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几样东西,大家琢磨一下。
交响乐、印象派、雕塑、水墨画、青花瓷、诗词、篆刻……从这些事物在我们脑海里的认知程度以及在我们生活中的不可或缺程度,就可以判断我们所处的人生阶段,而非我们的艺术鉴赏水平。
表达生命之美,需要介质;感受生命之美,需要阅历。艺术作为最高效的介质,被敏感的人用作与世界联系的工具,开始是驭术,最后都是达心!
心,念也;念,耳目之及,心为之动也!
不知读着这篇文字的你,是什么时候第一次对一个艺术作品感到心动,不妨停在这里回忆一下。
我清楚地记得,自己第一次心动,是在米开朗基罗的《圣母哀子像》面前。那年二十来岁,出差到欧洲,顺便游历一下,意大利应该是必选,梵蒂冈大教堂则是必看。当我停在这座光润动人的大理石雕像前,居然萌生了如果我的儿子被残害如此,我会有什么反应?事实上,我还没有儿子,当解说员仔细讲解这著名作品的来历,我却沉浸在玛利亚抱着耶稣的动作里,感受着她胸膛的呼吸起伏,甚至听到她长长的气息,我在头脑里,已经用自己的手,抚摸过耶稣被长钉刺穿的双手和双脚,已经用自己的嘴,吻过他的额头……至于天才雕塑师的故事,已经不那么重要。我第一次相信,我们在不同的时空里,心脏却同频而跳。
那以后,突然会欣赏美术作品了,优劣真假,一眼看穿。原来马未都先生所言,真实属实!
那种感觉日渐深刻,滋养出我欣赏一切艺术作品的能力。看得多了,听得多了,也总结出一些体会。所谓欣赏艺术之美的能力,原来早就在我们血液的深处,从远古相传,从未间断。只需一滴正确的催化剂,便将它显现,顷刻间打通七窍,连通心脑。好似一觉醒来,突然看懂了时世间的美好!
在这之前,你所认为受困于语言,受困于时代,受困于环境,都是蒙眼的障碍。但在这之后,你将腾空一般立于障碍之上,像突然撕去了眼前的黑布。
光亮刺得我们不敢睁眼。所以我慢慢眯着眼,适应这美的光芒。
一点点,一天天,走进大美的生命。终于有一天,融入其中,自己也发出光来,用我不一样的生命,开始创造……这样的体会,棒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