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无价,看了囧妈,我信了 评囧系(上)

场外的免费,丢锅话题还在发酵,但我还是迫不及待地看完了囧系列的第四部作品——囧妈

此刻,我不想去讨论场外一个人的商业素养,人品如何,我也不想这种场外因素去影响影评,我只想实打实地去聊一下,电影如何。

先声明,我不是某个人的电影黑子,也不是某系列粉丝,更不是专业的影评人,就像是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只是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而已,

以下皆涉及些许剧透,请有需求人群回避

真挚的肢体语言表达,令人捧腹的小人物表演,各种我说不出的先抑后扬,此起彼伏的喜剧冲突交错,哦,最后没忘了,升华的亲情的情感基调,要亲情(爱情)不要江山,政治正确。囧系列该有的,这部电影,也没有缺席。但,话锋一转,你认为我对这部电影有怎么样的看法,我觉得,如果说以前电影市场太过浮躁,烂片居多,让人从心里拔高了对电影市场好片的认可程度,那么排除这类错觉,我认为,百分制,大多数人会打到80-90分,而我,应该是会把评价压到最低,突破8下限,来到7这个区间,

减分的理由:太过政治正确没有余地,海报的喜庆与电影的氛围并没有达到一致(女主部分),故事太长,小插曲大多都是旅游宣传,和电影表达没多大关系,这个倒是符合电影主题名称——囧妈,而非俄囧(笑),这种话题,作为贺岁片有待商榷,至少一个团圆的日子,看完囧妈,我不太乐得起来,当然这段纯粹是个人理解,因为大家认为贺岁片不一定是戏剧,温馨的亲情作为主菜也是可以的,仁者见仁。

79分,也许吧,横向对比,我认为是2020年贺岁片执牛耳的最有利竞争者。

关于减分,我其中一个理由,在某逼乎上,已经帮我总结了,原文是这样的:

王晶在吐槽大会里面吐槽徐峥的话,我不知道有几个人细想过,说他角色单一,是的,这就他的演戏最大的弱点,演焦虑的中年男人甚至成为了他的招牌,那种歇斯底里成就了他,也禁锢了他,徐峥的角色,你把焦虑的中年人的标签往他那一套,根本就是一套一个准。拍药神这部电影,导演和药神本人只见过一次面,我在药神这部电影里看到的更多的是用戏剧演绎来剥削病人。

对,上述这些话,总结起来,有两个结论:一个是演员的表演能力单一,但炉火纯青;一个是,用戏剧的夸张去表现人物的定位与情感

这很鸡贼,因为(演绎)艺术来源于生活,也抽象出生活,情感到位,其实你也分不出艺术和生活到底有什么区别,这就叫夸张的表演引起共鸣

说回囧妈这部电影。这部电影讲了一件什么事呢?一个事业有成的男人,围绕着跟老婆闹离婚,跟老妈闹隔阂,在火车上这6天内,一系列的人物情感冲突,最后,大家也都谈开了:婚离了,儿子觉悟了,当回妈宝男了。

在我看来,这部电影有如下几个槽点:

1.我不想你以爱的名义操控我

这句话可以放在亲情表达自由,或爱情表达不满上。而这句话完全精辟地总结了这部电影的主旨

徐峥包括徐妈,想让袁泉做他们心目中的儿媳妇,但生理上作为一个外人,一旦超过一定限度,必然会引起本人强烈反感,轻者婆媳关系破裂,重者,就如电影结尾描述,老俩口,离就离

徐妈有了小徐峥,为了亲情,牺牲了爱情,一直与她不再相爱的徐父过日子。这也算是一个明暗对比,意味着当下的婚姻,更注重双方的感受,伦理枷锁一步步被打破。

两个对比,你根本选不出最好最坏,这也是电影鸡贼的地方,因为真到了那种山穷水尽的地步,你做什么选择,都有遗憾。只能说,珍惜眼前人,在一切还未算晚的时候。

徐峥从小一直都是妈宝男,巨婴,直到在影片结尾前30分钟,他都会因为徐母妥协。

2.我知道你以爱的名义操控我,但请尊重我的选择

这应该是电影在我看来唯一能处理好亲情,爱情矛盾的理性做法了。父母管子女天经地义,但什么是个度,我们都说不清楚,唯有持续沟通是一切的基础,没人能让对方瞬间做出让步。这也是后30分钟要交待的事

3.如果你知道在父母眼中亲情无价,那么你会惊讶,他们会为了这份无价牺牲一切理智

“到底还是没能坐到底啊”,我回过头来,细细品列车员那句话,才发现,这并不是对徐峥说的,是对徐妈说的。如果说莫斯科的终点站象征着徐妈对爱情对自由的向往,那么她依然决然地提早下车(连行李也没拿,一个大包小包里里外外都准备齐全的老太太,怎么可能这么马虎,肯定是赌气了),就已经暗示了,亲情可以让她放弃对一切的追求。

4.作为孩子,你有没有考虑过要为这份无价亲情交天价学费

我想是没有的,我们常把爱是无私的,单一不求回报的挂在嘴边,但当心中产生一份愧疚,要开始如歌中所唱给予回报的时候,你有考虑过,这是一份怎样累加利息到天价的学费?

轻则摘星星月亮,重则一辈子妈宝男

我并不是取笑当妈宝男的都是软骨头。我只想说,如果可以,我们能不能从一开始就学会理性对待亲情,爱情,所有我们身边重要的人,把事摊开,以尊重个人,尊重双方为基础,去做好每一次以情为名义做的选择

选择,自有利弊,但家庭,家人必然是需要对一个选择做到一致认可的。这需要时间去磨合,更需要双方,家庭中每个人去认识,接受,改变

这也是我为什么赞同那个逼乎答案,徐峥的电影,如果你把他所谓的小人物的滑稽去掉以后,参杂了中年人面对人生决绝时焦虑的情感,没有妥协,没有退让,没有因果,这只会让人从一个极端陷入另一个极端。

这里,说个题外话:说如果婆媳跳河,没有任何滑头可以耍,那么儿子先救谁?

先救妈,是囧妈这个主题给了我最好的印证。如果非要用利益纠葛去分析这个送命题如此选择的原因,我想,因为妈妈的爱是过去完成时,而妻子的爱是正在进行时,所以才会让做儿子做丈夫的选择如此决绝吧。

亲情,建立在无价付出上,那么亲情也无价,我信了

关于电影"囧妈"情感表达的评价,到此结束,我会在下篇以非专业角度去分析囧系的故事套路,

敬请期待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