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的时候,有没有遇到这样的事情,每次来到办公室都会看到那个总是被骂的学生,而这个学生因为一次又一次被骂,变得更加叛逆,更加变本加厉,本来曾经不错的成绩也因为叛逆逃学,最终走上了不归路。其实这种由于孩子经常犯一个错误而被反复的批评,并不能让他更好的改正,反而形成一种模式,他会因为反复被批评教育产生一种心理上的逆反。其实这种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超限效应。
美国幽默作家马克·吐温曾经遇到这样一个故事:他偶然的一次机会听牧师演讲,讲到一部分的时候,他感觉牧师讲的非常精彩,决定起身捐钱。可是过了十分钟,发现牧师并没有任何行动,还在慷慨激昂地演讲,他有些不耐烦,打算只捐一些零钱。有苦等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这时候的他心情已经糟糕透了,他决定不再捐钱,最后当时牧师真正起身准备筹集善款的时候,愤怒的马克·图文分文没捐反而从募款相中偷走了两美元。
事实上,如果牧师能够在限定的时间内注意止损,我想现场应该会有很多人准备起身募捐,而相反,牧师太过拖沓的演讲反而最终导致募捐者少之又少。其实现在很多销售人员在工作中也是这样,我们对于某件产品产生兴趣后,自然而然的会对该产品进行咨询询问,而相反这个时候不少销售人员会站在你的面前一遍又一遍不压其烦的讲解产品最终导致用户对产品彻底失去信息。
其实人的耐性和做事的冲动是有限的,一旦刺激过多、过强,刺激额时间过长,就会导致事与愿违的逆反心理。因此,拿捏时间把握分寸便成为了每个人的必修课提,所谓优秀的人和普通的人差别也是在这里。其实超限效应不仅影响孩子的教育更多的影响的是工作生活。
说话有精髓 避免超限效应
繁忙的工作中,经常会遇到领导开会,而会议的时间就成为了重点,有些会议时间简直犹如噩梦一样,甚至像一部片时很长的恐怖片。这样往往在开会的过程中,团队没有办法集中火力主攻问题,更多的是晕头转向不知方向。最终讨论的结果只能是因为会议时间过长,而导致大伙都失去耐心,无疾而终。
另外在会议或者是过于冗长的演讲中,我们可以将精华一股脑道出,这样就是我们常说的说话要说的点子上,这样别人在听取你的论点时,会进行筛选分类,如果你的话题中没有任何影响,对方也认为毫无用处,这样就等于白说。比如销售人员在向客户展现产品的时候要抓住客户心理,比如他的喜好,用途还有侯后期的整个服务流程,这样用户在选择的时候更多的了解的是产品的特性,这样更有助于方便选择。
做事刚柔并进 才是人生王道
在工作生活中,我们都应该注意不要刻意去用自己的长处与别人的短处相比较,这样会给对方造成压力或者是有些惭愧,他会默默认为不如你,或者是对自己失去信心,也不要因为一个错误反复拿来一直说,这样会事极必反,时间久了对方会因为不耐烦最终丧失做事情的信心。
另外不论是生活、工作、学习我们更多的是需要个人空间,有空间才能够成长,时间久了我们才能后才能成长的更好,很多时候我们因为繁忙的工作经常被压得喘不过气,时间久了,你丧失了成长能力又怎么可能更优秀。
过分的刺激,过强的压力还有冗长的时间,这样都会引起极为不耐烦或者是逆反的心理问题,如果我们做事情和那位牧师一样相信一定会有很多人最终以失望告终。
分寸拿捏是我们从普通走向优秀的必修课程,或许你还在其中取舍,但久而久之会发现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就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