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此次疫情,小辈用五运六气来试分析一下,有不对的地方,望指正(文中部分观点借鉴顾植山老先生)
03年非典的时候,爆发的SARS病毒,是在7月份的时候宣布非典疫情的结束。当时国际普遍的声音是SARS病毒怕热,所以当温度升高时,病毒就突然消失,疑似病例不再增加。但是当时国际还有一个声音非常强烈,就是在03年冬天天气再一次寒冷的时候,SARS病毒会再一次爆发。
《黄帝内经》中《素问遗篇,本病论》讲到“假令庚辰阳年太过,如己卯天数有余者,虽交得庚辰年也,阳明犹尚治天。。。。。。火胜热化,水复寒刑。此乙庚失守,其后三年化成金疫也,速治壬午,徐至癸未,金疫至也。”
书中讲到如果庚辰年,本就是阳年太过,加上上一年己卯年的气数太过,虽然已经过渡到庚辰年,但是阳明燥金仍然居于司天之位。火的胜气热化,嘉盛金之子水气来复,寒而制热,这样上庚与下乙失守而不能相会,三年就会化成金疫,迅速的话到壬午年,慢的话到癸未年,金疫就要发作。
非典的前三年,2000年是己卯年,2001年是庚辰年,2000年是阳明治天,全年表现为燥,全国各地20多个省有旱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干旱的一年。所以按照《黄帝内经》中讲述的演变趋势,在2003年癸未年的时候爆发了瘟疫——非典。
但是在2003年的三之气的时候是太阴湿土主令,下半年太阳寒水在泉,瘟疫的伏燥伏热都已经被运气的寒水和湿气化解,所以下半年7月份的时候,非典突然消失。
对于有些国际专家认为的03年冬天的时候,非典会反复,从运气来看也是不正确的。整个下半年的寒湿之气都不能使金疫的燥热反复,所以当时一些五运六气学家就呼吁,不要担心,非典在冬天是不会反复的,事实证明也是如此。
我们再来看今年的瘟疫,根据《黄帝内经》中“三年化疫”的理论,2017年的丁酉年出现了“地不奉天”,“柔干失刚”,这种情况跟2000年的“刚柔失守”非常相似,加上2019己亥年少阳在泉的左间是阳明燥金,所以各种因素叠加时,就造成了疫情的爆发。
虽然这次疫情爆发跟非典的运气比较相似,但是这次疫情并非03年的刚柔失守那样严重,所以这次疫情致死率是比较低的。
己亥年的土运加上庚子年的初之气是太阳寒水,所以这次的瘟疫是以寒湿之气为主,患者前期不会出现高热,温度不会超过38度。但是在后期一些重症患者时,邪气已经从寒化热,所以也是以高热多见。03年的非典是燥热之气为主,所以非典患者是以高热为主,温度一般都会超过38度。
从《伤寒论》六经辩证的角度来看,初期感染的患者大多数是属于少阴表证,寒邪直中少阴。当然,我们是讲的初期的普遍情况,很多患者的病情变化快,可能很快化热入里。所以,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辨证论治,不能一概而论。
我们再从运气角度分析一下疫情的持续时间,庚子年的岁运是太商,本身不利于伏燥的消散。但是庚子年初之气的客气是太阳寒水,稍稍有利于燥气的消散。综合来讲,这次疫情可能消退的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快,但是在春分之前,疫情被控制住是没问题,加之国家强有力的措施,有望在二月底被控制住。
有很多网友疑问,既然疫情都是可以通过五运六气推算出来的,为什么不提前告知大家。《黄帝内经》中记载的这种三年化疫的情况,并不是每一个庚辰年都会发生,而是必须达到一个恰好的运气,恰逢己卯年的气数太过,过到能够产生金疫的程度才能发生疫情。不然,六十一甲子,岂不是每逢60年,都会发生非典那样的瘟疫吗?显然是不可能的。这种大疫的发生,一定是多个因素叠加的结果。很多的情况的预测都是要看当年运气的一个真正趋势来预测。
本文是作者的用五运六气对疫情一点点见解,如有错误的地方,还望广大网友指正,可以私信作者,或者关注作者的公众号“青医姑娘”,很荣幸能够跟大家交流,一起学习。
最后,在这里向广大的医务工作者致敬,祝愿疫情早早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