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经验的老师,都特别重视开学第一课。上好了,可为一学期甚至整个学年打好基础,可谓“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学科特点、上课期许、作业标准、师生互动等,都可以成为第一课的内容。
而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学科兴趣的激发,则不仅为第一课之重心,更是随后教育中一直要关注的问题。
我带的两个班学生各有特点: 一个班是我从高二带上来的,相对比较听话,纪律方面不用太费心。另一个班是补习生,也都比较懂事。
有些不足的是,基础不是特别好,都缺乏自信,上课不敢回答问题,一开始面临的就是课堂气氛沉闷的状况。
为此,我在第一节课就下了功夫。
在我一直带的班上课时:
首先,尽量保持微笑,语气温和,态度恳切,缩短因为班主任作风造成的距离感;
其次,挖掘优点,多鼓励表扬,让学生感受到被认可被肯定;
第三,从一些当下来说简单轻松的话题入手,引导学生发言、互动,搞活气氛。
比如,课前让那个好动的男生讲一讲当了班干部的感受,讲题时及时捕捉到轻微的发言生进行鼓励、引导和表扬,做练习时随时夸奖有创意的做法……
一两节课后,学生的课堂自信心有所提升,师生互动的效果也越来越好。
对于补习班,我的做法大同小异,不同的是这个班没有我的班主任身份影响,学生的状态比较容易调整。
虽说是补习,但基础差的学生很多,不过,回答问题却比另一个班积极。
抓住这个契机,我对凡是主动回答问题的学生一律表扬,只是角度不同而已。哪怕回答错了,也要表扬他有勇气,有话说,思维灵活等等。
除此之外,我在课堂上最常用的口头语就是——表现不错,冲着这一点,成绩肯定越来越好!
如此,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下,认真程度增加了,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也延长了,对未来也有了更多憧憬和期待,接下来的课堂表现,将会越来越好。
萧伯纳说:“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
给学生信心,点亮他们心中的那盏灯,让未来的日子充满勇气和力量。
多鼓励学生,激发学生心中向上向美的能量,在内驱力的作用下,让教育不再沉重。
而课堂教学,则可以成为培养学生自信心的最好机会,唯有坚信其有用,并持之以恒地推行,才能让自信之花常开不败,且开得恰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