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戚的孩子结婚,我去凑热闹沾点儿喜气。每个位置的桌上都摆着小小的一盒喜糖,如今的喜糖做的真漂亮、真精致啊。应该是定制款,新郎新娘名字的卡片贴在上面,盒里的糖款式也挺多,我选了一颗特浓巧克力奶糖,浓郁的奶香外壳,内含爆浆巧克力,味道真的很赞,但是也没有再吃第二颗的欲望,好象整桌人除了我,也没什么人吃糖。
喜糖的前世由简单的彩色玻璃纸包,变成今生由各种精致小巧的盒装彩糖,已形成了郑重其事的喜糖文化产业链,但无论怎么更新换代,貌似现在很少有人吃糖了?
也许小孩子除外,记得儿子在小豆丁的时候好象喜欢过一阵子糖,长大一点,就不吃了。现在对任何糖根本连动都不动了,参加过几次婚宴,拿了几次喜糖回来,也是精美的小盒子装,直到糖全部融化了,也没见他打开过盒子。偶尔会吃两颗费列罗,也只喜欢白色的和褐色纸包的球了,可能比较少买,物以稀为贵?金色纸包的球已经完全拒吃,这是日子过得太好了吗?
想起小时候,不要说喜糖这么好的东西,1毛钱一包的裸装硬糖也喜欢的不行,偶尔父母给钱买一包,能很珍惜地慢慢吃很久。过年或者偶尔有父母的同事出差,会送几颗上海大白兔奶糖或者话梅糖,哇,那感觉简直是人间至美,根本舍不得吃,直藏到融化。
昨天去买面包,在口碑app上付款之后弹出个抽奖,美滋滋地去点一下,店员很不屑的说,都只能抽到1毛钱,有什么用啊?是啊,如今看到地上有1毛钱硬币,都懒得弯腰去捡。
喜桌上满桌子的硬菜,鲍鱼、海参、鱼虾蟹、烧鹅应有尽有,然而下得最快的是青菜,小时候做梦也想不到的好东西摆在眼前,大家也下筷子,但是缺少了那份惊喜和如饥似渴,是口味变了,还是物质生活太丰富了?
记得小时候,如果谁家如果结婚有喜宴,不是去饭店吃,都是自家请会做菜的亲朋好友来做,然后到左邻右舍每家分工做几个菜,喜宴桌上就不说了,最是喜欢结束之后的所有剩菜的烩菜折罗,周围邻居都会每家送一盆,吃的时候煮滚一下,汤浓味香,全家人下筷子去打捞,捞到一块鸡肉、一块鱼肉、或者一个丸子便很得意,那时觉得烩菜简直是无法形容的人间美味!
前一阵子想起来折罗馋了,炒了几个新菜,烩到一起,结果完全不是那个味道,根本找不到感觉。后来看到美食大咖文怡的微博,原来不是我一个人在怀旧,她的一些狐朋狗友也好这口,现在人都不吃剩菜了,也只是炒新菜来做,貌似她们吃的很满足。
但是我不知道他们有没有吃过喜宴剩的菜,鸡鸭鱼肉各种菜烩到一起的折罗,跟如今新炒的菜烩到一起完全没有可比性啊,永远不会再有记忆中的味道了!
必须承认我们现在日子过得太好,物质生活跟从前比,已经丰富到了极致,仅就这一点来说,我们确实应该感谢国家的改革开放。
小时候,经常听我妈感叹:你们现在的日子过得多好,我们小时候都吃不上喝不上的……而如今我跟儿子以同样的论调在感叹:你现在过的日子是妈妈小时候做梦也梦不到的……
那时真的是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但是,孩子是不能理解的,现在儿子跟我小时候在我妈面前表现的一样,一脸懵圈。
“画面定格在昨天,泛黄的回忆被搁浅,我们再也回不到从前”。人其实挺矛盾的,过去的经历哪怕是苦难,回忆起来也是美好。
一辈子说易也难,我们兜兜转转,既走不出明天,也停不到昨天,不如珍惜当下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