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夜越消费,如何盘活夜间经济业态布局的潜力?

夜间经济(night-timeeconomy)一词是20世纪70年代英国为改善城市中心区夜晚空巢现象提出的经济学名词,1991年Comedia发表了一份关于英国城市中心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的研究报告《时间之外》,1994年Montgomery介绍了18小时/24小时城市的概念,提出在城市中心鼓励一系列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活动。

1995年Bianchini提倡城市夜晚活动的多元化。2001年Chatterton和Hollands系统研究了年轻人与城市空间,特别是夜间休闲空间的关系,提出了生产、规范与消费城市夜生活空间的系统理论。

“夜间经济”因可以延长经济活动时间、提高设施使用率、激发文化创造、增加社会就业、延长游客滞留时间、提高消费水平、带动区域发展,现已成为城市经济的新蓝海。

从整体来看,目前发展夜间经济仍面临诸多难题:消费者的新需求尚未被完全满足、夜间营业的收入和支出不成正比以及夜间公共交通运营、相关管理没有完全配套等。为进一步点亮夜间经济,激发更多消费潜力,需要不断创新消费场景和业态,更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提升城市公共服务和管理水平等。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自故宫上元夜灯会走红之后,夜间旅游成为优化文化旅游产业结构,挖掘增量消费市场空间的重头戏。为了延长游客的驻留时间、提高过夜率,诸多主题乐园、景区等纷纷推出多种形式的夜间旅游产品,如文化旅游演艺、灯光秀、音乐节、夜间美食等,受到游客追捧。与此同时,政府也纷纷出台政策文件鼓励发展夜间经济。夜间旅游发展方兴未艾,为传统以观光为主的景区也带来了提质升级和挖掘文化旅游潜力的机会。

而当下流量见顶,存量博弈来临的市场局面。夜经济丈量城市/文旅目的地旅游发展的成熟度,景观吸引决定游客的视线投向,商业吸引决定游客的花费去向;人多的景区不一定好评多,人多的商业区一定好评多。

文旅的本质是情感管理,悦己型消费在夜晚达到顶峰。白天经由吸引物连接物化的世界,夜间经由本地生活连接情感的世界;白天有更多消费空间的理性,夜晚有更多消费时间的感性。

以下思维导图是结合以往的经验和实践、

专业书籍,

对城市商业体/文旅的“夜间经济”模式,

项目操盘策划要点整理和思考,仅一家之言。

(注:如需完整高清版,请关注公众号-私加微信-领取)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梅花香了寒冬, 雪中轻舞血红。 人皆歌颂, 寒梅总相逢。 茫茫万里一点红, 如诗如画亦如灵...
    序小木阅读 403评论 34 59
  • “老师写不好呀” “嗳,我写的吗?” 看着你腼腆的笑 幸福 课间活动碰你一下 我心疼的几天睡不着 你居然无事一般 ...
    北区文具店阅读 118评论 0 0
  • 感恩感谢文字。语言是一门艺术,同样的,文字也是一门艺术。今天看综艺节目,听到一段话,非常有能量:你现在所经历的挫折...
    enhui1994阅读 193评论 0 0
  • 文章源自网络 1、苦荞茶 苦荞茶是一种很好喝的茶,特别是泡出来的那种香味,其实它不但好喝,还很护肝,特别是对一...
    一米阳光xm阅读 143评论 0 0
  • 失态于一纸清醒, 那时刚刚经历了一场, 无妄的忏悔。 我就站在嘈杂的阳光下, 为自已选一束入睡花蕾, 让梦进入盛开...
    一池凹水凸龙阅读 238评论 2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