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想通过相亲来找到那个他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的人生你不要来干涉了
该怎样我自己会选择
我自己选择的路,就算跪着也会走完
我想要的生活是怎样的,你根本不知道,你也不会理解
我不想一次又一次听你的话,按照你喜欢的方式去生活,我认为,那样是会毁了我的人生  ​​​
即使,我自己最后选择的道路会让自己过的很苦,但那也是是自己选择的,我没有什么好后悔的
我不想通过这种方式来遇到那个他,我不想相亲,然后就结婚生小孩。然后一辈子就这样了

这是妈妈骗我去相亲之后,我一肚子火的情况下给妈妈发的信息。

我知道,妈妈看了肯定会很伤心,毕竟她也是为了我好,想我找个好人家,以后的日子不要过得像她那么苦。可是我真的很反感相亲这种东西。我不希望通过相亲来遇到那个他。而且通过相亲来找到那个对的人的概率很小。

相亲之后,如果彼此觉得还可以,家境还过得去,剩下就是结婚生小孩了。一辈子就这样了。

没有怦然心动,没有脸红害羞,没有耳语小情话……

大概是妈妈把我这条信息复制给我阿姨了吧!所以阿姨随后也找了我。

人家小伙子在大城市打拼,有房有车,家境还过得去。这种生活已经很不错的了。你要考虑清楚,你嫁给他,以后肯定衣食无忧。现在这个社会,不是有情饮水饱。。

阿姨的原话大概是这样的

后来我也回了她信息

路,我自己会走,该怎么选择,也是我自己决定。而且,我是要嫁给一个爱我的人,不是嫁车嫁房

我一直都相信“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遇到什么样的人”。

你优秀,那么他一定也很优秀;

你爱笑,那么他一定会是阳光开朗的人;

你善良大方,那么他一定不会是睚眦必报,斤斤计较之人;

你穿着讲究,妆容精致,那么他一定不是在生活上随便的人……

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遇到什么样的人。

曾经在《不遗憾你离开:张幼仪传》中看到一段话:不管是旧式中国还是现在,很多人的观点都是这样:想要通过自己的力量找到对的人实属不易,通过长辈认识的人往往可靠,因为长辈的阅历决定了他们看人比较准确,能够透过外表看本质,这也就不容易被一些花言巧语所迷惑。

在旧式中国家庭里,婚姻嫁娶是父母之命,由不得子女做主。

可是在21世纪的中国,仍然会出现包办婚姻这种现象。

一经相亲,双方父母觉得还可以,家境还过得去,就立马张罗结婚的事。

更过分的还有,只有男方父母见了女方 ,觉得还不错 ,就替儿子做了主。不用问过儿子的意见。

至于夫妻之间的感情,可以在婚后慢慢培养。俩人慢慢磨合,慢慢交流,慢慢了解对方,学会如何相处。

可是又有多少人在婚后才发现俩人是多么的不合适。不管俩人怎么磨合,怎么培养感情,还是过不下去。最后以离婚来结束这一段一开始就是错误的婚姻。

也有很多人通过相亲而结婚的,婚后发现不合适,可是为了小孩子,勉强,将就地过下去。

堂姐跟堂姐夫就是通过相亲认识的。可是当时姐夫并不在家。姐夫妈妈看了堂姐,甚是喜欢,就答应了这门亲事。

他们认识不到几个月就结婚了。不久,堂姐生了个儿子。看似幸福平稳的生活,背后却波涛汹涌。

堂姐跟姐夫思想,三观都不在同一个层次上,说起话,聊起天来,都是非常痛苦的。

听人说,他们婚后也是经常为了点小事而吵架。可是他们之间还有个儿子。为了儿子,他们将就地生活在一起,可是却彼此痛苦。

并不是说相亲就一定不好,可是从古至今,例子比比皆是。

张幼仪就是包办婚姻下的受害者。

张幼仪在13岁时便被迫放弃学业,与徐志摩定亲。

徐志摩继续在校学习,而张幼仪则要提前结束学业,在家中准备出嫁。

张幼仪跟徐志摩根本就是两个世界的人。

在徐志摩见了张幼仪的照片时,鄙视地说张幼仪是“土包子”。

即使张幼仪尽心尽力侍奉徐家二老,为徐家生了儿子,徐志摩还是离开家出国留学。

在国外,也能狠心地抛下怀有身孕的张幼仪,要与她离婚。

因为上一段婚姻所带来的伤害,使张幼仪不相信爱情,即使在后来,苏医生向她求婚,她也害怕再一次受到伤害。

我希望现在的人能够摒弃那种“通过长辈认识的人一定靠谱,长辈介绍的肯定不会差到哪里去”的观点。

这种观点往往毁了很多人的一生。

也希望现在的姑娘们不要想着通过相亲来遇到那个他。

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遇到什么样的人。希望我们都努力地变优秀,然后遇到那个优秀的他。

我妈妈现在也不跟我提相亲的事了,估计她是想通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