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经不得闲境
罗曼·罗兰曾说:
“生活中最沉重的负担不是工作,而是无聊。”
走过半生,历经大起大落后发觉,的确如此。
闲下来,会让一个人丧失斗志,闲的太久,生活也会失去意义。
听过曾国藩的一个故事:
曾国藩在翰林院的时光,过得较为清闲,刚开始时他也和其他人一样,闲下来就去吃吃喝喝,无所事事。
直到有一天,他突然发现:有大志者不该如此。
后来,他开始充分利用闲暇时间补充缺乏的知识,多读书摸索做文章的诀窍。
每天坚持写日记,对自己每日的言行进行检查、反思,还制定下“日课十二条”的计划,用以提升自己。
到了中年他也没有闲下来,40岁时组建湘军,50多岁主办洋务,在修身中促进事业。
老话说得好:人到中年不能闲。
人生在世,谁也逃不过中年危机的考验,只有忙起来,危机才能早日度过。
一直闲着,只会加快危机的到来,更会加重中年危机在生活中的烙印。
身处闲境,烦心事越来越多,争吵声越来越多,身体也会越来越差。
太安逸的日子,丢掉的不止精气神,还有对于生活的热爱。
知乎上有人提问:中年人最大的悲哀是什么?
有个回答很扎心:日子过得太闲,还没钱。
年龄越大,越应该珍惜生命里的养分,不要因为一时的快乐浪费掉心中已经开好的花朵,也不要让那朵花凋谢的太快。
网上有段流传甚广的句子:
你用你的闲暇来打麻将,你就成了个赌徒;
你用你的闲暇来做社会服务,你也许成个社会改革者;
你用你的闲暇去研究历史,你也许成个史学家。
中年以后,你的生活如何,取决于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