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中有一句话是:“凡斗者必自以为是,而以人为非也。”
意思是凡是同别人争斗的人,一定是认为自己有理,而而别人都是是没有道理的。
什么叫“道”,什么叫“理”?中国古代的老祖宗真的很睿智,他用最形象的字形已经告诉我们所谓道理的真实含义。
“道”字,首领走到哪里哪里就是道,人是万灵之首,所以很多“道”都是人走出来的,很多“道”都是人制定出来的。
再看一个团队或者是一个集团、部落,哪个地方的规则和制度不是领导者或是首脑人物制定出来的条条框框呢?
甚至于一个家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家庭中的那个掌权者,他/她所说的就是道,所制定的就是家训家规。
再看“理”字,王者站在田里或是土地上,那才叫理。所谓的“道理”都只是上位者的角色互演而已。
古往今来,又有几人能够懂得其中意味呢?人善被人欺,人弱被人骑,人昧被人弃。弱肉强食的世界也许本没有什么规则可言,只是强者为尊的游戏吧!
然而,太多的是是非非谁能说得清楚呢?我们常犯固执己见的毛病,有时候是认为自己对,有时候是面子问题。有时候明知自己错了,也要伪装自己是对的。
当一个人把指头指向别人时,其实更多的指头是指向自己的,只是人们常常选择去忽视这指向自己的众多问题而已。现在这一刻只是茫茫沧海一粟,又有什么好斗的呢?又有什么好争的呢?时间那么少,我连好好去爱也还来不及呢?哪有时间去恨,去争,去斗?
自以为是的人,总是以自我为中心考虑问题,自以为是,自私,自我,久而久之,傲慢、狂妄种种毛病必然随之而来。
心理学上认为,自以为是,是常见的心理疾病,它几乎存在于每个人的人格特质中,只是强弱程度不同而已。
是病,就得治!
可怕的不是有病,而是明知自己有病还拒绝治疗,到最后成不治之症了!
这世界上最美的道理是什么?也许应该是放下,最大的善良也常常表现为放下!
柏拉图说:“如果不幸福、不快乐,那就放手吧。人生最遗憾的,莫过于,轻易地放弃了不该放弃的,固执地坚持了不该坚持的。”
人生注定有缺憾,过往时光寻不回。不是所有事都能如你所愿,那些不能改变的结果已经注定不能改变。
人生的痛苦,大部分来自于对执念的烦恼,但其实这些烦恼和束缚都是自己加到自己身上的。人之所以痛苦,是因为痛苦是自己对目前的人生无能为力的外在表现。简而言之,无能是痛苦的根源。
执于一念,将受困于一念;一念放下,会自在于心间。放下心中的执念,就是卸掉身体的枷锁,获得内心自由的时刻。
余生不长,要学会放下。放下是非,放下对错,放下偏执,放下杂念!
放下过去,让心归零,这是断开烦扰的开始,是舍得后的拥有。
只有学会清空、放下,才能腾出角落,让生命和心灵及时归零,空出时间,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