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暴力”和武力无关,
它的名字,叫做“语言暴力”。
粗暴打断、拒不回应、嘲讽说教……这一一幕幕有没有很熟悉?
外到领导同事,内到亲朋好友,
不管有意还是无意的冒犯让原本应该亲密的关系变得伤痕累累。
或许,美国马歇尔·卢森堡博士的这本《非暴力沟通》,非常适合现在正焦头烂额的你。
豆瓣2万多读者,评分竟高达8.4分。
《非暴力沟通》是一本被广泛应用于职场受训、亲子沟通、亲密关系、甚至战争谈判之间的书籍,
自2009年问世后十年以来,备受各国企业甚至政府推崇,
原因一在于作者本身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心理学博士,
原因二在于作者通过大量实践案例中对其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证实,
原因三在于简单易行,适用面广泛。
首先,卢森堡博士指出“非暴力沟通”是一种沟通方式,也被称为“爱的语言”。它是一种帮助我们在爱和相互诚实基础上建立联系的工具。
如书中所指,“非暴力沟通”一般包含了四个步骤:
首先,是“观察”:即明确、清晰地表达观察的结果,而不是带有主观色彩的去评论所看所听。比如,“在过去十分钟,他都没有理我”和“他是一个冷漠的家伙”,
前者是观察,描述一个事实,后者则是带有主观色彩的评价。
其次,是“感受”:即清晰的表达感受,建立感受的词汇库。
并不是一句话以“我觉得”、“我以为”就是叫做感受,而是“我感到”。
比如,我感到很愤怒,我感到很开心。
在这一章节中,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在于,
我们往往以为自己可以充分、详实描述出自己的感受,但是如果让你描述愤怒的感受的时候,你能说出多少类似的词汇呢?
不如翻翻卢森堡博士在本书中的列表,会让你收获颇丰。
再次,是“需要”:即感受的来源。一般我们可以表达为“我感到……,因为我想要……”。这一章节对于含蓄而传统的中国人来说尤为重要,卢森堡博士运用部分心理学知识说明,合理表达自己的需求是回归自身、关注自我、爱护自己的外在表现。
最后,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即“请求”。提出具体的请求,而不是命令。
请求必须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
倡导出需要做的是什么,而不是不要做什么;
取得对方反馈,确保两者理解一致等。
如果在请求没有得到满足时,就进行批评和职责,要不就是想利用对方的内疚来达到目的,要不就是在发泄自己的情绪,
而这些,都是我们常见的一些“暴力沟通方式”。
静下心来,想想自己有没有急于提建议、安慰或表达态度、感受的时刻,而忘了倾听;
有没有在乎他人感受超过关注自己的时刻;
有没有自己已经怒发冲冠,对方却拂袖而去的时刻。
或许,你可以拾起这本并不厚的书,
运用卢森堡博士在这本书中的经典训练案例,
学会一门这十年来无数人已经实践、并即将在你身上发生的充满奇迹的“爱的语言”。
把这些技巧,运用在你的领导、你的爱人、你的孩子身上,
慢慢的,你会发现你的沟通,才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