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曾经看别人写得一手好字,羡慕不已,早早地动了学书法的念头。那时候,外祖父就是我的偶像,每每看到他写字的时候,我总要好奇的贴在他身边看,一笔一画,方方正正,甚是羡慕,但奇怪的是,每次当我要动笔的时候,外祖父总是说你还太小,等你再长大一点我就教你。其实外祖父早有让我写字的意思,只是担心我一时冲动而已,所以没有让我学。俗话说: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虽然没有让我动笔写,但是我已经开始在行动,偷偷的摸走了外祖父的一支毛笔,回到家里,用笔模仿门窗上外祖父的春联笔迹,起初是用干毛笔描摹,后来觉得不过瘾,又蘸水描,再后来直接用墨描写,弄的家里门窗一片狼藉,还好父母没有批评指责我,很是认可我的做法,并把这个事情告诉了外祖父,从那时,外祖父开始决定教我我正式写字了。当时我听到这个消息,激动万分,兴奋不已。有一个好的老师指导,能少走很多弯路,自学如果不得法,浪费了时间精力不说,养成的坏习惯也不容易改正,所以有个好的指导老师十分重要。
父母是最好的导师
我学习书法的原因就是喜欢,有人说,兴趣是行为的动力。只要一个人对这件事感兴趣,即使面前有再多的困难和障碍,他都会心甘情愿地勇往直前。我的动力首先是来自父母对我的认可,如果小时候因在门窗的随便乱画,被一顿训斥或五指山压来,也许从那时就再不会摸起毛笔写字,更不会考虑如何提高自己的书写水平了。今天的家长们都知道学书法的种种好处,但如果没有采取一个合理的方式让孩子爱上书法,孩子与书法肯定是无缘的。所以,当孩子在开始学习书法的路上遇到困难,他们更希望得到的是鼓励和认可,父母的赞许就是他们最大的行动力。学习书法就是:在玩中体验书写的乐趣,在兴趣的鼓励下触摸书法的神韵,在学书的道路上锻炼孩子的意志,在静谧的环境里学会思考人生。种下希望的种子,才会收获希望。
书法可以修身养性
我大学的专业是艺术设计,但当我工作后,则喜欢上了书法,并沿着这个道路继续前行,因为我逐渐发现,学习书法可修身养性,修身养性手段很多,书法只是其中之一。千古第一完人曾国藩有修身十二法,即:主敬、静坐、早起、读书不二、读史、谨言、养气、保身、日知所亡、月无亡所能、作字、夜不出户;作字即练习书法,是他修身的重要手段之一,我也是由此得到启发,想通过学习书法达到修身的目的。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反省自身是一个提升自我的很好的方法,多反省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知道不足才能改正,改正了才能进步。我性格有时候比较浮躁,做事常常不考虑后果,仅凭喜好做事,有时会忽略他人感受,所以也在努力改正,使自己形成正确的三观和健全的人格,这也是我学习书法的目的和意义。
为什么学习书法可以修身呢?我觉得原因就在“一心一意”和“反省”。练习书法时,专心致志,一笔一划,身正笔正心正,心无杂念,一心一意写字,这样才能写好字。做事做人也是一样。做事一心一意,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是做不好事的,就和挖井一样,找准地方往下挖,总能挖出水来;这里挖一阵子,那里挖一阵子,最后得到的,都是坑。书法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练成的,坚持和耐心也十分重要,今日练,明日练,日日练,每日如此,才可成功。这个一心一意也可引申到做人上,做人当表里如一,知行合一。心里想的,手上做的,嘴里说的,都要一致,有想法也要付诸实践,在实践中寻真理,求真知。当然也不可过于死板教条,毕竟很多事情比较复杂,也不是非黑即白,善于变通,但也要坚持原则。至于反省,写字要读帖,要临摹,反复揣摩、思考、练习,才能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比较自己的字和字帖的不同,反思自己写字有什么问题,才能改正。引申到做人上,则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到别人的优点,要学习,见到别人的缺点,要反思自己有没有同样的缺点。优秀的人就和字帖一样,如果想要成为同样优秀的人,就要多反省,多学习。修身最终还是要通过做事做人体现出来,也可以通过做事做人来修身,不拘泥于书法。
学书法就是学做人
曾听到这样一句话,印象深刻:
说不出来做不到
说不明白做不好
书法是国粹,是一种让你学而无憾的艺术。它有可能改变你的人生态度和轨迹;使你对自己、对人生都会有全新的发现。
如今书法被一些理论家们说得玄之又玄,使人望而生畏。其实学书法并不难,人人都可学会。从小开始学,受用终身。。。
书法的技法并不复杂,说来说去一支笔,就那么几条,掌握也不难。“工夫”不在写得时间长不长,也不在纸写得多不多,关键要得法。如果不得法,只是把错误练得很熟练而已,徒劳无功。
简单说,写一手漂亮字不难,但难在精,难在无止境。因为支撑书法的文化广阔无垠,写字写到后来是写文化,学书法的目的归根结底是要长见识,增学问,学书法就是学做人。书艺与学养两者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学习书法的这些好处,如果你说不出来,又何谈能做,不懂学书法会带来什么好处,又怎么能做好这件事呢?
学书法就是学做人,灵山会上拈花微笑的这个无言之教,它直到现在也没有结束。佛仍然在向我们拈花,在向我们微笑,在向我们扬眉瞬目,在向我们宣说无言之法。这个法要一直说到法灭,而这法只有与佛有大缘、具有大菩提心的真修佛子才能听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