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儿子练习写字的第四天了,说一说这几天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首先,每天儿子放学在奶奶家吃完饭回来,我的第一要求是去练习十五分钟的写字。儿子的反应是什么呢?多半是不想去,或者“我玩一会再写吧,我还没玩玩具呢!”,而我总是会告诉儿子,“你写完字就可以玩更久或者可以带你下楼玩”。
这就好比,那个棉花糖的测验。我希望儿子能做那个“等待一会可以得到两份棉花糖”的孩子,这和我以前听书听到的“延迟满足感”很像。现在我才懂得,这样的训练能让儿子的心智更好的成长。
再来说说,儿子每天从幼儿园放学回来,在他自己玩耍的时候,(高兴的时候儿子比较放松)我都会问问儿子今天在幼儿园里玩的开心吗?都玩了什么游戏?学了哪个数字的分和,老师对你的评价怎样?为什么会是这样的评价?
首先,问他开不开心,除了了解一下儿子的情绪以外,还希望儿子能够对自己一天的情绪有个简单的回顾和梳理,好的情绪和妈妈分享,妈妈和他一起开心;不好的情绪和妈妈倾诉,妈妈帮他梳理掉不好的东西,经过梳理,儿子的情绪一般都会变得很平和,安心地玩他的玩具。
其次,问儿子老师对他的评价,其实也就是我们读的书中所说的“反馈”的一种。
在反馈中,我就会知道儿子今天哪个字或者哪首歌没有学会,或者因为那首歌有点长,只学了一次,儿子还不熟练,那我就会让儿子凭着记忆再唱一次,能想起多少就唱多少,有时候,想不起来的,仔细回忆下也能顺下来了,儿子就记忆的更深刻了。
最后,说一说“过度保护”的事情。
在游乐场滑滑梯这样不值一提的小事上也要称赞“太棒了”。我也是这样的父母之一,直到现在两个小女儿,我也是这样做的,现在才意识到,这是一种过度保护。原本我以为,让孩子自由地去探索,她敢于滑下来就表扬一下(女儿一岁半),不敢滑也不再强求她,可以等过几天再长大些,再鼓励她试一试。
现在想想,我可以表扬,但不能过度,我可以表扬她很勇敢,但不能只说“你很棒”。
当孩子遭遇失败和挫折的时候,父母的真实反应更加重要,更加能够发挥作用。这点,我深信不疑,我一直提倡从小就要对孩子多鼓励、少批评,我的父亲在我小的时候就是这样做的,所以,我长大了,自我感觉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更多的我会选择迎难而上而不是暴躁放弃!
现在,我身为父母,父亲的这种教育方式,在今天阅读的书中得到了印证!我庆幸我有这样一位好父亲,同时,我也要更加努力的学习去做一个更好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