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至28日,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汽车博览会在广东深圳会展中心举行。和讯网在现场关注到,本次车展多家厂商携旗下新能源产品重磅亮相,新能源元素为历届之最,比亚迪汉纯电版和DM混动版也出现在观众面前,预售成绩斐然的该车型有望成为年度爆款。
今年,商务部消费促进司负责人王斌在发布会上透露,中国的汽车产销量已经连续11年稳居世界首位,2020年末中国汽车保有量将有望超越美国。然而,石油的不可再生和资源天平的不对称,历来扼住国家的命脉。当前的国际局势和能源危机下,中国车企不得不居安思危。在这样庞大的压力之下,以比亚迪DM技术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混动技术将大放异彩。
隐形的王牌:DM技术
早在21世纪初,中国乃至世界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尚未形成,彼时比亚迪通过收购秦川汽车跨界进入汽车行业不久,便颇有战略性地投入到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的研发与产品市场化,开创了中国自主品牌乃至世界新能源混动技术的先河。
据了解,比亚迪从2005年就开始自主研发插混技术,2008年推出第一代DM技术,到2018年的第三代DM技术,比亚迪经过多年的研发,在插混领域形成强大的技术优势。
为了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比亚迪加大研发投入,推出了DM-p,DM-i双平台战略:DM-p平台采用BSG电机+驱动电机的双电机架构,侧重动力性能的同时兼顾经济性能,满足“追求更好驾驶乐趣”的用户群体,已上市车型均属于DM-p平台;而DM-i平台将搭载全新的动力架构,侧重于经济性能的同时兼顾动力性能,满足“追求更低的油耗”的用户需求。
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比亚迪DM车型累计销售超过35万辆,市占率45.7%,可谓插混技术名副其实的引领者。
能耗和里程不再是痛点
看完了前文的数据,让人不禁好奇,是什么优势让比亚迪DM的市占率远高于同行。而比亚迪的DM技术,又是如何解决燃油车的能耗桎梏和纯电车的续航焦虑这两大痛点?
据比亚迪提供的数据,比亚迪电池15年0安全事故,472项验证,600000产品数据积累。以DM-p技术为例,其所搭载的车型拥有比燃油车更低的等效油耗,此外,燃油车在城市拥堵等低速路况下,发动机油耗高、噪音大、顿挫感强烈,是用户体验的一大痛点。DM-p技术加入BSG电机开发出全新系统架构,全面优于同级燃油、弱混、插混,针对性地解决用户体验问题。
比亚迪产品规划及汽车新技术研究院院长杨冬生向和讯网介绍,“我们在汉上率先搭载DM-p技术,软件方面提升了一大截,把BSG控制得炉火纯青,真正把发动机和电机融为一体,从热效率来讲,把电机和发动机融合,综合热效率预计已经突破40%了。”
相比市面上其它路线,比亚迪插混技术发展历程长、技术经验积累丰富、研发实力雄厚,搭载插混技术的产品性能全面超越竞争对手,比亚迪在新能源车业务不断迎来技术突破。比亚迪在插混技术上的突破与应用,不仅解除了消费者对于燃油车终结的恐慌,也打消了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疑虑。
加速燃油车替代进程
国家相关中长期发展规划已经明确汽车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方向,将持续不断推进高性能、低排放、节能型的汽车消费。按照统筹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交通出行三方面的要求,综合考虑经济发展水平、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承载量等因素,未来,中国新能源汽车消费将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杨冬生向和讯网表示,中国在新能源车的规划路线上非常全面,既有纯电又有插电式混动,这两个产品应该长期并存。纯电动是在有充电条件、充电方便的时候,消费者的购买选择,或是第二辆车的时候的购买选择。如果是第一辆车,消费者没有充电条件,由于里程忧虑,消费者很难去购买。这个时候,插电式混动车的优势即体现出来:因为短途用电足够覆盖市区通勤,长途开车可以“说走就走”。所以,我们认为解除里程忧虑,不能仅靠电池续航里程的增加,即便电池续航里程达到一千公里甚至更多,也会出现没电的情况,里程忧虑是因为充电的便利性不够。
我国插混市场逐渐由政策引导转变为消费驱动,目前插混购买人群在非限购城市占比已超过50%。以上证明,制约纯电发展速度的因素,反而给插电带来了机遇。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适用范围更宽,所以比亚迪坚定不移地共同发展DM-p与DM-i两种路线。凭借该领域的领先优势,比亚迪将引领插混市场,持续发挥对燃油车的替代作用。
可见,新能源车的发展趋势已经非常清晰,以DM技术为代表的插混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潜在消费者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实现持续的增量。对于同时具有领先插混技术和成熟平台的比亚迪,有望吹响燃油车时代终结的号角,实现燃油车的全面替代。
(转载自和讯网,责任编辑:孙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