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完整,不枝不蔓,就是文中所写事情要有头有尾,有始有终,不是片断剪影式的,写作重点要以事为主,散文的神也体现在这完整的事情上,“神聚”取决于记事完整和紧凑的程度。这是从写事角度上提出来的,在具体实施时,要多从完整的角度上来考虑细节。这是叙事散文常用的一种神聚方法,就记事的频率来看,不外乎两种情况:
一、通过一件完整事情的记叙,来达到神聚的目的。就是全篇文章只写一件事情,它的来龙去脉,自然地向前推进,使读者很容易理解,并能很快抓住散文的神。这种方法,要在记事的过程和情节的连贯中来体现神聚的价值和意义。例如,阿累的《一面》主要记叙了“我”与鲁迅在内山书店一次难忘的会面经过,以记事为主,由“我”进店开端,至“我”出店结束,有头有尾,有始有终,中间部分的发展和高潮也是非常明显的。通过这件事情的记叙,表现了鲁迅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这就是这篇散文的“神”,它就是体现在这件事情上,记事完整真切具体,神聚也就体现得很突出很充分。
二、通过几件完整事情的记叙,来实现散文神聚的效果。这种情况,相对于前面的那种方法来说难度要大一些,篇幅要长一些。不过记叙完整的神聚方法应该是一致的,但又不是几件事的简单相加,难就难在这几件事要连贯,要貌离神合。例如,朱自清的叙事散文《背影》,就是这样成文的。严格来说,这篇文章共写了三件事情,一是徐州见父,二是回家奔丧,三是车站送别。这三件事情相对独立,每件事情记叙都比较完整,比较集中,都有比较清晰的脉络,但三件事情又有一定的联系,有先后顺承关系,都是“我”与父亲共同完成的。在剪裁上,前两件事情写得较为简略,后一件事情写得十分详尽,因为它最能体现出父子相念相爱的本质。通过这几件事情的叙述,集中表现了父亲爱念儿子、儿子感念父亲的一片深挚之情,这正是本文的“神”,它十分凝炼地体现在所叙的几件事情上。
通过记事完整来使散文“神聚”,是值得借鉴、运用便利的一种好方法,实施时要注意一点,就是所叙的事情一定要完整,克服点到为止的弊端,力避跳跃性的记事,情节要到位,细节要具体,这样的事情才能够显示出散文的“神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