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感恩、思考、探索——打破自己,重塑未来!

从2020年3月份到2021年3月份,是我的真正转型的一年。

这一年,我做了很多的尝试,沮丧过,迷茫过,也欣喜着,坚持着,如果用三个词来形容这一年,我想用这三个词:感恩、改变、探索!

                                                             (一)

感恩:每个人都在生命里,为自己执灯而立。

我和先生做了10年的网店,靠着做生意,我们买房买车,生活过得自由又惬意。

我们有足够的时间陪伴孩子,家里的老人从10年前极力我们好好的大学毕业到现在又做着好像不需要文凭就可以做的事,他们认为这是“没出息”的,但是慢慢地,看我们过得还不错,他们也释然了。

我们有时间陪伴孩子,但是却在与孩子的互动中感到深深的无力感。

以前,我一直认为:我们两个大学生难道还教不好孩子吗?

但是事实就是:我会大吼大叫,我会失控。

直到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养育孩子是需要方法的。

我们才开始想要通过学习改变自己来影响孩子。

2019年,整整一年的时间,我一对一回复了500+的父母咨询。

这一年对我的成长帮助特别大,因为答疑,我做了很多的输出。

这些答疑,虽然都是免费的,但是却帮助我快速突破自己。

所以,特别感恩父母们对我的信任,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自己。


2020年6月,我们的课程推出,一开始的时候,无人问津。

我用了一星期写的文案,打开率很低。

当时我们特别沮丧。

但是我们很快调整了状态,我们相信:只是大家太忙,还没有时间看到而已。

过了几天,陆陆续续有妈妈们找到我报名。

我们说:不管是几个人,我们都要带着这几个妈妈一起突破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

感恩那个没放弃的自已,在遍是荆棘的路上砥砺前行,将黑暗驱散。

感恩相信我们的父母们,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二)

改变:与其抱怨,不如改变

以前,我是个很爱抱怨的人,周围的人和事,没有满足我的标准,我都会抱怨。

生活最伟大的意义,不是寻求一个更好的,然后逃离现在的,家庭如此,教育也同样如此。

无论在哪里,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不应该害怕问题,而应该面对它。面对问题,不要埋怨,而应该身体力形地去解决,寻求改变――我们不是要一下子翻越一座大山,而是一步步地前行。

但是现在,因为不断地做课程,不断地与群里的父母们沟通,也是他们促进了我的成长。

没有他们,我不会改变地这么快。

因为在这个群体里,我们可以更好地看到自己。

有个学员妈妈跟我说:恒妈,谢谢你!现在面对孩子抓狂的时候,我都会在想如果是恒妈会怎么做,怎么说?我就会让自己的嘴巴慢一点,快速思考学过的方法。你是照进我生命里的一道光。

2020年前,我也算是学过很多的方法,在孩子身上也运用地还算可以。但是,有些时候,我还是会抓狂,会发脾气。

但是,因为恒星班的高级群,有一群可爱的妈妈们一起学习、成长,我有了更多有意识的觉察,当我遇到孩子的挑战时,我也会想:我应该如何做?发脾气对孩子没有任何帮助。

抱着这样的信念,我会更加有耐心地对待孩子。

群里一个个鲜活的案例,让大家觉得泡着泡着,都可以慢慢学会让自己在面对孩子挑战时,可以更好地应对。

恒星班是一群有想法、有学习力的父母社群。

父母们的改变也特别大,他们与孩子互动沟通也更加顺畅。

所以,改变自己,在一地鸡毛的生活里欢歌高进,把痛苦踩在脚底。

                                                                (三)

探索:为孩子为自己,解锁更多可能

2020年,因为女儿上小学,这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小学六年,是人生学习的打基础阶段。

在如此焦虑的大环境下,我更多地希望发展孩子的学习能力而不仅仅只注重学习成绩。

我认为教育应该是多元化的,对孩子的评价也应该是多维性的。

学校的教育制度有它的指导方法和培养目标,而家庭应该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更多的可能。

我们不应该否定学校的教育,现在的学校都在努力创造更好的环境,只是在个性化教育上,学校现在还不能完全做到。

所以,我希望在家里,作为父母的我们可以引领孩子,帮助孩子发展自己的能力,让孩子能够更好地认识世界,也认识自己。

这是对孩子成长的一种探索。

而在家庭教育事业上,2020年,我也是不断探索。

从最开始接触自媒体,希望可以打造个人IP,我也在不断尝试:拍摄、剪辑、内容创作等。

这是个不断试错的过程,也是个需要坚持的过程。

2019年底,我的喜马拉雅粉丝1.5万,2020年,我的今日头条也开始涨粉,我相信只要坚持,【父母影响力】一定会影响更多的父母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