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的欲望之和有余怨

图片截图自道德经原成笔记

以道治权,

以德治财,

以和治身,

天地无私。

【修订本】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右介,而不以责于人。

故有德司介,无德司肆。天道无亲,恒与善人。

【译文】

和解大怨,必然留有未消的怨忿,怎么可以当作正常的,所以顺从自然的人君站在卑微的右介位置,却不会指摘其它的人君忽视它。

因此得到收获的专注卑微的右介,没有收获的专注奢华的礼节。天的做事原则没有亲疏,始终佑助顺从自然的人君。

【释译】

和大怨:和解(双方形成的)大怨。

必有余怨:必然(会给双方)留有未消的怨忿。

安可以为善:(留有未消的怨忿)怎么可以当作正常的。

是以圣人右介:所以顺从自然的人君站在卑微的右介位置。

而不以责于人:却不会指摘其它的人君忽视它。

故有德司介:因此得到收获的专注卑微的右介。

无德司肆:没有收获的专注奢华的礼节。

天道无亲:天的做事原则没有亲疏(的分别)。

恒与善人:始终佑助顺从自然的人君。

图片截图自道德经原成笔记
图片截图自道德经原成笔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