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期【原村专栏】


    《水浒传》知识复习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庸俗的人是不读书的人;最吝啬的人是不买书的人;最可怜的人是与书无缘的人。

1.《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朝代(元末明初),它是一部(长篇章回体白话)小说。

2.《水浒传》中有108位好汉,人人都有一个特征鲜明的绰号。 请写出《水浒传》中你喜欢的好汉的绰号,多多益善。

玉麒麟-卢俊义      智多星-吴 用      入云龙-公孙胜

  豹子头-林 冲      霹雳火-秦 明    双 鞭-呼延灼

小李广-花 荣    小旋风-柴 进      花和尚-鲁智深 

  行 者-武 松        青面兽-杨 志  金枪手-徐 宁

神行太保-戴 宗    及时雨—宋江      赤发鬼-刘 唐   

黑旋风-李 逵      九纹龙-史 进    立地太岁-阮小二

浪里白跳-张 顺    活阎罗-阮小七  病关索-杨 雄

拚命三郎-石 秀    两头蛇-解 珍      浪 子-燕 青

  神机军师-朱武    病尉迟-孙立    圣手书生-萧让

  神 医-安道全      矮脚虎-王 英      一丈青-扈三娘 

  小霸王-周 通      没面目-焦挺      母大虫-顾大嫂   

菜园子-张 青      母夜叉-孙二娘  鼓上蚤-时 迁 

图片发自简书App

3.《水浒传》中三位女将是谁 ? 她们的绰号是什么?

①扈三娘、一丈青②孙二娘、母夜叉③顾大嫂、母大虫

4.《水浒传》中坚决反对招安的将领是_______。李逵、武松、鲁智深

5.“耗尽国家木,刀兵点水工。纵横三十六,播乱在江东。”这首童谣唱的人物是_______。宋江

6.补全回目

(1)史大郎夜走华阴县,______拳打镇关西

(2)赵员外重修文殊院,________闹五台山

(3)_____倒拔垂杨柳, ______误入白虎堂

(4)梁山泊______落草,汴京城______卖刀

(5)_____押送金银担,_____智取生辰纲

(6)_____剪径劫单人, _____沂岭杀四虎

(7)_____斗法破高廉, _____探穴救柴进

(8)_____教使钩镰枪, _____大破连环马

(9)宋公明夜打曾头市, _____活捉史文恭

(10)放冷箭_____救主,劫法场_____跳楼

7.人物情节连线

三打祝家庄                  吴    用

大闹五台山                  武    松

误入白虎堂                  宋  江

醉打蒋门神                  李    逵

大闹清风寨                  花    荣

扯诏骂钦差                  鲁智深

智取生辰纲                  林    冲

文学常识

小说背景:元末明初,和《三国演义》同时出现的《水浒传》是我国小说史上的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章回小说,它取材于北宋末年宋江起义的故事。作者以见于史书的材料为主要依据,结合民间传说、戏曲、话本中的有关故事,经过选择加工和再创造而成。它为后世的小说、戏曲提供了丰富素材,而且为中国现实主义小说创作开拓了广阔的道路 。

小说主题:《水浒传》以艺术的形式真实地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黑暗,揭示了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 小说的结局充满着悲剧气氛,把作品“自古权奸害忠良,不容忠义立家邦”的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

作者简介:施耐庵(约1296~1371)元末明初人,名子安(一说名耳),又名肇端,字彦端,号耐庵。生在淮北。但有关施耐庵生平事迹材料极少,搜集到的一些记载亦颇多矛盾。

读懂故事就要读懂人物

1.“眼如丹凤,眉似卧蚕。大耳垂珠,唇口方正。额阔顶平。年及三旬,有养济万人度量;身躯六尺,怀扫除四海心机。气宇轩昂,胸襟秀丽。”

绰号:及时雨,呼保义

性格:仗义疏财,讲究忠义,接受招安,只反贪官不反皇帝。

2.“生得面圆身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络绒胡须。身长八尺,腰阔十围。手持一柄禅杖,腰系一把戒刀。粗犷豪放,行侠仗义,嫉恶如仇,粗中有细。”

绰号:花和尚

性格:嫉恶如仇,侠肝义胆,扶危济困,豁达明理,脾气急躁,但粗中有细。

3. “那官人生得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三十四五年纪。”举止得体,风度翩翩。逆来顺受,一身正义,是被逼上梁山的典型代表。

绰号:豹子头

性格:逆来顺受,忍辱负重,委曲求全,妥协退让,遇事总想息事宁人

4.“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话语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心雄胆大,似撼天狮子下云端;骨健筋强,如摇地貔貅临座上,如同天上降魔主,真是人间太岁神。”

绰号:行者

性格:武艺高强,有胆有识,光明磊落,恩怨分明,干练果敢,但复起仇来毫不留情,未免心狠手辣。

5.“黑熊般一身粗肉,铁牛似遍体顽皮,交加一字赤黄眉,双眼赤丝乱系。怒发浑如铁刷,狰狞好似狻猊,天蓬恶煞下云梯。

绰号:黑旋风

性格:脾气火爆,莽直率真,毫无心计,头脑简单,但杀人兴起滥杀无辜。

6.“万卷经书曾读过,平生机巧心灵,六韬三略究来精。胸中藏战将,腹内隐雄兵。谋略敢欺诸葛亮,陈平岂敌才能。略施小计鬼神惊。”

绰号:智多星    性格:神机妙算  足智多谋

要读懂人物就要读懂细节

      且说郑屠开着两间门面,两副肉案,悬挂着三五片猪肉。郑屠正在门前柜身内坐定,看那十来个刀手卖肉。鲁达走到门前,叫声“郑屠!”郑屠看时,见是鲁提辖,慌忙 出柜身来 唱喏道:“提辖恕罪!”便叫副手掇条凳子来,“提辖请坐。”鲁达坐下道:“奉着经略相公钧旨:要十斤精肉,切作臊子,不要见半点肥的在上面。”郑屠道:“使得,——你们快选好的切十斤去。”鲁提辖道:“不要那等腌臜厮们动手,你自与我切。”郑屠道:“说得是,小人自切便了。”自去肉案上拣了十斤精肉,细细切做臊子。  那店小二把手帕包了头,正来郑屠报说金老之事,却见鲁提辖坐在肉案门边,不敢扰来,只得远远的立住,在房檐下望。  这郑屠整整的自切了半个时辰,用荷叶包了道:“提辖,叫人送去?”鲁达道:“送甚么!且住,再要十斤都是肥的,不要见些精的在上面,也要切做臊子。”郑屠道:“却才精的,怕府里要裹馄饨,肥的臊子何用?”鲁达睁着眼道:“ 相公钧旨分付 洒家,谁敢问他?”郑屠道:“是合用的东西,小人切便了。”又选了十斤实膘的肥肉,也细细的切做臊子,把荷叶包了。整弄了一早辰,却得饭罢时候。

      店小二那里敢过来,连那正要买肉的主顾也不敢拢来。  郑屠道:“着人与提辖拿了,送将府里去?”鲁达道:“再要十斤寸金软骨,也要细细地剁做臊子,不要见些肉在上面。”郑屠笑道:“却不是特地来消遣我?”鲁达听得,跳起身来,拿着那两包臊子在手,睁着眼,看着郑屠道:“洒家特地要消遣你!”把两包臊子劈面打将去,却似下了一阵的“肉雨”。郑屠大怒,两条忿气从脚底下直冲到顶门,心头那一把 无明火腾腾的按捺不住,从 肉案上抢了一把剔骨尖刀, 托地跳将下来。鲁提辖早拔步在当街上。  众邻居并十来个火家,那个敢向前来劝。两边过路的人都立住了脚,和那店小二也惊得呆了。  郑屠右手拿刀,左手便要来揪鲁达;被这鲁提辖就势按住左手,赶将 入去,望小腹上只一脚,腾地踢倒在当街上。鲁达再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那醋钵儿大小拳头,看着这郑屠道:“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镇关西’!你如何强骗了 金翠莲?”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

      那郑屠挣不起来,那把尖刀也丢在一边,口里只叫:“打得好!”鲁达骂道:“ 直娘贼!还敢应口!”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 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  两边看的人惧怕鲁提辖,谁敢向前来劝。  郑屠当不过,讨饶。鲁达喝道:“咄!你是个破落户!若只和俺硬到底, 洒家倒饶了你!你如今对俺讨饶,洒家偏不饶你!”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鲁达看时,只见郑屠挺在地上,口里只有出的气,没了入的气, 动掸不得。  鲁提辖假意道:“你这厮诈死,洒家再打!”只见面皮渐渐的变了。鲁达寻思道:“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 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  街坊邻居并郑屠的火家,谁敢向前来拦他。

1.鲁达为什么要三次消遣郑屠?为了激怒郑屠,使其主动动手,为“拳打”找正当借口;反映了鲁达粗中有细、有勇有谋的性格。

2.三拳分别从哪三个角度来描写?

味觉(鼻子),比喻成“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都滚出来;

视觉(眼眶),比喻成“彩帛铺”,“红的黑的绛的”滚将出来;

听觉(太阳穴),比喻成“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起响。

3.作者对鲁达的“三拳”,不是简笔勾勒,而是淋漓尽致地详细描写,主要用意是:答:①痛快淋漓地写出了横行霸道、欺压良民的郑屠的可悲下场;

②体现了鲁达疾恶如仇,见义勇为的个性;

③表达了被压迫人民伸张正义的的愿望.

鲁达的性格特点:嫉恶如仇,性情刚直,好打抱不平,不畏强暴,不避危难。

“义”、“粗”、“细”“义”是鲁提辖的灵魂,他之所以“打”、“救”无不出于一个“义”字。“粗”与“细”的统一, 是鲁提辖性格的特色。

      那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仰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闪,闪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地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提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抡起哨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打急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那大虫恰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花皮揪住,一按按将下来。那只大虫急要挣扎,被武松尽气力捺定,那里肯放半点儿松宽。武松把只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大虫咆哮起来,把身底下扒起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

      武松把那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那大虫吃武松奈何得没了些气力,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到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进出鲜血来,更动弹不得,只剩口里兀自气喘。武松放了手,来松树边寻那打折的棒橛,拿在手里,只怕大虫不死,把棒橛又打了一回。眼见气都没了,方才丢了棒。

1.文段中打虎三个回合动作描写极为传神。请找出第二、三回合描写武松打虎的主要动词。

第二回合:抡、劈    第三回合:揪、按、捺、踢、揪.打

2.文段“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地动”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比喻,夸张

3.文章本意是要突出武松的神武,但第一自然段却具体描写老虎“一扑、一掀、一剪”,把老虎“拿人”的本领写得十分生动。文章为什么要这样写?

突出了老虎的凶猛厉害,衬托(或反衬)武松的武艺高强,沉着机智。

4.面对气势汹汹的老虎,武松并不立即迎上去捕杀,而是“一闪”“一闪”“又闪”。这样写对表现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

表现了武松的沉着机智,突出了他不但敢于斗争,而且善于斗争 。

5.鲁达武松生活在封建社会,那个时代,他们的特殊经历造就了他们鲜明的性格,我们应该怎样看待鲁达武松这样的人物?

鲁达、武松这样的人物形象,更多的是让我们通过他们的遭遇,来认识黑暗的封建社会。我们生活在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对他们那种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江湖义气,独来独往的个人英雄主义应有正确的认识,不可以盲目搬用,要有法制观念,要依法办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假期答应少年朋友帮助他写一篇作文,是有关《水浒传》的读后感,写了,从文学角度和政治角度略为的写了一下。少年朋友不太...
    胡二2阅读 5,644评论 2 3
  • 第一课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暑期小序 很高兴能和各位同学在盛夏相遇在云帆学院。 我们这个学期会学到很多有趣的人物和他...
    田源ty阅读 5,028评论 0 1
  • (一) 三毛说她读了一千遍《水浒传》,那她应该都能背了。 不可否认,《水浒传》确实是本好看的书。 记得当初在读《老...
    或曰阅读 4,683评论 0 5
  • 文/书山花开 【《水浒故事述评》P3-5】 高俅发迹之前,曾被王异一棍打翻在地,三四个月起不来床。他当了殿司太尉以...
    书山花开阅读 4,371评论 0 0
  • 一、文本解读 鲁达鲁智深,通达鲁莽一智僧 鲁智深,原名鲁达,本关西军官,因杀人逃窜在外,无奈做了僧人。然而本性难改...
    2009清心有源阅读 9,291评论 0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