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简史》知识点(3)

第一部分 认知革命

第二章  知善恶树(一)

大约10万年前,几群智人向北迁移到地中海东部,侵入尼安德特人的领土,但没能攻下这个领地,最后黯然离去。

大约7万年前,智人第二次从非洲出击。智人仿佛脱胎换骨,将尼安德特人和其他人类物种赶出了中东,甚至赶出了世界。

大约45000年前,智人到达澳大利亚大陆。

认知革命:大约在距今7万年前到3万年前,出现了新的思维和沟通方式,这也正是所谓的认知革命。

认知革命如何产生的呢?普遍认可的理论是:某次偶然的基因突变,改变了智人的大脑内部连接方式,让他们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来思考,用完全新式的语言来沟通。这次突变,几乎就像是吃了《圣经》里那棵知善恶树的果实一样。

智人的语言并不是世界上的第一种语言。每种动物都有着某种语言。就算是蜜蜂或蚂蚁这些昆虫,也有极精密复杂的沟通方式。甚至智人的语言也不能说是第一种有声的语言,因为许多动物都会使用有声的语言。那么,究竟人类的语言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最常见的理论:认为人类语言最为灵活。虽然我们能发出有限的声音,但组合起来却能产生无限多的句子,这些句子各有不同的含义。于是,我们就能吸收、储存和沟通惊人的信息量,并了解我们周遭的世界。

第二种理论:“八卦理论”:大约在7万年前,现代智人发展出新的语言技能,让他们能够八卦达数小时之久。这样,他们能够明确得知自己部落里谁比较可信可靠,于是部落的规模就能够扩大,而智人也能够发展出更缜密,更复杂的合作形式。

最有可能的情况是,无论是八卦理论或是最常见的理论,都有部分属于事实。然而,人类语言真正最独特的功能,并不在于能够传达人或狮子的信息,而是能够表达关于从来没有看过、碰过、耳闻过的事物。

然而,“虚构”这件事的重点不只于人类能够拥有想象,更重要的是可以“一起”想象。这样的虚构故事赋予智人前所未有的能力,让我们得以集结大批人力、灵活合作。

从认知革命以来,智人一直就生活在一种双重的现实之中。一方面,我们有想河流、树木和狮子这种确实存在的客观现实;而另一方面,我们也有像神、国家、和企业这种想象中的现实。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