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营销教父刘克亚,总结了企业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销售额0-100万,成功的销售模式;第二阶段,销售额100-1000万,打造系统;第三阶段,销售额1000-5000万,统领行业;第四阶段,5000万-1亿,主宰标准。
一个中小企业的成长步伐,基本按照以上四个阶段,逐步推进最后走到上市,即使不上市,基本变成了宗教化的企业,比如华为,老干妈等知名企业。一个企业想要尽快获得成功,就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系统,好的系统离开企业创始人或高层管理,依然能够有序不乱的运作。
回顾电商黄金十年
2008年,此时竞争是在淘宝开店和不开店,只要开淘宝店都能赚点钱;2010年,竞争变为了产品,产品只要上了聚划算,成了爆款,那么就可以赚大把的钞票;2012年,竞争已经升级为了系统,有爆款还不行,爆款只是为你引流,几乎微利或不赚钱,甚至亏本,综合使用引流系统、成交系统、CRM等系统,优化这一系列的系统,降低了投入成本,才能赚到可观的钱。
2014年至今,竞争进一步升华,供应链与产业链的竞争,天猫中小卖家大部分被淘汰,要么转进淘宝网,要么另谋其他出路,大卖家垄断了绝大部分流量和资源。其实说到底,为啥中小卖家这些企业会被淘汰,就是软件和硬件系统不过硬。
何谓系统?
百度百科是这样说的:
企业管理系统是一套系统,但它不单单是一件系统,更是管理理论和管理经验的具体化、逻辑化,是管理行为的落地,因为企业管理软件设计开发的过程,就是研究这个行业中最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流程甚至更多被多数企业证明了行之有效的管理规律,这些管理经验已经内涵在管理软件的思想、流程、报表内容、统计分析项目、管理层级、信息决策中了。所以,最有效的企业管理软件是企业咨询顾问形式的企业管理软件。
简单提炼下以上的定义,系统就是让企业具体化、逻辑化、系统化,并且有条乱的运营……
为什么要做系统?
假如小王一个人开一家公司,主营业务是给中小企业提供软文相关的服务。小王身兼多职,既是公司创始人,又是商务、客服、销售员,财务,还有一个重要的角色,软文写手。即使我是机器人,三头六臂,十八般武艺,一个人做这么多事情,太累了,机器也会发脾气,闹死机,赚客户的钱太辛苦了……
于是,小王要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就要找外援,招兵买马!用了一个星期磨嘴皮,公司多了这些员工:
弟弟是销售员,妈妈做财务,爸爸做商务拓展,女友做客服。你想下公司开会,会是怎样的场面?
场景是不是非常熟悉?没错,公司会议成了家庭会,当讨论软文问题时,小王和爸爸、妈妈观点存在分歧,我是CEO有最终的决策权。小王根据自己的专业度,最终做了一个合适的决定。爸爸和妈妈,对软文认识不够深,觉得小王决策有问题……这样就开始扯皮条,儿子啊,我们都是为你好啊,你还太年轻……小王解释了大半天,父母又听不懂,这下完了……
决策该怎么办?
此时,小王才意识到公司规则、系统化流程、团队架构有问题了!!
可见,一个优秀的企业,并不是靠人的忠诚度,人的情感,人的血缘关系,人的信赖度去管理,而是靠企业的系统去管理人,去赚钱。
在看下我们国内企业的500强,企业职业化的水平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好大的差距。西方国家的企业,尤其是日本、美国、德国、欧洲的企业,这些企业的人才选拔、人才任用、薪酬管理、培训制度、职业生涯规划、财务管理等等,都是精细化的系统管理。
我们从生活中,会发现经常出问题的企业,不守规矩,没系统的企业好多。国内好多互联网企业,定薪定岗不够精细化,同样是运营岗位,每个公司定义都不一样,公司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定义。
于是就产生一系列的问题:
A公司运营岗相当于市场经理,变为了跑市场签单的业务员;B公司运营岗相当于砖头搬运工,你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里搬,拿着一份薪酬做着多岗的事;C公司运营岗相当于流量管理和商务混合部,一方面你需要为客户做流量管理,还有一方面做商务谈判签单……
从拉勾网各大企业招募运营岗的数据可以看出:
广州地区运营人才非常缺,平均每月有400多家互联网公司在招募各类运营人才,说明企业与运营岗人才匹配度不高,其他地区情况类似,根本原因就是公司缺乏完整的精细化管理系统!!
因此,企业不仅需要提供优质的薪酬、食宿等待遇,还应该去建一套精细化管理系统,吸引优秀的、合适的人才到公司里上班,让员工有安全感,有激情,有动力,有拼劲,有被需要的感觉!
再看下现在的巨头企业,企业创始人都有一项,无法替代,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技能,他会用系统去管理团队,并且有完善的精细化管理系统。
比如阿里巴巴的绩效管理,单一个技术岗位就有10个等级,每个等级对着相应的薪酬:
正因为阿里巴巴,有一套完善的精细化管理系统。员工都是按照游戏规则,按照优势的发挥,按照他喜欢做的,按照一定的规矩去工作,发展成了一个电商帝国,创造了一次又一次的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