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许多朋友参与了日更挑战,随着时间的推移,或许因为工作的原因,每天的生活都波澜不惊,很难接触到新鲜事物,于是,写作的素材好像也就渐渐无了。日更成了一个难题,一项挑战,成了上班族单调重复生活中,新的一项枯燥乏味的事了。
我的生活亦是如此,为了应对这个我以后也很可能遇到的问题,我早早想了一个解决办法。
应该怎么找足够换着花样来写的日更素材呢?
在我看来,或许每天我们大的生活框架是不变的,但路上遇到的人,遇到的景却在不断变化。
要是没什么写的可以写一个当天路途上遇到的人——我们在路途上遇到的人大多数情况下是不会重复的。
我们可以仔细观察这个人的衣着外貌、神态行为,分析猜测一下对方的性格、职业。
更远一点,我们可以放开自己的思想,推测一下,如对方这样的人的家庭会是怎么样的,成长过程中有可能会有什么样的事情影响了对方,导致了现在这样的性格的形成。
我们也可以挑一些特定的小场景来写,比如可以写地铁站里电梯的扶手,扶手的颜色也并非全是黑色,有的地方因为磨损,出现了灰色的划痕,扶手的边缘也并不光滑,抚摸上去会硌手,偶尔抓完扶手后,手上会有黑色的污渍等等。
也可以写地铁上的声音,地铁上的人们大多是不怎么说话的。除非是同行的人才会相互交流,但他们交流的时候也大多压低了音量,凑近了脑袋。
再或者就是打电话的人发出的声音了。打电话的人往往会找一个人少的角落,一只手半掩着嘴巴,将头侧靠近地铁一侧的车壁。
除了人的声音,再就是地铁车轮与车轨摩擦出的尖利刺耳的声音,这个声音在八十分贝以上,对人耳有轻微的损伤。地铁的车门与车门,车门与车壁撞击也会发出声音,哪怕这个声音规律而富有节奏,可听来,却并不会产生什么美的享受。
这两种声音往往会让人听不清播报员播报站台信息的声音,所以每当地铁开始减速,很多人都下意识取下了戴着的耳机,或者停止了交谈。
还可以写地铁上的座椅,这些座椅在不同的列车上样式颜色还不一样。
有的是凹凸有致的,凹的地方刚好坐下一个正常成年人,稍微胖些的,可能就坐得不是那么舒服;有的是银白光滑的,穿着材质比较光滑的衣物时,地铁突然加速或者减速,人会不自觉的顺着力度往一边滑去。
即使双脚用力想要钉在原处,可屁股还是会锲而不舍的向身边人靠近。
察觉到你的动作,身边的人有的可能面露嫌弃,有的人可能一脸无奈,还有的可能眼含期待之色等等。
地铁上能写的事物远不止这些,上面的扶手栏杆、通风口、标语、播放的广告、紧急打开车门的把手、为轮椅设计的专门停靠的装置等等多不胜数。
还可以写窗外的风景,流动的云,摇摆的树,路边花坛中的杂草,草叶上蒙着的灰尘。
那草叶上的尘埃落在叶上也并非一成不变,随着草叶的摇摆,它们缓慢朝着叶片的脉络汇聚,这过程跟雨水汇入溪河湖泊异曲同工不是吗。
要是觉得这些写来太费力气——毕竟处于这种场景,我们大多数时候很难集中精力仔细观察,我还有个压箱底的东西可以写——那就是电脑桌面壁纸了。
电脑壁纸软件基本都可以设置自动切换壁纸,没隔一段时间就会切换新的电脑壁纸。
只需要自己设置一下壁纸的分类——风景、跑车、影视、宠物或者美女等等,便可以拥有写不完的素材了。
自己可以一个人静静地、仔细地观察,没有人会打扰自己思绪,可以无边遐想,想来写出的东西也是很美的。
所以,可以写的东西真的很多。
要是觉得单纯的写景还不够丰富,完全可以融入一些自己的情绪,于是这些景物也带了情绪,花草树木全都有了喜怒哀乐了不是吗?
或者给它们加一点咱们华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人物,刘邦如果看到了壁纸上的这只宠物,会喜欢吗,他的态度他的行为会是什么?李清照来到了我电脑前,看到了这巍峨大山会不会有新的情感要抒发?
这个世界如此的广袤,还等着我们一起去挖掘。
莫要因为缺少日更素材而放弃。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加油哇,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