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的《枫桥夜泊》非常有名,不但在咱们国家有名,还在日本被奉为神作。日本人可能不知道李白杜甫写了哪些作品,但是这首诗是一定知道的,就像咱们的《咏鹅》一样,童蒙初开的日本小孩就要学习这首诗。
这和诗僧寒山拾得有关,也就是后世所封和合二仙,这里面有些曲折的渊源。
拾得和尚和寒山和尚是好朋友,在国清寺期间,两人一起讲经论佛,吟诗作偈,不拘形骸,算得上贫贱至交。寒山病死枫桥镇后,拾得去了日本,全力传法,成为一代佛学大师。寒山的诗借助拾得的推动在日本流行起来,他们那种简单直白,却有佛理深意的诗广受日本人喜爱,寒山的名声逐渐超过拾得,两人的诗合称为“寒山诗”,成为日本文化史上的一座高峰,对日本后世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
其实在我们中国人看来,寒山诗着实浅显,可是日本人当时的文化水平确实不高啊。而《枫桥夜泊》因为日本人对寒山寺的朝拜而流传到海外,同时让他们见识到寒山诗之上的作品,一时惊为天作,成为他们的必读作品。
《枫桥夜泊》的孤寂,萧条之美非常契合日本人“菊花与刀”的性格,他们面对死亡,荒凉,寂寞的那种热爱,能在这首平静、孤独的诗中得到纾解。这种民族根性,寒山的间接推动,文化皈依感的崇古这许多因素集合起来,形成了日本人对这首诗的热爱。
而实际上,这首诗即便在英雄辈出的盛唐,也算得上一首上乘之作。
回到标题:张继的《枫桥夜泊》是如何让诗词极具画面感的?
这个问题问得很直接,那咱们回答也不要拐弯抹角。
这首诗为什么极具画面感?因为写得好啊。
为什么说他写得好,因为他在合平仄的规则之上写出了意境。
而什么是诗词的意境?意境就是指诗词的意象表达出来的境界。
所以,归根结底,这首诗好就好在意象的堆积盘活了整首诗的意境。意象不但选用合理,相互之间的构建也巧妙地凸显了诗人心中的境界。我们看他选取了哪些意象。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是一首仄起平收押平水韵“一先”部的七绝。格律就不分析了,没有出律。而七绝的文法我们也讲过,首句、承句一般写景交代环境状况事由,第三句转换,第四句继续发散。
所以,意象堆砌的重任肯定就是在前两句。而这首诗的精华也确实就在这。诗人在这两句选取了“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不眠人”这六个意象进行了密集堆砌,但是并没有让我们有意象过多的臃肿感,反而在清冷的景色下带出整首诗的诗眼(愁)来。
为什么张继堆砌意象就好,我们今天很多诗人堆砌意象就惨不忍睹?
这就是高低手的区别,我们拿一大把颜料只会瞎鼓捣,高手拿一大把颜料就能泼墨出一条龙来。我们仔细观察张继选用的这些意象,虽然都是独立意象,却内含逻辑。
这一点非常重要。逻辑是解决无用词汇堆砌的根本办法。
“月落”是时间,月亮落下去,同时描写了月色。“乌啼”是时间引起的,凌晨鸟儿起来了,同时描写了声音。这两个意象的选择,一明一暗,一动一静,却又有先后因果,是自然发生的,就好像我们目之所及,耳之所闻,没有半点拼凑感。“霜满天”,霜能不能满天?当然不能,所以这里实际上用“霜”代指寒凉,不但带入了霜的白茫茫形色,同时让人感觉整个氛围都清冷了下来。
意象多而不乱,有条不紊,这就是高手的手段。
“江枫”、“渔火”这两个意象好像并没有关系,但是同样是有颜色的,有光亮的。经霜后鲜红似火的枫叶与渔船上星星点点的灯火,在霜天夜晚呈现出一种朦胧美,这幅秋景真是赏心悦目,美得让人心醉。画面感就是依靠这些意象的颜色、光亮而活灵活现。但是这里的“对愁眠”又将“江枫”和“渔火”拟人化,这两种景致虽美,却因为忧愁而相对无眠。
这两句依靠密集的、鲜活的意象填满了读者的想象,脑海中自然就形成了一副秋江月夜图。不但画面感超强,而且一个“愁”字寓情于景,景中生情,实在是高妙之笔。
相比前两句,后两句就非常疏朗,只写了一件事:卧闻山寺夜钟。
诗人在枫桥夜泊中所得到的最鲜明深刻、最具诗意美的感觉印象,就是这寒山寺的夜半钟声。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从各方面描绘出秋夜孤客的情境,静夜钟声,却在这个时候响起,简直就是直击大脑,让人伤从中来。“夜半钟声”衬托出了夜的静谧,好像“空山鸟语”一样,因为有声而让安静更加安静,让诗人的悲愁感受愈加深重,难以言传,只可意会,意境就自然发散诗外,引人遐想了。
至于后世有些人考证出“月落桥”、“乌啼庄”、“江枫桥”和“寒山寺”对应,这就是吃饱了撑着,虽然不能说没有意义,但是完全颠覆了千年来这首诗带给我们唯美的意境。
反正我是不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