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打开
打开
心理学分析:成熟的人,是怎样面对“不爱了”的?
壹心理
4天前441评论
关注
心理学分析:成熟的人,是怎样面对“不爱了”的?
壹心理创作者丨罗丽
-
作为《无问西东》里为数不多的爱情戏份,许伯常和刘淑芬的感情非常让人感叹。
许伯常是一名高中语文老师,言行谦卑。他对外人友好,唯独对妻子刘淑芬冷若冰霜。
他们一早订下了婚约。为了这份约定,刘淑芬省吃俭用供许伯常读大学。
然而,许伯常大学毕业后,觉得刘淑芬跟自己差距越来越大,就提出来退婚,刘淑芬不干,提着刀子去许伯常单位闹,以死相逼,终于逼来了这场婚姻。
结婚后,许伯常对这场婚姻非常不满,多次提出离婚,刘淑芬不干,他只能用冷暴力对待刘淑芳,不沟通,零交流,就算是杯子打碎,宁可拿自己的碗来喝水,也绝不用刘淑芬的。
两个人同住一个屋檐下,但已形同陌路。
这种感觉对刘淑芬来说,是一场凌迟,她非常痛苦。这种痛苦很多时候找不到出口,只有发泄在许伯常身上。不管当着多少人的面,她开始对他张嘴就骂抬手就打。
一个不愿意过的僵尸婚姻,一个却幻想把这场僵死的婚姻盘活。
学生王敏佳看不惯师母刘淑芬的做法,给她写了控诉信。当淑芬查出写信之人正是王敏佳,就状告她勾引自己的老公。
这对于被查出与领袖的合影是作假、被诬陷偷走医疗档案的王敏佳而言,无异于是雪上加霜。王敏佳被批斗,被群情激愤的群众殴打得毁容,差点死掉。
当看到血肉模糊的王敏佳,刘淑芬内心的力量也彻底崩塌,这不是她的本意。
只因无爱的婚姻已经把她变成了一个她自己都不认识的女人,她毒害了一个无辜的生命。
她懵着走在回家的路上,遇见了依旧对自己很冷漠的丈夫,她一脸绝望,擦肩而过,径直回到家跳了井。
看到这里,可能很多人会为刘淑芬感到婉惜,因为内心的匮乏,坚持把丈夫留在身边,坚持到失去自我,坚持到成为偏执。
在我们的生活里,也同样有太多跟刘淑芬类似的人,死守着一个人,一段僵死的感情,明明彼此已经很消耗了,却依旧痴痴傻傻不懂转身。
无论对方有多冷漠、疏远、逃离,都要在一段感情死嗑到底,直到把自己变得面目全非,却依然唤不来对方的半点真心。
当我们面临爱而不得的痛苦时,很多人都知道放手是最好的方式,可是却很难做到潇洒转身,这是因为什么呢?
-01- 偏执的爱,源于人格的僵化
爱有时,离别有时;寻找有时,失落有时;保守有时,舍弃有时。
这就表示我们的情绪提示在不同的状态间是可以有所流动,有所切换的。
对感情过于执着,只因人格上的固执刻板缺乏弹性,只能僵化地使用一些有限的理解与应对方式。
当有且仅有一种或者少数的几种面对困境的方式时,就有可能会走入死胡同,成为感情中的偏执者。
比如电影里,两个人有这样一席对话:
刘淑芬对丈夫说:“外人只看我怎么打你骂你,可他们怎么知道你是怎么打的我?”
许伯常问:“胡说,我什么时候碰过你?”
“你不是用你的手打的我,是用你的态度。结婚这么多年,家里所有东西你都分得清清楚楚,你是你的,我是我的。你让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糟糕的人。”
“那你还跟我过?”
刘淑芬嚎啕大哭:“你说过要和我结婚,要和我过一辈子的。”
许伯常大声质问:“人难道不能变吗?为什么其他的事情都可以变,而这件事就不能变?”
刘淑芬回答:“不能。”
这一句“不能”,也决定了她的人生悲剧。
心理学分析:成熟的人,是怎样面对“不爱了”的?
看得出来,这段感情里两个人都是输家。只因源于感情中的僵化与执着,也源于与两人的自私和匮乏。
许伯常的僵化表现在:他固守自己的观念、态度、行为,以及应对模式。
他完全没有能力面对自已的“不爱了”,也完全没办法去处理两个人之间的差异。当他不爱了,只能以冷暴力、不合作的被动攻击来逼刘淑芬退出。
他就像是在权威控制下的小孩,不能成熟的表达自已的主张和观点,像一个孩子,不肯为自己之前的所作所为负责,对刘淑芬的付出视若无睹。
无回应之处便是绝境。
他的不回应非常的绝决和僵硬,让刘淑芳由愤怒到彻底绝望。
而刘淑芬的僵化表现在,死守着那份承诺,不能完整看待两个人情感和时空的变化,也包括,她在关系中,姿态的高低、态度的强硬程度等。
她极度以自我为中心,认为对方都应该按照自己的想象、愿望来发展,难以尊重事物本身无常的本性。
同时她对爱情有着极度的依赖感。
由于这份依赖感过重,对方的疏离直接会导致她的自我概念的削弱和萎缩。
为了防御这种痛苦,她将更多的精力和关注点去控制对方。
以为留住关系就可以免于面对自己的痛苦,而丈夫的不配合,使她内在的愤怒和怨恨如同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
王敏佳这封信的出现,给了刘淑芬一个完美的借口:“许伯常为什么不爱我?因为有个狐狸精,有个第三者”。
这个第三者的出现,让她好像理解了许伯常由“爱”变成“不爱”的理由,避免了她感到是自己不够好而继续自我否定自我攻击,终于找到了一个对象把她的愤怒和怨恨宣泄出去。
琼·里维埃女士在她和克莱因女士合作的《爱恨和修复》一书中提到:
有时候我们的潜意识对自己的匮乏给出的解释是:不是我没有,而是它被别人抢走了。
刘淑芬的潜意识便是这样想的:原来不是许伯常不爱我了,而是他的爱被王敏佳抢走了。
而这一切,加剧她在爱恨里自体彻底瓦解的悲剧。
-02- 偏执的爱,源于内心的爱渴望被看见
刘淑芬对待丈夫的暴力和控制行为,只有两种目的:表达爱和索取爱。
可是在关系中,类似于许伯常这样的男人没有能力透过她的愤怒情绪,更多去了解和看到她的内在感受。
爱的渴望没有被丈夫理解和看见,导致她的僵化和在感情中的死磕。
像这样的女子在幼年的生命体验里可能是常常被父亲忽视和责骂的孩子,她的内在有一个核心信念:“我不值得被爱或我不值得被男性爱”。
这是多么令人痛苦的想法,然而内心对爱的渴望从来都未停止过:她需要被满足和被看见。
许伯常的冷处理,导致刘淑芬“不被爱”的感受和自我否定感加强。
如果他能感知淑芬的痛苦,做为一个成熟理性的状态勇敢去面对和负责,做到以下几点,也许刘淑芳的结局会不太一样。
第一部分:同理共情。
肯定淑芬的付出和情感,同理她的不容易,真诚而温和的沟通,会令她沉静下来,建立共同的利益关系,才会有合作和谈下去的基础。
第二部分:允许表达。
允许她抒发情绪和情感,不管她有多么愤怒,你能稳定住,抱持住她的情绪,她才能柔软下来,她的爱才能得到流动。
第三部分:全新的相遇。
当双方褪下情绪的外衣,明了彼此内心真正的感受和渴望,看到了爱的内核,面对全新的彼此,有没有继续的可能,毕竟遇见谁都是遇见自己的旅程,要有这种可能的考虑;
第四部分:理性的选择。
如果坚定地要分开,阐明你的观点,内在的感受和渴望,以及你想要的关系状态,温和而坚定,不含诱惑的深情,不带敌意的坚决,给出她选择和考虑的时间。
成人的世界是可以用语言去解决很多问题的,而婴儿却只会用情绪。
如果两个人都只是停留在情绪层面的互动,没办法做为成年人的部分,穿越情绪障碍去看到对方的痛苦,就只有纠缠不清。
当有一方能稳定下来,去允许对方释放愤怒和委屈,才能去解决问题,并且完成平静和正式的告别。
所以有时候不是分不了手,而是你分手的态度、方式让ta感受到从未被你看见和尊重过,这些激发了原始创伤,让ta沦陷退行,让ta对自己更没有信心。
这种被否定、不被爱和未知的恐惧感,会让ta更加死死抓住地这段关系。
-03- 从偏执爱到现实爱,从幼稚爱到成熟爱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具备成熟爱的能力,成熟的爱很多时候包含了付出、懂得、给予、成全,也包含了对个人人格稳定和心智水平以及原始创伤的呈现和考验。
一段全新的,认真的关系,意味着两个人要在未知的旅程中,开拓出一个彼此共享的领域。
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说:
不成熟的爱是因为我需要你,所以我爱你 。
这种需要更多是一个小孩子充满了对父母爱的渴望,是一种偏执般的爱,通常这个时候你爱的是你想象中以为的他,而不是真实的他。这里面充满了控制和恐惧。
而成熟的爱是因为我爱你,所以我需要你。
成熟的爱是一个成年人可以自我负责的方式,更能现实地看到对方和自己。
心理学分析:成熟的人,是怎样面对“不爱了”的?
就像电影里的另一段爱情王敏佳和陈鹏的爱。
许伯常不爱刘淑芬;而最初,王敏佳也不爱陈鹏。
然而,陈鹏的爱,和刘淑芬的爱,一个很大的不同点是:
陈鹏的爱,不求回报,是发自内心的丰盛,是无私分享和忠诚守候,是自然而然的馈赠,是一种成熟的爱。
而刘淑芬的爱,是有条件的,是缘于内心的匮乏,是向外界的索求。
显然,结局也如此不同。
如何从偏执爱到现实爱,从幼稚爱到成熟爱呢?
首先我们要接受现实状况,看到此时此刻,做更多理性评估,把关注点放到自己身上来,问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你了解自己吗?你内心真正需要的爱是什么,具体一些,而他能不能给你;
第二,你了解他吗?静下心来感爱一下他需要的爱是什么,你能不能给他;
第三,你愿意透过他的行为和外表了解他的内在的脆弱和匮乏吗?了解后你是否愿意去理解他,尊重他本来的样子,并且愿意接受你们之间的差异?
第四,爱必须始于你足够爱自己。识别内心的需要并为这些感受负责,学会向对方正向表达需求。你负责活出自己的生命状态,影响他并创造出你想要的爱。
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出一段成长性的关系。
如果实在没办法去获得他的爱,那至少你要做到你可以做到的部分,让自己在这段关系里了无遗憾。
关系会结束,但爱的能力不会。
坚持在关系中去理解自己,成长自己和慈爱别人,那么,就算是分离的伤,也会给你更多的经验和觉醒,让你收获更多成熟爱的能力。
心理学分析:成熟的人,是怎样面对“不爱了”的?
-04- 成熟的爱情样子是什么?
既可以接受失去,也可以期许未来
成熟的爱情样子是可以享受在一起的美好,也可以承受和接纳离别时的痛楚。
如果有一天,错了方向,停下来就是进步。婚姻爱情皆如此。
求不得,怨憎会,爱离别。
既是求不得,如果不爱了,不如坦然放下,剜心挖骨地痛一场,却好过在日复一日的偏执与挣扎里,变成面目全非的自己。
失去的痛苦需要你用心去感受它、承认它、理解它、穿越它,然后你才能获得自由。
当你有一天真正接纳并确认了自身的独特性,认为自己值得被一个爱你的人去好好地对待,并值得拥有对方所带给你的情感与物质的滋养时,你便可以去寻找一段真正适合的爱。
并且,在这段爱中,相信自己在对方心中的价值与重要性,允许对方的的独立与成长,由束缚的占有,变为彼此信任的开放,就能最终在关系中获得平等与尊重。
真正能够托底的,只能是自己洞明实相的心。
愿你在情爱中抛弃索取、倚赖、妄求的心境,收获情感的珍贵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