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这篇文章有幸能被你看到,你此刻点击进来想要看看究竟是哪些事会后悔,而进一步确认你自己是否已经完成,那么我很高兴的告诉你,这是我一周心理学想要做的心理小测验:是否人们在面对后悔的事情总是很执着。
在这一周的心理咨询过后,我发现大多数人在面对自己的过去时,或多或少都会有执着,我私底下给它命了名:记忆黏连——就像你的生命在时间轴上不断奔驰,但记忆却黏连在了过去的某一节点不愿向前,在这里我想要说的人生中不做就会后悔的事情就是“回到过去”。
我一直都相信一句鸡汤:过去的的经历让你成为现在的你。想象一下,世界上的人如果都是直接蹦到了35岁这样一个事业家庭都比较满足而且年龄身体都还不错的年龄,那会是一个什么样子,那样的事情可能只会出现在某著名科幻小说中吧。
过去对与一个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东西,但太过执着往往是因为害怕真的回到过去看个清楚明白。在做心理治疗的同时,我通常会分析情绪的症结所在,发现大多数来访人员在面对事情时的应激情绪都是因为习惯——一个来源于过去某一类似场景的情绪影响,再次面对这样的情景时会习惯性唤醒这种情绪,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情景带入并回到过去。
来访者阿真是一个十分真实的人,曾经的她坦率而且善于直言,在一次咨询中她提到了最近一次同男友的不愉快经历:她的男友很不善于外表管理而且邋里邋遢,阿真想要帮男友搭配,比较含蓄的讲出来,满心觉得这样可以更有利于他的接受,反而使男友觉得很受伤。在讲到这里的时候我真的能感受到阿真的委屈,她觉得她的男友很不能理解她。而在与我的攀谈中我了解到阿真是一个很率真的女孩,但在遇到比较亲密的关系中时却总是退缩,不能用比较良好的方式向他们讲出自己的感受。这来源于她中学时期的一次记忆——中学时期是人类自我认同的关卡,如果在这个阶段因为一些原因没有好好度过则会在自我认同上产生问题。
现在我可以提供一条简略的做法进而帮助大家‘回到过去’与自己对话:
可以找一个安静的地方静坐下来,或有条件则可以平躺,保持深呼吸让自己安静下来,想象你是一个多年后自己想要的自己,他/她是什么样子(尽量的详细),例如未来的你穿着时尚大方的衣服(去想细节)他/她的目光是坚定而柔和的,做事专注高效的样子是什么样的,家庭如何幸福美满。
在一块草坪上,树荫底下,你与那个伤痛的过去记忆中的自己见面了,或许是在野餐,或许是带着家人与他见面,或许是在一场户外开的party,总之那是你最觉得舒适的环境。
想一下你会怎样和过去的那个你打招呼?会和他说些什么?
见面后的一切任你的想象发展,没有标准答案,放轻松,或许只是站在他的对面,感受一下他的目光。
你要与那个自己多次的见面,像对待好朋友一样,多次以后,见面的任何场景,衣着,言语都有你自己随机设定。
尝试一下吧,或许你会慢慢对自己执着的过去和解。
有缘看到这里的大朋友小朋友也可以评论留言问题和苦恼,也反馈这一次心理小治愈的结果~ 皮得很的陈皮迪在这里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