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路上的“猪队友”

今天早上六点十分,一向很挂事的小张还没起床,走进他的卧室,看他睡得很香,虽然有些不忍心,还是叫了他:起床了,要上篮球课去了。

被强行叫醒后的小张不满地说:不是一、三、五的早上吗?

我告诉他是:一到五的早上。

结果,小张大叫着说:为什么是天天去呀?我困死了。

因为小张去年暑假学过一期,拍球技术已经过关,暑假班只有早上6:30到8:00的班适合他,想到他平时六点多都可以醒,就报了。

小张是个很挂事的孩子,如果第二天有事,自己都会醒。比方说,上次去夏令营,6:00集合,我说5:10分起床,5:30出发,到时候会叫醒他。可是小家伙不到5点就醒了。

这次可能是昨天累了,今天早上才没有醒。

小张的大叫,吵醒了老张,老张知道原因后说:不愿去就别去了。

气得我白了他两眼,好在小张是个很有原则的孩子,十分钟后,我们出发了。

这种拆台的事,老张经常做。

期末考试后的第二天,小张有书法课,我上班出门的时候,跟他说想着让爸爸送。可我下班一进家,就看到小张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小张看到我后赶紧解释:我爸爸说我刚考完,挺累的,让我在家歇一天。

小张周末有三节课,一节书法,一节画画,一节架子鼓,已经坚持了三年多了,除了正好有别的事情,小张从没因为“不愿意”而缺过课,倒是老张不止一次地对小张说:儿子,你累不?你要是觉得累就别去了。

气得我不止一次背着小张狠狠地拧他。

小张当初选课时,我跟他商量好的,学什么,你做主,妈妈都支持,但必须坚持学下去。

除了学线描,小张有畏难情绪,说过不想画,但过了那个阶段,每次都很痛快地去上课。

我对老张说:如果孩子不想学,我们逼他,是我们的不对,但孩子选择了,与他一起坚持,则是我们的责任。无论什么事,坚持才会有效果,有效果才会有成就感,有成就感才会坚持,久而久之,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

老张没说话,说明他认同了我的观点。但我知道,他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猪队友”。

记得小张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考了年级第二,一回家就对我说:妈妈,你怎么奖励我?

其实,对孩子的成绩,我满意,也很开心,但我还是很认真地跟他说:学习,是你自己的事,成绩好,是你努力的结果,是不能要奖励的。

结果老张知道后,马上就说:儿子说,想要什么奖励?爸爸给你买。

我心里那个气呀!

结果,小张很认真地说:不用了,学习是我自己的事,考好是应该的。

可是,老张还是自作主张地给小张买了一把很高级的枪。

那一刻,我真想揍他。

我对小张说:这把枪是送给你的新年礼物。

我不反对给孩子买东西,但我反对这种对学习成绩的物质奖励,我怕孩子因此在学习时有了功利的想法,我更愿意让孩子的生活多些仪式感。

小张刚上一年级时,放学回来会先打开电视,我说:上了一天学了,眼睛累了,你先去外面玩一会儿。

而老张通常会说:先看会儿电视玩会吧,上一天学了放松一下。

我说:放松有很多种方式,为什么要让孩子看电视呢?

好在,小张是个懂道理的孩子,主动关了电视,去楼下找小朋友玩了。

这种“拆台”的事,老张开始真是经常做。

我跟他沟通过多次,我说:咱俩观点必须一致,我才说了让他坚持,你就说不愿去就别去了;我才说了,学习是自己的事,考好了是不能要奖励的,你就说要奖励他。你自己考虑下,如果他想学就学,不想学就不学,且不说能学到什么程度,这样随心选择,真的好吗?我们俩不统一,就会影响孩子的判断。

他也觉得我说的有道理,也有所收敛,但还时不时地来“作妖”。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父亲对孩子的要求必须跟母亲对他的要求保持一致。只要孩子感到父母对“可以”“不可以”等概念有不同的看法,就会令孩子产生动摇。

当一方在教育的时候,若是另一方过多插手和干预,只会打乱计划,令原先的努力功亏一篑。

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坚持一个声音、一种态度,一个在统一正确的三观教育下长大的孩子,更容易抱着希望和积极的心态,接纳人生的一切可能,拥有更广阔的未来。

希望我那个“猪队友”能成为我的好帮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