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就是精神层面超我和本我斗争的战场,非常惨烈,自我就是调整它们之间关系的劝架者。自我在弱的时候呢,这两个冲突就会白热化,然后一个人就会特别难受。自我用来调节它们之间冲突的功夫,就是所谓的防御机制。
1、 压抑
首先讲压抑。说压抑呢,就是性驱力和攻击驱力的压抑。
在1896年的时候,弗洛伊德和另一位医生布罗伊尔出了《癔症研究》这本书,把精神分析历史上最著名的病人安娜O推向了历史的舞台。这本书实际上通篇都是在讲一个症状,那就是压抑。这是弗洛伊德所揭示的第一个防御机制。
安娜O是一个癔症病人,性冷淡,经常有歇斯底里发作。我用最通俗的语言来说一下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如果一个女性如果没有通过充分的性活动来叫床来满足她的性的欲望的话,她在生活中就会瞎叫,就会情绪波动,看谁都不顺眼,一脸的焦虑和恐怖啊。
大家觉得弗洛伊德说的有没有道理?人总是要找一个出口的,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如果性压抑到性冷淡的程度的话,那她肯定会有别的方式。有好多性欲不能满足的女性,她们在生活中极其暴躁,就是有歇斯底里的症状。在性上得到充分满足的女性,或者是亲密关系,她们在生活中是非常平和的,温柔的。所以,一个女人真的不能轻易发脾气,学过精神分析的人就会说她性没有满足。
我们看一个典型的双重压抑的例子。一个15岁的男孩被妈妈弄去看心理治疗师,表现的就是过度肥胖,大概身高1米65,体重200多斤,基本上是一个肉球。学习成绩永远是倒数第一,这个真的是太不容易了。他妈妈说偶尔搞个倒是第二,还说的过去,总有个人比你差。另外,总是跟女孩玩,号称跟女孩玩能学到东西。
我们来一一分析。过度肥胖是典型的性压抑,男人应该长肌肉,肌肉可以吸引女性的注意力,但是他跟女性一样长了一身肥肉,是不是向人宣布,你们别惹我,我不是男人?女孩如果把自己吃成很肥胖的样子,实际上也是性压抑,相当于就是不勾引男性来惹她。过度肥胖是攻击性的压抑,打架就不方便了对不对?一身肥肉打出去就没劲,人家打他就有劲,像打沙包的感觉。他那么胖,把自己搞成被动挨打的境地。
大家觉得学习成绩不好和性压抑有没有关系?关系实在是太大了,因为女孩都喜欢学习成绩好的,我问过很多女孩,你暗恋的对象是谁?学习成绩好的。所以这个男孩就是以学习成绩倒数第一,避免勾引女性。
从精神分析角度来说,一个人的学习成绩,成年后的工作后成就,金钱的数量,财富,甚至包括他坐的车子或飞机,都是男人阴茎的延长。这个说法听起来好像过于恶心,但是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子的。我从来不觉得女人傍大款有什么问题,女人从生物学上来说,她的孩子有生存下去的基因的天赋,那她肯定要找一些在生活中钱赚得多的人,这是人的动物性来决定的。
一个人如果在成年之后不能取得成就的话,和性压抑是有很大关系的。学习成绩倒数第一,是不是攻击性被压抑了呢?人一辈子,特别是对男人来说,就是不断地把攻击性象征化,男人小时候的时候是通过你打我我打你,来满足攻击性的。
中国有5千万学生是学习困难,占了在校人数的1/4,其中只有5%的人是智力的问题,真正的学习困难,95%的是攻击性在学习上被压抑导致的结果。具体的做法就是妈妈爸爸不断地说,要学习好,其它别的什么都不要管。学习好是唯一的出路,要不然你以后就完蛋了。这样说是爸爸妈妈引出了自己的攻击性,孩子在学习上是受到攻击的,他们只有让自己学习不好来配合爸爸妈妈的需要,爸爸妈妈是希望自己孩子学习不好的。比如说学习要刻苦啊,我听了就烦,这明显暗示孩子学习是件苦事情,对不对?我强烈建议大家对孩子要说,你学习要刻甜啊。你要去学学玩游戏这样的苦事情,学习是刻甜啊。
最后一个症状,只跟女孩玩,是不是性压抑?7、8岁的男孩有性意识的时候,就在桌上画三八线,不跟女孩子玩了,实际上是他们心里有鬼的表示。只跟女孩玩的男孩,是在精神上把自己阉割得太厉害了,自己心里连鬼都没有了,所以这是最压抑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压抑跟憋着是有区别的。如果一个男人很压抑,但是就是找不到和人发生性关系,这就不是压抑,这是憋着。真正压抑的男人,要么阳痿,要么早泄,或者是他对女人一点兴趣都没有。
压抑是人格层面的。至于此时此刻有没有性对象,这是现实层面的,我们从来不管。比如一个男病人的理想就是和100个女生发生性关系,然后很快就到了这个数字,紧接着就把目标定成了200,也快接近这个数字了,这个人实在是压抑得太厉害了。如果当年他没有压抑,他为什么要吃那么多呢?或者说中国人当年没有饥荒的话,为什么要把桌子上的食物堆成山呢?而且这种人格层面的压抑,不管他和多少女生发生关系,都不可能释放的。他越是和女性关系发生的多,越是说明他当年的压抑问题没有解决。这好像和我们平常所说的压抑是有区别的。
2 隔离
隔离是大家每天都会使用的防御机制。在治疗中的表现就是讲什么事都是就事论事,没有什么情感的反应,像强迫症或者神经症啊,使用隔离的防御机制就比较多一些。
假如你在街上碰到一个车祸,然后看到别人的骨头都出来了,估计中午吃骨头吃排骨的可能性就比较小,因为猪的排骨会让你联想到人的骨头。如果看到脑浆流出来了,那晚上吃火锅的时候吃猪脑子的可能性就较小。但是对脑外科医生来讲,他们每天和人的脑髓打交到,这一点都不妨碍他们中午吃猪脑花,因为他们隔离得很好。
在治疗过程中,有的人会笑着跟你说些小时候悲惨的事情,这时候要提醒他一下,我刚才发现你在说很惨的事的时候脸上带着微笑,能不能告诉我这是什么原因?这就是试图打破他这个隔离。
再举个例子,当大家在讨论一个案例的时候,案例被报告得凄凄惨惨,除了一个人之外,其他人情绪都非常低落,这个人身体坐得笔直,总在看别人的反应,有时候蒙着嘴在笑。在案例报告到最悲惨的时候,有几个人开始哭了,这时候蒙着嘴笑的人实在是憋不住了,就在那么悲惨的情况下放声大笑,其他人都恨不得把她暴揍一顿。督导就解释了,说这个笑的人隔离得非常好,别人的情感根本就没有进入到她内心里面,她好像穿了一件很厚的防弹衣的感觉一样。
那么这个人为什么需要把自己如此隔离呢?就是因为也许这个案例对她来说是最惨的,她自己的很多东西都和这个案例一样,她为了保护自己不受伤害,所以她和别人相比需要更多的隔离。也许她一旦隔离被打破之后,她可能是所有人中哭得最狠的那个人,说不定是想自杀的那个人。所以大家应该原谅她。
很多情况下是这样的,一个人越是不在乎什么东西的时候,可能这个东西是最在乎的,他只是采用了某种防御机制,使自己显得不在乎而已。
像有的人对你说,小时候爸爸妈妈对我不好,非常忽略我,他们整天要去搞政治啊或者整天很忙,但是这个也可以理解。他开始为父母辩护,帮助他们防御。但是你如果继续追问,“你真的不在乎吗?你那个时候对爸爸妈妈真的没有埋怨吗?”或者说“现在你真的没有埋怨吗?”他可能想一下告诉你说,“是有埋怨,但是也没有办法。”这就是精神分析试图让一个人揭示情感的努力。
一个人的情感不出来,一个人不跟他的情感保持接触的话,那些情感就会以各种各样变异的形式出来,变异的形式多半就是我们所看到的症状。
3 禁欲
禁欲,书面的定义是对愉快的否认,认为你们所认为快活的事情都是不快活的,而他跟苦行僧一样所做的事情,是真正可以达到精神上的快乐。
实际上人们对自己的心理健康,或者是怎样达到心灵的自由,到达觉悟的彼岸,几千年来人类都在努力。像释迦摩尼,他当年出家之后,就曾经在原始的森林里面,跟苦行僧们一起呆过十几年,那真的是把肉体和精神上都整得很惨,他以为可以通过这个方式达到觉悟的彼岸,但是事实证明是不行的。后来他就离开了这批苦行僧。
即使在现代社会,也有很多人以为,通过禁欲,就是否认身体或精神的愉快,可以达到觉悟的彼岸,这样的做法真的不是一个好办法。禁欲可以极大地伤害一个人的身心健康。像有人专门调查过各个不同年代的和尚的平均寿命,像少林寺里的塔林,很多和尚都一起埋在里面,通过高科技的手段可以测量死去的和尚死时的年龄,发现和尚的平均寿命要短于同时代的男性的平均寿命,原因就是他们过度的禁欲。
一个人在小时候的时候应该让自己的眼睛或嘴巴或其它方面获得足够的刺激,这些刺激越多越好。比如说幼儿园的门为什么搞得花里胡哨的?就是因为不同的颜色给人的眼睛、视网膜或大脑的刺激可以使这个人精神的数量增加,如果没有足够刺激的话,这个人的精神世界就不可能形成足够大的规模,就不会有人类精神世界壮美的感觉。没办法想象如果一个孩子在小时候就让他学会清心寡欲,然后这个孩子会成长得健康。
然而华师大的门就不能搞得花里胡哨,因为在精神形成了一定规模之后,我们要恢复平淡。对青少年来说,必须有一段时间处在禁欲阶段的。他们身体的硬件已发育到足以从事性活动的时候,但是社会道德规范和爸爸妈妈都不会允许他们这样做。有人说青少年是一个怪物的阶段,为什么这样说呢,成熟了但是不能够用,而且只有在工业社会才能够生产青少年这样的怪物,在原始社会是没有青少年这个说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