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表兄视频,无意间得知大爷走了的消息。不知什么滋味!也不知该说什么!只平淡问一句“什么时候?”“昨天晚上”“多大了?”“八十五”“噢,也算寿终正寝吧!”人嘛,终有这么一回。
亲人离世,心灵几经跌宕洗礼,早已面如磐石,声从容,内心早己乱如麻,大爷生前一幕幕挡不住闭眼就放电影。
大爷一家与我家及我的长辈们交织甚多,其实早已成为各自生活的一部分,这也许就叫村亲吧,千丝万缕。
那是16年前一块儿下地收秋——起山药。其实也就是抱团取暖,相互帮衬。
记得大爷就一老顽童。一下地,调侃道:“小伙子,多大了?”“27”“正是干活的好年纪!好好干,今天那看干过干不过我这老头子?”心里不屑,嘴上硬气“行!”。开始啊,“老头,毕竟是老头,哪是我对手!”谁曾料,天要多长有多长,长到一味看钟点,哪知,还不到晌午。一想这才不到三分之一,唉!“大爷,咱们歇一会儿吧,天还早哩!”“干多久了就想歇,啊?!好好干!不许歇”。眼看追上来了,“那咱就烧山药哇!”“就偷赖,今天不烧,明天烧!”其实是手上的水泡作怪,皮一破,清水一流,那个疼能疼到心嘴子上!碰一碰都不行,别说拿镢子了。我是败下阵来了,不行了,彻底不行了!服了,服服贴贴了。边整水泡,边问“大爷,您今年多大了?”大爷自嘲“六十九,死老头喽,不中用啦”。我当时觉得大爷根本不像六十九,现在也敬佩大爷的精神气。
大爷轻描淡写说“凡事有坚持,年轻人吗开始干太猛了,那是你不会干,干的少。你得把镢柄握紧了才行,再说没事,起几回泡就好了,你看我们这手,哪有泡了!再说,你是书生正常”。大爷伸出满是老茧的手,我明白了,茧是历经时间岁月的磨炼,忍受无数次水泡破水后疼痛后的物件。从那以后,但凡收秋起山药,记住了握紧镢柄,水泡起是照常起,但少且小了,也有时候不起水泡了。
穷乡僻壤的,没出多少文化人,没出多少有大钱的,更没出几个当大官的,有多半是客观因素。像大爷这样有些许文化,又能下得了地且样样在行,其个人心智毅力只是时代的选择。正如来成大爹说,“村里其实藏龙卧虎,有不少人才哩,就是没走出去,像你来存大爷,绝对的汉子,人才!”过了不惑之年的我,深有同感!对大爷的敬佩之情难以言表。
大爷一生,其实也是大爷辈们一生的写照:勤劳,节俭,自立自强,奋斗不止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