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韵》


      作者 :李丙阳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突然对竹子产生了兴趣。

  谷雨icon刚过,我便从学院的会计家移来一棵竹子icon,种植在了正房的窗台下,每日里浇水施肥,悉心呵护,期待着它的成长。

  立夏的时候吧,老干的周围,发出了几棵尖尖的嫩芽,油绿油绿的,煞是好看。且不到十几天的光景,这几棵娕芽,依然穿出有一人多高。

  其实竹子的生长是有规律的,在尚未出土的时候,其在地下已先有了节。这时,人们可以把它挖出来,然后用盐培干,作为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玉兰片icon”。

  当竹子出土后,往往长的飞快,甚至一夜之间,就能长到十几甚至几十厘米,这时,它的名字就变成竹笋了。

  又过了一些时日,竹笋逐渐的长大起来,像一根根竖起的标枪,直插天际。这时,人们又把它的名字更改为竹篁了。

  有关竹子在成长过程的这些名字,兴许竹子的本身并不知道,至于人们为何要给予这样的称谓,我也说不清。

  竹子有高雅、纯洁、虚心的寓意;虚心有节是一种精神文化的象征,遍访古今庭院,几乎无园不竹。居有竹,则幽篁拂窗,清气满院;竹影婆娑,姿态入画,碧叶经冬不调,雪压不折,清秀而又潇洒。

  宋朝一代文豪苏东坡icon曾有这样的表述:“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意思则引申为:自己和世俗那些追逐名利之人之区别,自己只追求自己心中的目标和理想,明心如月,淡泊似水。

  竹无杂念,甘于寂寞,它不求闻达于莽林,不慕奔放于山岭,不绽花仍不失清雅,不结果亦格显高贵。

  竹轻盈细巧、四季常青,尽管有百般柔情,但从不哗众取宠,更不盛气凌人,尽管长年累月守着无边的寂寞与凄凉,一年四季经受着风霜雨雪的抽打与折磨,但它始终专心致志、无怨无悔、清淡高雅、一尘不染。

  注重气节是我华夏民族的传统。“气”乃浩然正气,是一种精神;“节”是一种人格;气节指人有高尚的精神情操,不取媚于权贵,处危难仍刚正不阿。“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

  我想,这也许正是以竹喻人之至理所在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竹韵》 作者 :李丙阳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突然对竹子产生了兴趣。 谷雨刚过...
    李丙阳阅读 3,966评论 7 26
  • 《竹韵》 作者 :李丙阳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
    李丙阳阅读 7,307评论 10 26
  • 《竹韵》 --李丙阳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突然对竹子产生了兴趣。 谷雨刚过,我...
    李丙阳阅读 2,271评论 0 4
  • 望江公园品竹韵 2015.11.8 小时候从读书开始,就喜爱竹子,渐渐能够从竹子的品格里解读出一些我能够...
    深深的海洋阅读 4,949评论 0 0
  • 心随山竹静 绿潜醉意浓 情漫葱葱处 心归朦胧中 闲坐,听风 赏竹,抚琴 喝茶,读书 人生莫过于此 古人爱竹,颂竹为...
    拾光宇宙阅读 1,60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