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生最大的苦恼,不在自己拥有的太少,而在自己想望得太多。想望不是坏事,但想望得太多,而自己能力又不能达到,则会构成长久的失望与不满。在对环境、对自己,都长久地感到失望与不满的情形之下,就产生了自卑、疑惧,对环境的戒备和内心的紧张。
2.一个人的智力、体力、领悟力与适应力,都有一定的限度和范围,不可能在每一件事上都一路领先,胜过所有的人。我们必须承认有自己力量所不能达到之处。必须承认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们可以在某一些事情上比别人略胜一筹,但当别人在另一些事情上胜过我们时,我们必须有为别人喝彩的心情;至低限度要有承认别人在某些方面比自己好的雅量。而且即使对自己来说,当我们达不到自己所要求的目标时,除去准备继续努力之外,也必须对自己能存几分原谅。
3.世上真正成功的人常能举重若轻,履险如夷,临危不乱。这是一份定力,也是一种智慧和胸襟。
大成功如此,小成功亦然。念书、参加考试,除认真准备之外,必须能够把得失置之度外。凡事在于自己尽力而为,只要自己已经尽力,成功与否,或是否胜过别人,那就已经不是自己的力量所可操纵,多去忧虑反而分散了自己的精神与心力,削弱了成功的可能性。
4.“不问收获,但问耕耘”,这句名言不但是我们做事为人的一个守则,也更是应付得失问题时的最佳箴言,同时也是一项真正帮助我们达到成功目的的信条。因为我们在耕耘时,如果分心去巴望收获,或因急于收获而不耐烦去脚踏实地的耕耘,都足以影响到正常的工作步骤,而减少或失去了应有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