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年纪干什么事儿,这句话应该是我们大部分人收到过的人生忠告。基本上我也赞同这样的说法。
首先,我们人一生的时间是有限的,这样的安排至少给了我们一个人生如何度过的大纲,让我们在每个年龄阶段都可以有参照物遵循,不会迷失方向。二十岁上下的年龄段正是接受大学教育的时候,这个阶段的学习系统且有针对性。错过了这一时期,我们当然还可以再学习,但是大脑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力也在下降,得到的可能是事倍功半的效果。除非你是不婚主义,不然三十多岁对很多人来说就是成家立业的时机。有过几年的工作经历、处事经验、人际关系,也相对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所在,精力也是相对充沛的时候,择偶成家顺理成章。很多人被剩下是因为自己想做剩男剩女吗?恐怕不是,正如在一片稻田里捡稻穗一样,一直以为最好的在后头,不知不觉中走到四十多岁孤单一人。
难道不允许单身吗?当然不是。只是说在最大概率脱单成功的年纪你没有脱单,那么接下来要再寻找到合适伴侣的概率就会下降很多。我们可以遵循自己喜欢的节奏生活,但也要承认每个年龄的节点也是确实存在的。
什么年纪干什么事,其实也是一个自然规律。三四十岁生孩子的时候,生理状态、精神能量都是充足的,很少有人等到五六十岁再选择成为爸爸妈妈,这是一种无奈也是事实。人生应该顺势而为,而不是逆势扭转。话说回来,做丁克不可以吗?当然可以。这句话只是说,你选定了什么样的人生,在人生的大河里总有一些大事件的时间节点是基本固定的,在那个时间段完成对自己也是最有利的,那么你既想达成就要把握好时间,错过了大部分时候就是错过了。
人生当然都有例外,有人80岁依然考了大学,有人60岁靠冷冻卵子生了宝宝,有人70岁创业成功…所有这些都给了我们范本和勇气,我们也可以选择如他们一样。只不过这样的人是少数,成功的更是少数。
除却人生大事外,像运动,阅读,烹饪,画画,潜水,跳伞,学英语,拍vlog …诸如此类事情,我觉得真没有什么年纪干什么事的说法。有些兴趣,有些突发奇想,是在人生的任何阶段可能蹦出来的,然后激励着你去做。那就去做吧。
说到底,你可以按自己的意愿过一生,没有应该没有必须,只不过选择之前你就要想好后果。你是被迫成为少数人,还是自己选择成为少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