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疼痛取悦人世

说到诗人,我们可能不会把诗人和农村妇女联系在一起,更不会把一个患有脑瘫的农村妇女联系在一起,而恰恰是这么一位被伤残苦难折磨的农村妇女凭借着诗歌创作在网络上走红,她用文字抒写自己的人生境遇,以疼痛来取悦人世,她就是余秀华。

余秀华出生在湖北的一个农村中,父亲母亲都是勤劳善良的人,如果不是出生时脑缺氧造成脑瘫,她应该会和村中其他女孩儿一样,读书、结婚、生子,按部就班地过着平淡如水,只有柴米油盐的生活。我们其实也可以想象得到,一个身患残疾的孩子会遭到怎样的流言嘲讽,以及同辈之间的嘲笑。于是,她选择离开了校园,听从父母的安排,早早成了家,那时候的余秀华,十九岁。也正是这个时候,余秀华开始了她的诗歌创作。

《我们爱过又忘记》是余秀华的第三本诗集,这本诗集和她前两本诗集一样,同样充满着疼痛与苦难。“能被掠夺的,一样不剩/能够侵略的,焚烧干净”,这也许是余秀华对她过去生活的一个认知,亦或是一种直抵内心深处的呼喊。她自身的残缺会让她对人生和世界产生不同的看法,苦难恰是使一个诗人发奋著书的动力之一,越是在逆境之中,越是能够写出引起共鸣的作品。

诗歌成了余秀华生活的一部分,也是支撑她精神世界的脊梁。她说:“只有诗歌和我互不掩饰/不会担心被谁剥夺了自由和尊严”。她的生活的确是摇摇晃晃的,身体上的残缺,让她饱尝世间冷暖,那种苦难意识已经融入到诗歌当中。除此之外,余秀华的婚姻生活也是她诗歌创作的来源,在《我们爱过又忘记》中,有几篇诗歌暗含着余秀华对婚姻生活的不满与厌倦,她试图逃离这样的困境,她的诗中也反映了她对婚姻问题的思考。脑瘫和婚姻生活促使余秀华通过诗歌来抒发苦闷心情,同时,我们能够看到,这些苦闷和不幸促使余秀华变得更坚不可摧,她敢于直面命运的苦难,用一颗诗心保持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苦难摧毁不了她,只会让她变成更好的自己。

或许,余秀华就是罗曼·罗兰所说的那种英雄吧,看透了生活的本质,依然热爱生活。用疼痛取悦人世,像一棵白杨一样坚忍不拔地活着。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周六晚上去看了记录片《摇摇晃晃的人间》,这部片子是点映片,早在一个月前,发起人就已经开始筹备,全城招募观影者。其实...
    百莫希阅读 12,788评论 31 51
  • 路边的草丛里,它缺了个轮子;主干道的大树下,它倒在了护栏边;小区的楼道里,它被人据为己有,更难忘的是还带上了一副结...
    豪甯爸爸阅读 1,735评论 0 7
  • 作者:王瑜 我从未想过,会和一座小镇发生太多的故事,尤其是一个陌生的不能再...
    北笔阅读 3,068评论 1 4
  • 命题说话:我最喜欢谁? 思路:我最喜欢谁?为什么喜欢? 我最喜欢的人是妈妈。 原因有三点: 1,妈妈是个特别有主见...
    言一一2012阅读 728评论 0 1
  • 这款是MAXYgirl的光感玩美雪颜霜,用来妆前打底,我习惯妆前要用打底霜,一是可以用来滋润皮肤,让后续的底妆更加...
    Amybubu阅读 83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