐进掌心,但脊背却挺得笔直,没有低头。

顾衍之面无表情地听着,直到质疑的声音渐渐低下去,他才缓缓抬起眼,目光冷冽地扫过刚才发言的几人。

整个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落针可闻。

他的目光最后落在苏妙身上,停留了足足三秒,然后转向所有人,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斩钉截铁、不容置疑的绝对力量,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星锐科技,只看能力,不论资历。”

“我决定用她,不是因为别的,只是因为——我要她的能力。”

他的话语微微一顿,目光变得更加锐利,逐字逐句,砸在每个人的心上:

“她的代码质量,逻辑严谨性,以及对复杂问题的破解能力,是我目前看到的,最适合攻克这个难题的人。这就够了。”

“无关她的年龄,无关她的职级,也无关她来了多久。”

“我要的,是结果。而她,能给我这个结果。”

“这就是理由。还有什么问题吗?”

一连串的话,没有任何情绪起伏,却像重锤一样敲碎了所有的质疑。

他没有任何夸赞之词,只是冷静地陈述一个事实——他选择她,是基于纯粹的价值判断。

这种绝对理性的认可,比任何浮夸的表扬都更有力量。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刚才提出质疑的张架构师等人,脸色一阵红一阵白,再也说不出一个字。

顾衍之已经把话说到这个份上,谁再质疑,就是在质疑顾衍之本人的判断力。

苏妙怔怔地看着主位上那个男人,心脏像是被什么东西猛地撞了一下,酸涩与滚烫交织着涌遍全身。

她听过很多话。

有夸奖她聪明的,有嫉妒她天赋的,有骂她出风头的,也有像大学时那样诋毁污蔑她的。

但从未有人,如此毫无保留地、在这么大的压力下,如此坚定地告诉全世界——“我要她的能力”。

这不是保护,而是真正的认可和托付。

他将最大的赌注,压在了她的身上。

顾衍之收回目光,不再看任何人,仿佛刚才只是说了一句再平常不过的话。

“既然没问题,继续开会。”

会议接下来的时间,苏妙几乎没听进去多少。

她的心跳一直很快,血液里有一种陌生的、滚烫的东西在奔流。

会议结束后,众人沉默地鱼贯而出。苏妙走在最后。

经过顾衍之身边时,他正在和陈特助低声交代什么,没有看她。

但她却停下脚步,声音很轻,却足够清晰地说:“顾总,我不会让您失望的。”

顾衍之交代的话音顿住,抬眸看了她一眼。

她的眼睛很亮,里面燃烧着一种他从未见过的、炽热而坚定的光芒,不再是之前的谨慎、忐忑或隐藏,而是一种破釜沉舟般的决心。

他微微颔首,极其轻微地“嗯”了一声,便继续与陈特助说话。

苏妙转身离开会议室,脚步从未如此坚定过。

她知道,从这一刻起,她再也没有回头路了。

她必须赢。

第15章 第一卷终:他的战场,她的舞台

顾衍之那句“我要她的能力”余音未散,苏妙便一脚踏入了名为“攻坚组”的炼狱场。

这里的空气都仿佛比别处粘稠沉重。

组员们个个都是技术领域的一方诸侯,拥有丰富的经验和骄人的战绩。

他们对于苏妙这个空降的、被总裁钦点的“主导者”,表面维持着基本的礼貌,但那种无形的排斥和审视,几乎织成了一张密不透风的网。

第一次技术讨论会,苏妙就感受到了全方位的压力。

她提出一个优化思路,立刻会有资深架构师用各种极端案例质疑其鲁棒性。

她分配任务,会有工程师委婉地表示“这个模块以前一直是X工负责,他更熟悉,不如……”

她甚至能感觉到,当她讲解时,有些人虽然听着,但眼神里的不信任和轻慢几乎不加掩饰。

“苏工,你这个想法太理想化了,实际运行环境复杂得多。”

“年轻人有冲劲是好事,但我们时间紧,还是稳妥点好。”

“这个地方的数据结构,我觉得还是用传统的关系型模型更可靠,你那个新型图数据库,风险太大。”

每一句话都看似出于技术和项目考量,实则都在不动声色地否定她、边缘化她。

苏妙没有争辩,也没有退缩。

她只是更努力地准备每一次会议,用更详实的数据、更严谨的推演、更清晰的架构图来支撑自己的观点。

她知道自己资历浅,唯一的武器就是技术和逻辑。

但这条路走得异常艰难。

她像是一个闯入巨人国度的孩子,每一步都踩在荆棘上。

深夜,她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和夏小暖合租的小公寓。

“怎么样?新团队是不是都是大神?是不是压力超大?”

夏小暖递给她一杯热牛奶,关切地问。

苏妙把自己扔进沙发,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何止是大神……简直就是修罗场。每个人看我的眼神都像在说‘你凭什么坐在这里’。”

“那你怎么办?”

“能怎么办?”

苏妙叹了口气,眼神却慢慢坚定起来,“用实力说话。他们质疑我的每一个点,我都会用双倍的证据堵回去。一次不行就两次,直到他们无话可说。”

她喝完牛奶,重新坐回电脑前:“暖暖,你先睡吧,我还有点东西要查。”

台灯下,她的侧脸显得有些苍白,但眼神却亮得惊人。

她再次埋首于浩瀚的技术文档和论文中,同时习惯性地点开了智核论坛。

令人惊喜的是,“Gui”大神在线。

她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将攻坚中遇到的核心难题和团队施加的压力(隐去具体信息)模糊地倾诉了一下,更多的是请教几个关键的技术瓶颈。

“Gui”的回复依旧及时而精准,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为她劈开迷雾。

他没有一句安慰,提供的全是冷冰冰的技术解决方案和思路点拨,但这恰恰是苏妙此刻最需要的。

在这个匿名的空间里,她可以暂时抛开现实中的压抑和排斥,纯粹地享受技术突破的快乐和思维碰撞的激情。

“Gui”的存在,成了她对抗现实压力的强大后盾和精神慰藉。

“要是‘Gui’大神能在现实里和我并肩作战就好了。”

她不止一次地这样想。

日子在高压下飞速流逝。

苏妙几乎是以办公室为家,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

她肉眼可见地瘦了下去,黑眼圈越来越重,但眼神却越来越亮,像淬火的刀锋。

她开始用行动一点点扭转局面。

她攻克了一个连资深专家都摇头的算法难题,将处理效率提升了惊人的百分之四十。

她设计的一套异常处理机制,巧妙绝伦,让之前质疑她“理想化”的架构师哑口无言。

她甚至发现了之前技术方案中一个隐藏极深、可能导致系统崩溃的底层逻辑错误,避免了未来巨大的损失。

一次次实实在在的成果,像小小的楔子,慢慢钉入了那些坚固的偏见之墙。

组员们看她的眼神,逐渐从质疑、轻视,变成了惊讶、探究,甚至开始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认可和敬佩。

技术圈终究实力为王,她正用绝对的专业能力,艰难地为自己赢得了一席之地。

又一个深夜,万籁俱寂。

顾衍之结束了一场应酬,回到公司取一份文件。

整栋大楼几乎漆黑一片,只有零星几个窗口还亮着灯。

他走向自己的办公室,经过开放式办公区时,脚步不由自主地顿住。

远处角落里,一盏孤灯亮着,勾勒出一个纤细而专注的背影。

是苏妙。

她显然没发现他的到来,完全沉浸在屏幕上的代码世界里。

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偶尔停顿,蹙眉思索,然后又很快继续。

屏幕的光映在她认真的脸上,有一种近乎神圣的专注光芒。

她旁边放着吃了一半的三明治和早已冷掉的咖啡。

顾衍之站在原地,静静地看了她一会儿。

他想起了第一次在会议室里,她被迫站起来,用颤抖却清晰的声音指出王总监的错误。

想起她面对林薇薇的陷阱时,那份冷静和犀利。

想起她在论坛上(虽然他不知那是她)那些大胆又精妙的构想。

想起电梯故障时,她跌入他怀中那一瞬间的慌乱和纤细。

想起他力排众议将她纳入攻坚组时,她眼中燃起的、绝不辜负的光芒。

这个小姑娘,身体里似乎蕴藏着无穷的能量和韧性。

像一株看似柔弱却能在巨石下顽强生长的野草,一次次打破他的预期。

他的战场,是波谲云诡的商海,是运筹帷幄的谈判桌。

而她的战场,是这方小小的电脑屏幕,是由0和1组成的、却同样残酷激烈的数字世界。

此刻,他们在各自的战场上,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奋战。

顾衍之深邃的眼眸里,掠过一丝极其复杂的情绪,有欣赏,有探究,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怜惜,还有一种……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悄然滋生的期待。

他没有打扰她,只是默默地看了一会儿,然后转身,悄无声息地离开了。

而苏妙,对这一切毫无所觉。

她刚刚又解决了一个棘手的bug,心情舒畅,端起冷掉的咖啡喝了一大口,继续投入与“Gui”大神的深夜技术探讨中。

窗外的城市灯火璀璨,如同繁星坠落。

她的目光坚定地落在屏幕上,落在那些等待她征服的代码上。

第一卷的故事在此暂告段落,但属于苏妙和顾衍之的篇章,才刚刚揭开序幕。

更大的挑战、更深的羁绊、更甜宠的互动,都将在第二卷的战场上,徐徐展开。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