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雷嘉《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 音乐里的故事104
《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西班牙语:Recuerdosde la Alhambra)是西班牙作曲家、吉他演奏大师弗朗西斯科·塔雷嘉(Francisco Tarrega,也有译为“弗朗西斯科·塔尔雷加”的)的古典吉他名曲。
大卫·罗素演奏《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
https://www.ixigua.com/7101691698425954820
下面是一位网友对大卫·罗素演奏的《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的评价:
“我用电脑分析了一下,这一版比我2011年分析他的作品要强了很多,已经很均匀了,比约翰·威廉姆斯的要好。均匀度排前三的:大卫,莫勒,杨雪霏,没有先后顺序。莫勒的速度排第一。”
一直以来,此曲为众多吉他爱好者的必练吉他独奏曲。据说哈瓦那雪茄用它作过广告背景乐,伍迪·艾伦的影片《午夜巴塞罗那》、成龙的影片、齐豫的CD均有它的影子。
一、《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的诞生
阿尔罕布拉宫是中世纪时由北非侵入西班牙的摩尔人所建立的格拉那达王国的一座宫殿。15世纪时,西班牙人开展复国运动,把侵略者赶出了国境,于是格拉那达王国的这所废宫遗址给后人留下了很多回忆。
1896年的某一天傍晚,塔雷嘉来到了格拉那达,看到夕阳下苍茫、悲凉而又玄秘的阿尔罕布拉宫,被它的美景所触动,也触动了对这座历史悠久宫殿的感慨和想象,感悟人生和命运的起伏,思绪难平,遂创作了这首不朽的吉他独奏曲《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
据说,当天夜里,塔雷嘉就将脑海中浮现的回忆主题用震音技法(即轮指技巧)来描述,写成了这首吉他独奏曲,并加上了《祈祷》的副标题。全曲由于运用了震音技巧,充分表现了作曲家迷蒙,回忆,幻想,憧憬,以及感慨万千的心绪。
全曲采用轮指技巧长达3、4分钟,充分展现了吉他音色,给人以“珠落玉盘”的感觉,所以也有人称之为“珍珠曲”。
乐曲的结构类似三段体,乐曲为3/4拍子,A段主题为a小调,在充满西班牙风格的曲调中流露着一丝忧伤,是阿尔罕布拉宫现状的写照,历经沧桑,已光芒不再;B段主题为A大调,色彩顿时转为明朗,与A段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听众从中可以体会到阿尔罕布拉宫往日的辉煌,这正是标题中所“回忆”的内容;通过“回忆”与“现实”的交织,乐曲最后在尾声中以一种复杂的感情在宁静中结束。
有人说,这似乎也如塔雷嘉的人生:在宁静中成长,也在寂静中完成生命。
二、弗朗西斯科·塔雷嘉
弗朗西斯科·塔雷嘉-伊克西亚(Francisco Tarrega-Eixea),1852年11月21日出生在西班牙的比利亚雷亚尔的一个教堂附近。1909年12月15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逝世。
塔雷嘉在家中是长子,他的父亲Francisco Tarrega-Tirado和他的母亲AntoniaEixea-Broch都在附近的教会工作,这并不是一个富裕的家庭。
由于父母是“双职工”,小弗朗西斯科只能由保姆来照养。有一次,他趁保姆不注意跑出了家,结果不慎掉到了附近的水沟里(也有记载说是保姆嫌小塔雷嘉过于顽皮,故意将塔雷嘉扔到了沟里),多亏附近居民的及时营救,塔雷嘉算是保住了一命,但是从此眼疾和体弱多病却伴随了他一生。
随着塔雷嘉的成长,父亲开始为他的前途担忧。为了让塔雷嘉即使完全失明也可以自己谋生,在塔雷嘉8岁时,他们来到了卡斯特隆(Castellon),找到了盲人音乐家乌戈尼奥·路易斯(Eugenio Ruiz),让塔雷嘉跟他学习钢琴。路易斯成了给塔雷嘉上第一堂音乐课的人,而且路易斯的课程非常正规,这对塔雷嘉后来的发展意义重大。
而塔雷嘉作为一个瓦伦西亚人,吉他的精神可以说就流在他的血液里。幸运的是,当时同在卡斯特隆的还有另一位盲人音乐家,他就是曼努埃尔·冈萨雷斯(Manuel Gonzalez)。他别名“马利纳”,是当地以为颇受欢迎的吉他演奏家。他靠演奏生活,总是可以轻而易举地征服听众。冈萨雷斯把塔雷嘉领进了吉他的世界,教给他吉他的演奏技法。由于小塔雷嘉进步神速,他很快就发现面对塔雷嘉,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教的了。
1862年,另一位对塔雷嘉的一生产生了重大影响的人物出现了,这就是当时驰名西班牙的吉他演奏家朱利安·阿尔卡斯(Julian Arcas)。阿尔卡斯1832年11月25日出生于阿美尼亚的马利亚,虽然当时他才30岁,但他的音乐会已经常在欧洲各地举行。他在卡斯特隆的音乐会对于塔雷嘉来说,可以说是期盼已久,而当时音乐会的精彩程度,也的确令塔雷嘉终生难忘。
塔雷嘉的父亲自然也不想放过这个大好机会,他四处奔走,终于使儿子得以在阿尔卡斯面前演奏。阿尔卡斯对塔雷嘉在吉他上的能力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并且建议塔雷嘉的父亲能够把塔雷嘉送到巴塞罗那继续学习。
1865年,13岁的塔雷嘉带着一把吉他只身前往瓦伦西亚过着流浪自由的生活,后因国家动荡而参军。1874年塔雷嘉获得富商Antonio Canesa的资助得以进入西班牙马德里音乐学院进行深造,不过他主修的是钢琴,但最后还是选择了吉他伴随他一生。
塔雷嘉当初进入马德里音乐学院学习时,学院并无吉他专业。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校长面前演奏了吉他,校长听完后对他说:“你可以用一把吉他开拓音乐世界,你是为吉他而生的”。后来塔雷嘉果真用吉他开创了一个世界,并被世人誉为“吉他的肖邦”。在他57年的生命历程里,一共留下了80多首古典吉他曲,这些曲子的大多数都成为了古典吉他世界里的瑰宝。这是后话。
1877年,塔雷嘉在马德里的阿尔汗布拉剧场举行了一场吉他独奏音乐会,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一年以后,又在巴塞罗那举行了第一次吉他演奏会。从此,塔雷加开始了各地的巡回演出,1880年在巴黎、伦敦等地演出,被誉为“吉他的萨拉萨蒂”。不少二十世纪上半叶主要吉他演奏家出自他的门下,其中包括廖贝特、福特亚、普霍尔等人。
在演奏技法上,塔雷加开发了许多吉他的特殊演奏技巧,如左手独奏、大鼓奏法、小鼓奏法、以及轮指的演奏等。还改进吉他演奏姿势把吉他放置姿势的重心移到了左脚,成为了吉他演奏的标准姿势。他还使泛音奏法,尤其是八度的泛音奏法成为吉他常用的一种演奏技法而丰富了吉他在音色方面的表现性能,使当时已经没落的吉他演奏重获新生,将吉他这把古老的乐器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塔雷嘉还是第一位将其它乐器的作品改编为吉他演奏的音乐家。他曾把巴赫、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肖邦、舒曼、门德尔松、阿尔贝尼斯等人的作品改编为吉他曲后公演,从而扩大了吉他的曲目范围。
1885年,塔雷嘉定居巴塞罗那,致力于吉他创作,1888年,完成其代表作《阿拉伯风格随想曲》。1896年,创作了吉他名曲《阿尔汗布拉宫的回忆》。
作为吉他史上里程碑的人物,塔雷嘉被称为“近代吉他之父”。古典吉他10大名曲中有一半出自他的手:《泪》、《晨之歌》、《阿狄利达》、《阿拉伯风格随想曲》、《阿尔汗布拉宫的回忆》。作品数量达到300(一说400)多部,其中众多作品一直被许多吉他爱好者青睐并不断练习。
自从比维拉时代以来,吉他音乐几度兴衰。到了十九世纪中期,索尔、朱利亚尼的影响力早已远去,而此时钢琴音乐的发展,管弦乐团的扩大化几乎完全挤掉了吉他音乐的地位,可以说,这个古老的乐器进入了有史以来最低迷的时期。这时,一代大师塔雷嘉的出现起到了力挽狂澜的关键作用,为吉他的再度复兴奠定了基础。
塔雷嘉1909年12月15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