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家在江汉平原的一个小乡村,一眼望去,一马平川,连个小山坡都看不到。小时候,我渴望见到大山,希望感受高山的巍峨挺拔、气势蓬勃。《望岳》中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使我心驰神往,我梦寐以求那种俯瞰大地、居高临下的快感。在那时,我对于外面世界的了解,大多来自于课本,“桂林山水甲天下”使我领略到山水之奇特;“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使我感受到西湖之秀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我体会到塞外的壮丽。我总是在脑海中描画这些美景,幻想自己是一名侠客,仗剑走天涯。
后来,我不再幻想,爱上了读书。在我们的那个小乡村,书籍是很匮乏的,因此,我很珍惜每一次读书的机会。记得有一次爸妈去镇上,给我带回来了7本书,我感觉自己简直就是个富翁,每天翻来覆去地读这几本书,直到书皮都被翻烂了。我第一次自己去书店买书是小学五年级,当时花了10块钱买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记得很清楚,书架上还有一本路遥的《人生》,那时我特别想买,可是老板告诉我要20块,我没有钱。所以,直到参加工作后,我狂热且痴迷地热衷于买书,买别的东西都会考虑一下,遇到喜欢的书籍却毫不犹豫。
有人认为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是非此即彼的,其实不然,读万卷书能够开阔视野,帮助我们了解这个世界,也能为今后的行万里路作准备。去年九月份,我终于来到了桂林,看到了课本封面上的象鼻山,置身于竹筏之上,穿梭于山水之中,感受到桂林的“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同样,行万里路能够将万卷书从脑海中的想象转变为现实,从而让人更加深刻地领会万卷书。
近年来,网红文化盛行,“打卡式旅行”、“特种兵旅游”无一不告诉我们出片及时间的重要性。网红景点排队时长甚至长达好几个小时,只为在朋友圈发上一张美美的照片。当然,我们并不是抨击这种行为,只是,旅行的意义究竟在哪里呢?旅行是为了逃离苦闷的现实生活,还是为了与他人攀比炫耀,亦或是毫无意义的漫游呢?在我看来,都不是,旅行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感受这个世界,是为了证明我们存在于这个世界,是为了将我们脑海中的想象变为现实。在旅行的途中,我们要学会去感受,感受这世界的一草一木,它们都是那样可爱地活着。
最后,我们要“以书为径,以旅为途”,做到知行合一,既要博览群书,也要跋山涉水,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更深入地感知这个世界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