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快四岁了,像孙猴子一样,没休止地闹腾着,不用给他支点,他也能翘起整个世界,无时无刻不考验着我思索人生的意义。
上幼儿园一个学期了,周一到周五到点起床了就开始哭闹,不肯去上学不肯穿校服,送到学校了还要哭着跟我们告别,叮嘱我们千万千万别忘了去接他,含着眼泪没睁开过眼睛跟老师问个好。眼瞅着他们班就他还是这个表现,我每天早上也像受刑一样,从对他的不舍得扭转为丢脸和无奈。
周六日不用上学的时候,天没亮就吵着起床了,抱着他大大小小的玩具车,一屁股堆在我的脸上,小手搓面团一样蹂躏着我,喊我起床和他玩。真的出门玩儿去了,看到什么好玩的都想要,不给就一秒倒地,双腿划桨赖死都不起。
经常看到朋友圈里的小视频,同学的孩子才2岁,自己吃饭老厉害了,勺子筷子叉子换着使,动作利索吃相可人。我家儿子在家自己顺顺利利吃完一顿饭的次数,掰着手指数得清楚,都是要追着吼着哄着,一小时内解决了我们都觉得太棒了。有一次大家吃饭吃得好好的,他忽然站起来,拿起玩具电话,把电话夹在耳朵和肩膀中间,一人分饰两角,叽里呱啦跟消防叔叔聊了起来。
还有一次他本来玩得好好的,忽然用一个衣架指着我,腰板挺得直直的,小手叉腰,嘴唇抿起,表情极度严肃,口齿清楚地教育我:妈妈,你听不听话,你不听话我就打你啦!那一瞬间我倒吸一口凉气。
为了处理日常这些吃喝拉撒的杂事,我们的教育观念已经出现了分歧。我和他爸和他奶奶总是各执己见,因此而引发的家庭大战不胜其数。他爸因为工作压力原因,最后总是没忍住脾气摔东西,他奶奶也经常抄起衣架腰板插起,最后不欢而散,各回各房,儿子大哭不止。
我也有不理智的时候,只是我看不到自己气急败坏的嘴脸。可是透过他们,我站在旁边也能看到了,那狰狞的面目、暴力的动作,和粗鲁的言语表达,连我的内心都有反感。我心里既觉得这孩子该打,也为他被这样教训而产生焦虑。
那些时候我就深深意识到,根本不是孩子熊,熊的是我们自己,都是成年人了,却跟一个三岁的孩子较真失控成这般丑陋。我想起了他让我们发毛发飙的那些穷熊极恶的表现,全部都有根由,只是我们执拗于自己的对错,未有换位而全然不自知。
他上学时哭着跟我们告别,流着泪千叮万嘱,怕我们忘记接他,也许是因为我们平时总在他不听话的时候吓唬着说不要他了。我们还在吵架的时候,会不经思考地负气说早知不要把他生下来。他做我们的孩子压根就没有安全感。
他总在自己休息的时候起得特别早来玩耍,也许是因为孩子本来就是玩不够的,何况我们还要照顾各自的工作和家务、手机和电视机,分薄了那么多应该给与他的陪伴,他才会显得对陪伴格外期待。
他总是吵着嚷着要买东西,也许是因为我们确实比较克制怕他骄纵,没给他买太多,他缺乏很多体验,导致出门看见的全都是明晃晃的诱惑。
他一直不主动吃饭,也许是因为在他应该学习主动吃饭的时候,我们嫌弃他吃得慢弄得脏,喂成他这种懒惰散漫的吃饭恶习。
他会在平时的交流沟通中,表现出对我们行为的刻意或无意的模仿。我们唾沫横飞出口成章地跟他讲道理,他也口才了得天衣无缝地一句一句接住我们的咆哮。我们举起手来打他,他也会举起手来打我们,我们摔他的东西,他也摔我们的东西。他就像一面镜子,不遗余力地在我们面前显现出一个个恐怖的妖怪。
我们常常想要杀鸡给猴看,但是那样做的后果,往往是猴子也学会了杀鸡,而不是产生畏惧服从不已。有时候我们也分不清楚,到底是因为他不听话把我们逼得那么熊,还是因为我们教育不善,他才会那么熊。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我们在年轻的时候用来做出反抗的盾牌,如今却成了“父母为之计深远”的长矛攻击自己的孩子。
喝水老说烫喝得慢悠悠的,我嫌他娇气;
在学校不主动跟老师和同学玩,我怪他不合群;
有事总用哭来表达,我嫌他像女孩子一样不坚强;
有玩具车玩就忘形了叫不动,我怪他玩物丧志;
做事情总是慢慢吞吞的,我嫌他不利索。
当这些事情每天在重复的时候,我们总有一刻会爆发,怒发冲冠之时根本就忘记了,他还只是一个三岁的小孩,他身上拥有了很多毛病,都是作为一个孩子会有的,比如我们小时候也有过。他只是小时候的我们而已,而我们似乎总是表现得太着急,太理所当然地渴望他明白事理理解苦心。
一旦他没有达到我们的要求和期望,我们就感到沮丧感到焦虑,就情不自禁质疑孩子,同时给自己施压。我没办法正视发生在自己身上那些熊熊的行为,是因为我潜意识在逃避自省逃避改过。因为家长总是不能形态自如地在孩子面前表现谦逊,改正错误。
今天他在亲戚家发了很过分的脾气,我又狠狠地把他打了一顿,打完了他一直搂着我的脖子流泪不说话。回家后在写这个总结,他走过来问我在干什么,我把他抱起来,握着他的手很认真地跟他说:“妈妈今天打你了,对不起。”他居然也认真地道歉:“我今天也打你了,对不起。你脖子还痛不痛?”
那一瞬间,我的眼泪泉涌而出,他看见了有点害怕,我赶忙说没事,妈妈有点开心。他眼神清澈安抚我说:“妈妈你别这样,不要这样。”我是真的开心,往常都是基于依赖我们而不得不服软的他,道歉随意得像玩泥沙,这是头一次那么走心地跟我道歉。
每个父母都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刚开学我就给他报了个美术兴趣班,每次回来我都会问他今天画了什么,他总是不愿意回答这个问题。今天他放学了,我问他,今天上课开心吗?我想着,如果他不开心以后就不去上课了,童年珍贵,长大容易,而童真易逝。但是我没想到他特别开心地回答我说:“开心!”还把手心摊开给我看:“妈妈,我们今天学习画妈妈的头发,你看我不小心把颜色弄到手心都有了。”
我看到他主动跟我分享课程,忽然有点感动。我们期望的特长、才艺、成绩、以及那些能让孩子受到瞩目的光环,都不是他的起跑线,他的起跑线应该是在一对快乐的父母的引导下,成长出来的由心快乐、由心感受生活的能力。
我们都觉得我们很爱孩子,就可以固执己见地为他安排,强迫他接受。其实孩子更爱我们,他明明不喜欢我们的安排,就算努力却不符合我们的期望,他最后还是硬着头皮按照要求去做。并且对于我们的失望或伤心,他还会反过来安抚我们。
现在我顿然醒悟了,熊孩子的问题根本不在孩子身上,这个领悟很痛,但是还好终于悟出来了。
孩子一步步步入一个更多主观意识的年龄,俗称的第一个叛逆阶段,前路漫漫任重道远。那句常常挂在嘴边的不忘初心,希望我们真的不会再忘记。希望下次气在头上的时候,能将举起的手掌克制住。要教育熊孩子,应该先跟熊自己较真。
而跟孩子的切磋,将是贯穿我们一生的学习机会和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