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 孙金云 0220 将按键加一4位显序移植到小板上

一、实验目的

  • 了解大板单片机与小板单片机的区别;
  • 掌握独立按键的设计原理;
  • 通过改写大板上独立按键实验的代码,在小板上实现独立按键加一。

二、实验器材

  • 小板单片机以及相关数据线;
  • 安装好小板单片机驱动、以及烧录软件STC的电脑一台;
  • Keil软件

三、实验原理


1.
TIM截图20180519171332.png
小板上一共可以显示四位数字,所以采用四个端口进行位选。

2.
小板数码管显示电路.png
大板数码管显示电路.png
小板是共阳极的电路,而大板是共阴极,所以我们需要修改数字的字形码以及消隐时的字形码。

3.
小板独立按键.png
大板独立按键.png
小板的独立按键的端口名称与大板的不同,注意设置。

四、实验步骤

1.打开云盘里的文件。
打开.png
2.打开STC烧录软件
烧录软件准备工作
3.程序下载,试验一下。结果如下:
IMG_20180519_170104.jpg

IMG_20180519_170114.jpg
IMG_20180519_170125.jpg
IMG_20180519_170138.jpg

这显示的都是错误的,接下来研究代码,进行修改。

4.代码修改
(1)定义端口
代码定义端口.png

由图一进行输出端口设定。


图一.png

根据图二修改独立按键的端口。


图二.png
(2)转换字形码

由于大板是共阴极,小板是共阳极,对字形码进行如下转化:


字形码转换
(3)消隐转换
消隐转换.png

0x00转换为0xff。

(4)动态数码管的显示部分
动态数码管的显示.png

在大板中,使用的是138译码器控制位选信号。


138译码器.png

然而,小板比较简陋,没有译码器,直接连在STC的引脚上。因此只能通过控制每一个引脚输入电平的高低来进行位选。


STC引脚.png
5.编译成功,进行烧录。
(1)打开STC软件
STC设置

设置好单片机型号,串口号等。如图所示。

(2)点击程序文件,找到hex格式的文件。
烧录.png
(3)关闭单片机,点击“下载/编程”后,立刻打开单片机,可观察到实验结果。

下载编程.png

所有代码链接:[id]: https://pan.baidu.com/s/1Zibtp5sF6mR1GI-T5LEY8w

五、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

六、问题反馈

在编辑STC引脚上的未选信号时,我写反了。


错的.png

VID_20180519_200752[00-00-00--00-00-08].gif

这样导致最左边是第一位,我没有仔细研究那个引脚图,不够细致,导致引脚反了。
所以啊,编程还是要细致严谨,不能得过且过,只有研究透彻才可以完全正确。

喜欢一下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