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LP

关于身心

1.身心是相互影响的。改变其中一个,另一个也改变了。

2.我们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是我们认识自己与世界的途径。我们通过看、听、接触、闻、尝来了解世界。

我们通过图像、声音、感受来保存我们的记忆。

只要改变了我们输入、处理、保存经验的方式,就可以改变我们的观念与感受,进而改变我们的行为、习惯、性格乃至命运。所以,我们的感官系统(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是影响心灵的重要单位。

3.心灵有二个层次:意识与潜意识。

意识是可以为我们了解到的想法,潜意识则是心灵深处不为我们所直接了解到的经验、思想、感受、欲望与力量。而我们潜意识心灵中的活动,虽然不为我们的心灵所直接了解,可是会从我们的身体上表现出来。也就是说:身体是潜意识心灵的窗口,我们从一个人无意中表露出来的一些动作、表情、语言、眼球转动等,可以窥见他潜意识的一些信息。

4.身心的另一个代名词是:神经链。

可以说,我们的经验、自我认定、信念、价值观、规条、习惯、性格、心态等等都是一个神经链或众多神经链的组合。而改变神经链的方法就是NLP的“语言”。当然,身心或神经链,只是说法上的不同,你完全可以选择使用自己感觉习惯的说法。


关于语言

虽然前面已经说明过了,NLP的语言是广义的语言,它不只是指说话或文字。同时还有肢体语言(如手势,身体动作、表情等)。

NLP与成功学的区别与联系——方向与方法

① 一般而言,成功学教导我们要自信、要热情、要坚毅等等,但是,我们要怎么才能培养出这些素质呢?成功学极少有清晰、具体的实施步骤。而NLP的特色在于,它会告诉你怎么去消除恐惧、建立信心、寻找热情……而且步骤清晰,操作明确。如果说,成功学告诉我们要成为什么人、要做什么事。NLP就是进一步告诉我们怎么去成为这样的人,怎么去达成那些事。

如果把成功比喻到到达一个地方的旅行,成功学就是地图,而NLP就是交通工具。它们一个协助你明白要什么,一个协助你清楚怎么去要。一个指明方向,一个提供方法。所以,它们是追求幸福生活的二个重要的车轮,相辅相成。

② 从另一个角色来说,NLP关心的是形式,而不是内容。具体来说,成功学会强调类似积观、坚强、热情等品质的内容。而NLP则关于要形成这些品质,需要什么样的做法。而究竟要培养哪一个品质,倒不是它所关注的。

③我们说NLP提供方法,并不是说NLP只有方法,而没有观念、精神方面的指导内容。而是因为,NLP一开始的研究对象,多半是杰出的心理治疗师,沟通大师,而不是企业家、富豪等。所以,它对一般定义上的成功者研究不是很充足,反而对治疗师的观念、精神研究比较多。而成功学对大众所说的成功人士研究比较多,对他们的观念、精神也总结得比较多,比如拿破仑希尔、戴尔卡耐基等人的成功学研究,就比较透彻,所以可以补齐NLP在这方面的不足。

正因为NLP早期的研究对象多是一些心理治疗师,沟通大师。所以,它的一些核心的观念(在NLP里叫“前提假设”)多是针对于心理治疗与沟通的。



NLP12条精髓

一、没有两个人是一样的

No two persons are the same.

1.没有两个人的人生经验会完全一样,所以没有两个人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系统会是一样。

2.因此没有两个人对同一件事的看法能够绝对一致。

3.因此没有两个人对同一件事的反应会是一样。

4.因此没有两个人的态度和行为模式会完全一样。

5.因此发生在一个人身上的事,不能假定发生在另一个人身上也会有一样的结果。

6.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建造了这个世界的奇妙可贵。

7.尊重别人的不同之处,别人才会尊重自己独特的地方。

8.每一个人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系统都是在不断演变中,所以没有一个人在两分钟是一样的。

9.两人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不一样,不一定会使两个人不能沟通或者不能发展出良好关系。

10.给别人空间也就是尊重别人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才能有良好的沟通和关系。

11.同样地,自己与别人的看法不同,也是正常的事。

12.当尊重别人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的同时,我们也有权利要求别人尊重自己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

二、一个人不能控制另外一个人

One person cannot change another person.

1.一个人不能改变另外一个人,一个人只能改变自己。

2.每个人的信念、价值观、规条系统只对本人有效,不应强求别人接受。

3.改变自己,别人才会有可能改变。

4.一个人不能推动另外一个人。每个人都只可以自己推动自己。

5.找出对方的价值观,创造、增大或转移对方在乎的价值,对方便会产生推动自己的行为。

6.因此一个人不能“教导”另外一个人。一个人只能引导另外一个人去学习。

7.因此一个人不能希望另外一人放弃自己的一套信念、价值观和规条系统,而去接受另外的一套。

8.好的动机只给一个人去做某一件事的原因,但是不能给他控制别人,或使事情恰如他所愿发生的权利。

9.不强迫别人跟随自己的一套信念、价值观和规条,别人便不会抗拒。

10.同样地,我们只能自己推动自己。

三、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

Usefulness is more important.

1.光说做法有道理或者正确而不顾是否效果,是在自欺欺人。

2.在三赢(我好、人好、世界好)的原则基础上追求效果,比坚持什么是对的更有意义。

3.说道理往往是把焦点放在过去的事情上;注重效果则容易把注意力放在未来。

4.效果是原定计划的意义基础,亦是所有行动的指标。

5.有道理是由理性方面的标准来决定的。因为没有两个人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是一样,所以,没有两个人的“道理”是一样的。

6.故此,坚持道理,只不过是坚持一套不能放在另一个人身上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

7.真正推动一个人的力量是在感性的一边,要有效果就要加上理性方面的认同。故此,有效果需要一个人的理性和感性上的共鸣。

8.没有效果的道理,是背弃了信念和价值的规条,应该加以检讨。

9.有效和有道理往往可以并存,但必先由相信有这个可能的信念开始。

10.只追求有道理但无效果的人生,难以有成功和快乐的体验。

四、只有由感官经验塑造出来的世界,没有绝对的真实世界

The map is not territory.1.每个人运用自己的感官器官把资料摄入(摄入过程),由感官运用是主观地有选择性的,因为不能,亦不需要把所有资料捕捉。

2.摄入的资料经由我们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过滤而决定其意义,亦因此能储存在脑中(编码过程)。我们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是主观的形成的,故此,过滤出来的意义也是主观的。

3.我们每一个人的世界,都是用上述的方式一点一滴地塑造出来的亦因此是主观的。

4.我们只能用这种方式建立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没有其他方法。5.因此没有绝对的真实,或者相对的真实。

6.因此每个人的世界是在他的脑里。我们是凭脑里对世界的认知去处理每一件事。

7.因此,改变一个人脑里的世界,这个人对世界中事物的态度便会改变。

8.因此,每个人都是用自制的地图在这个世界里生活。

9.改变主观经验在脑里的结构模式,事情对我们的影响便会改变,我们对事情的感受亦会改变。因此,我们无须改变外面的世界(我们无法知道它是怎样变的)。改变我们自己(脑里的世界),我们的人生便会有所改变。

10.事情从来都不会给我们压力,压力是来自我们对事情的反应。

11.情绪也从来不是来自某人的言行,或环境里出现的转变,而是来自我们对这些的态度,亦即是我们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系统。

五、沟通的意义在于对方的回应

The meaning of communication is the response one gets.

1.沟通没有对与错,只有“有效果”或者“没有效果”之分。

2.自己说得多“对”没有意义,对方收到你想表达的讯息才是沟通意义。

3.因此自己说什么不重要,对方听到什么才重要。

4.话有很多方法说出来,使听者完全收到讲者意图传达的讯息,便是正确的方法。

5.沟通的效果,来自声调和身体语言的比文字更大。

6.沟通讯息的送出与接受在潜意识层面的比意识层面的大得多。

7.没有两个人对同样的讯息有完全同样的反应。

8.说话的效果由讲者控制,但由听者决定。

9.改变说的方法,才有机会改变听的效果。

10.沟通成功的先决条件是和谐气氛。

11.抗拒是对讲者不够灵活的说明。

六、重复旧的做法,只会得到旧的结果

Repeating the same behavior will repeat the same result.

1.做法有不同,结果才会有不同。

2.如果你的事没有结果,改变你的做法。任何新的做法,都比旧的多一分成功机会。

3.想明天比昨天更好,必须用与昨天不同的做法。4.改变自己,别人才有可能改变。

5.世界上本来便是每样事物都在不停地改变中,不肯改变的便面临淘汰或失败的威胁。

6.因此只有不断的改变做法,才能保持与其他事物关系有理想状态。

7.“做法”是规条,目的是取得价值,实现信念。维持最有效果的规条,就是灵活地不断修正做法,才能保证取得价值,实现信念。

8.改变是所有进步的起点。

七、凡事必有至少三个解决方法

There are at least three solutions to every situation.

1.对事情只有一个方法的人,必陷入困境,因为别无选择。

2.对事情有两个方法的人也陷困境,因为他制造了左右两难、进退维谷的局面给自己。

3.有第三个方法的人,通常会找到第四、五个方法,甚至更多的方法。4.有选择就是有能力。所以,有选择总比没有选择好。

5.至今不成功,只是说至今用过的方法都得不到想要的效果。

6.没有办法,只是说已知的办法都行不通。

7.世界上尚有很多我们过去没有想过,或者尚未认识的方法。

8.只有相信尚有未知的有效方法,才会有机会找到它和使事情改变。

9.不论什么事情,我们总有选择的权利,而且不只是一个。

10.“没有办法”使事情划上句号,“总有办法”使事情有突破的可能。

11.“没有办法”对你没有好处,应停止想它;“总有办法”对你有好处,故应把它留在脑中。

12.为何不使自己成为第一个找出办法的人?

八、每一个人都选择给自己最佳利益的行为

Every one chooses the best behavior at the moment.

1.每一个人做任何事都是为满足自己的一些深层需要。

2.每一个人的行为,对他的潜意识来说,都是当时环境里最符合自己利益的做法。

3.因此,每个行为的背后,都必定有正面的动机。

4.了解和接受其正面动机,才容易引导一个人改变他的行为。

5.动机不会错,只是行为不能达到效果。(满足背后正面动机的效果)

6.接受一个人的动机,他便会觉得我们接受他这个人。

7.动机往往是在潜意识的层面,不能意识地说出来。8.找出行为背后的动机,最易的方法是问企图经由该行为得到的价值是什么。

9.任何行为在某些环境中都会有其效用。

10.因此,没有不对的行为,只有在当时环境中没有效果的行为。

九、每个人都已经具备使自己成功快乐的资源

Every one already possesses all the resources needed.

1.每一个人都有过成功快乐的经验,也即是说有使自己成功快乐的能力。

2.人类只用了大脑能力的极少部分,提升大脑的运用,很多新的突破便会出现。

3.运用大脑的能力,已有大量的技巧发展出来,人类比以前更易把效果提升。

4.每一个人都可以凭改变思想去改变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进而改变自己的人生。

5.每天里遇到的事情,都有能给我们成功快乐的因素,取舍全由个人决定。

6.所有事情或经验里面,正面和负面的意义同时存在,把事情或经验转为绊脚石抑或踏脚石,由自己决定。

7.成功快乐的人所拥有的思想和行为能力,都是经过一个过程而培养出来的。在开始的时候,他们与其他人所具备的条件一样。

8.有能力替自己制造出困扰的人,也有能力替自己消除困扰。

9.情绪、压力、困扰都不是源自外界的人事物,而是由自己内里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系统产生出来的。

10.自己不信有能力或有可能,是使自己得不到渴求的成功快乐的最有效的保证。

十、在任何一个系统里,最灵活的部分便是最能影响大局的部分

In any system,the most flexible person has the control.

1.灵活便是有一个以上的选择;选择便是能力。因此最灵活的人便是最有能力的人。

2、灵活来自减少行使自己的一套信念、价值观和规条,而多凭观察而运用环境所提供的其他条件。

3.灵活是使事情更快有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亦是人生成功快乐的重要因素。

4.灵活亦是自信的表现。自信越不足,坚持某个模式的态度会越强硬。

5.容许不同的意见和可能性,便是灵活。

6.在一个群体中,固执使人紧张,灵活使人放松。

7.灵活不代表放弃自己的立场,而是容许找出双赢的可能性(更进一步而三赢)。

8.在沟通中,明白不代表接受;接受不代表投降(放弃立场)。

9.“流水”是学习灵活的最好老师。

10.灵活是用自己的步伐去作出转变;而固执则是在被迫的情况下作出转变。

十一、没有挫败,只有回应讯息

There is no failure,only feedback.

1.“挫败”只是指出过去的做法得不到期望的效果,是给我们需要改变的信号。

2.“挫败”只是在事情划上句号时才能用上,欲想事情解决,即让事情仍会继续下去,这二字便不适用。

3.“挫败”是指过去的事;“怎样改变做法”是指向未来。

4.挫败是过去的经验;而经验是让我们提升自我的踏脚石,因为经验是能力的基础,而能力是自信的基础。

5.每次“挫败”,都只不过是学习过程里修正行动的其中一步。

6.人生里所有的学习,都是经由不断地修正而达致完善。

7.想要成功,首先要相信有成功的可能。

8.把每次的“挫败”带来的教训掌握了,每次便都变成了学习。

9.自信不足的人,潜意识总是在找“不用干下去”的藉口,“挫败”二字便很容易冒出来。

十二、动机和情绪总不会错,只是行为没有效果而已

Intentions and emotions are never wrong,only the behavior has not been effective.

1.动机在潜意识里。总是正面的。潜意识从来不会伤害自己,只是误会地以为某行为可以满足该动机,而又不知有其他做法的可能。

2.情绪总是给我们一份推动力。情绪是使我们在该事情之中有所学习。学到了,情绪便会消失。

3.我们可以接受一个人的动机和情绪,同时不接受他的行为。

4.接受动机和情绪,便是接受那个人。那个人也会感觉出你对他的接受,因而更肯让你去引导他作出改变。

5.任何一次行为不等于一个人。

6.行为不能接受,是因为没有效果;找出更好的做法,是两人的共同目标,能使两人有更好的沟通和关系。

7.找出更好的做法的方法之一是追查动机背后的价值观。

NLP守门员

编辑

· NLP认为这三位守门员(过滤机制),将外部的感官经验转化为内部的表象。而当我们使用语言时,它也转化我们的内部表象。首先我们「删减」、「扭曲」及「一般化」我们的经验。然后,当我们选择用语,以描述经验时,也再次「删减」、「扭曲」及「一般化」那经验一次。

· 当我们讲话时,原始经验的丰润,已被压缩成文字的线型点滴,而那过程比读这段描述的时间还短。所以禅宗有“文字障”一说。

· 口语的语言,是地图的地图,已离感官经验两个层次了。

· 这个世界本来都没有任何特定意涵(标签)。是我们将其贴标签,而有时,我们还忘了是我们自己贴的呢!我们可能会对我们的经验贴错标签,而又让它来引导我们的行为。

· 举例来说明,一个人说他不喜欢“流行音乐”。这是一个一般化的例子,而文字变成了替代物及障碍,使其无法去听一些其他型的音乐。有时,我们也会被更改名称所愚弄,以为这样,事实就会改变了。

· 语言虽不会决定思想,但它会传输思想。文字可以不含任何感官经验。它让我们可以尽情地表达我们想象的世界。这项工具是让我们可以尽情幻想、联想、发现,创作诗及文学,及超越我们自己,去拓宽我们的地图。唯一的风险就是也可以使之限制及贫瘠我们的地图。

· 运用文词可以产生一个更自由、丰富及令人满意的世界模型或世界观。我们可以进行「逆向工程」,将语言回溯到原始的经验。

一NLP的认知世界

了解我们「认知世界」的「三位守门员」 ︰

· 这些认知世界的守门员本身,并无所谓好或坏。他们既是资产也是负债。

· 这些认知世界的守门员又称为过滤机制。

· 人们对如何去形成他们的认知特色,各有不同的意见。有的人比较多用「删减」,有的比较偏好「扭曲」,而也有的人比较喜欢用「一般化」。这些在实用上,有什么意义呢?

· 心智模式的这些过滤机制本身无所谓好坏。而且所有过滤机制都在某种程度上充当了心理防卫机制。

删减

· 那些常运用「删减」的人会有跳跃性的思考方式,而使人很难跟得上。他们因能「删减」一些干扰,而有很强的专注力,他们也可能很能忍受一些生理的不舒服。

· 我们对我们的经验是有选择性的,而「删减」掉不要的。那些被「删减」掉的经验,不是不吻合我们要的,就是我们认为不重要。

例如:你曾经找不到钥匙,后来又在你找过的地方找到的经验,你就知道「删减」是如何在运作的。

· 假如我们不去「删减」一些进来的感官资讯,我们会被其淹没。但是,也可能刚好「删减」掉一些我们应该要注意的。

· 如我们当下的感觉为何或别人对我们的重要回馈。有时我们对别人所讲的话,只听到负面的,而删掉了正面的,甚至它们是在同一个句子里。

· 要完成一张地图,必先有所删减不可,除非想累死。你不可能巨细靡遗地完整叙述你的经验。因此,你开始删减一些事情。问题是你有时候也会删减掉一些重要信息。你必须有正确讯息方能正确地制作你的心灵地图。

· 大多数人都已听说这样的语言形态,如:

“我害怕”、“我困惑”、“我感到困惑”或“我高兴”。

这些语言形态会删减你所要描述的部分内容。所以,某人害怕某事,而整件事情却在所谓的“我好害怕”的话语叙述中被删减掉了。因此,假若你想找回这个讯息,你问的应该是:“怕什么?”明确地说:“到底是什么事情使你害怕?”类似的情况是如果有人说:“我觉得困惑。”那么他一定因为某事而困惑。

· 你可以删减一些讯息,但有时候被删减的信息却是非常重要的。专业的沟通者在讯息被删减的时候必须知道是什么讯息被删减了,并在必要时使用语言工具恢复被删掉部分。

· 我们必须做的事情之一,是试着分辨被删去的讯息中哪一部分最重要。例如,如果有人说他们害怕,那么知道他们害怕什么是非常重要的。或者,如果有人说他们处在痛苦中,就必须找到他们痛苦的原因,以及何以会有这些原因发生。人们大多有这种直觉。当有人删去某些讯息,你会说:“到底他们是什么呢?”你会想要寻找失落的讯息。

· “人们对此已充分知道了。”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它太模糊了,

· 我们并不知道人们是指谁,或许这是需要确实知道的。为了搞清楚,你会问:“到底是谁?”有时候在句子中,人物完全失去了,如“知道这个是不够的。” 这种叫做消极的说法。这是很好的规避责任的方法。

再回到原来的句子,“此”代表什么?除非先前的对话你已经清楚了,否则你要问:“他们对什么还知道得不够?”「纵使很清楚了,也值得再问一次。」

最后,“知道” 这动词也不是很明确的,你可以问:“他们如何知道的?”

· 假如我们在谈话的时候,老是追根究底,那会是很讨厌人的,尤其几乎每句话都有一些删减。然而,细节可能是重要的。假如我们不清楚它,就经常会错误地假设它。我们以我们自己的地图,而不是说话者的地图,来填补那失去的部分。有时说话者也不确知他们的言下之意。你的问题会帮助他们更清楚他们的原意。

· 上述最后一句,包括了比较词——更。我们使用很多比较词:

“更好”、“最好”、“较糟”、“更多”、“更少”。

一个比较的情形,需要有至少两项事物。知道比较的基础很重要。所以你要问:“与什么比较?”比如有人说:“我表现得比较差。”跟什么比很差?你理想的表现是什么?你昨天的表现?专家的表现如何?不切实际的比较会给人带来很大的不快。有一个很有效的让自己沮丧的方法是将自己与想象的且无法达成的理想比较,觉得自己真苯,赶不上那些标准,然后又删掉你使用的标准,你就可以觉得很糟,而又无法排除。

· 激励自己,似乎让自己与吸引人的未来相比,而不是去与他人相比。要评判自己的进步,是将自己与当初开始时相比。

扭曲

· 很会「扭曲」他们的体验的人,会不断地因他们对你的言行的诠释方式,而让你惊讶。他们可能会看到一些你从来不会想的因果连结。他们能够做不寻常的连接,并从你的话,推演出你的思想与感受。他们也可能会很有创意。艺术、音乐及文学都要用到「扭曲」。「扭曲」才能创造出唐老鸭、米老鼠…..。

· 我们改变我们的经验,以放大或消除它且以不同的角度看它,就像是从凹凸镜看。

· 同样的,假如我们没有「扭曲」的能力的话,也会窒息掉我们的创意。

例如:当你计划要重新装潢时,如能事先就可想像到,房子装潢好时,会是什么样子,会很有帮助。这就是感官的「扭曲」。

· 但如果你将别人以某种方式看你,想成他在瞧不起你,你很可能是在「扭曲」他看你的意思,因而也会「扭曲」了你的反应。幻想建立于幻想之上。

· 我们可以去掉过程并将其变为事物来扭曲事情,这样建立起来的名词叫做“名词化”。我们有很多重要的观念是名词化的:爱、正义、教育、信念、选择、合作、害怕…扭曲的意思就是,这些名词其实是动词乔装的,过程中途被冻结掉了。名词化的问题是,它们变成静态及无法更动的。比如有人说:“这个关系已经停止了。”可以将这个关系转回到过程,即问:“我们是怎样没关联了?”以找出说者的意思。

· 下列还有一些有弦外之音的扭曲「隐含前提」。人在说话的时经常有弦外之音,找出来后,会让我们更加了解他们的世界模型,听出那些假设的东西。要找出来的方法是问问自己,要让那话有意义,什么东西还没有说出来?比如说:

「他就像你其他朋友一样迟钝。」这就是假设你所有其他的朋友都是迟钝的。

· 「请不要像上次我们讨论时,那样无理取闹。」假设你上次无理取闹以及我们上次已经讨论过这主题。

· 「为什么这个这么困难?」假设这本来就是困难的。如果你去回答他的为什么的问题,你就是在加强他的假设。

以为什么开始的问句,常常以将你的注意力由假设转到理由的方式,来隐藏它的假设。

类推、一般化

· 常作「一般化」或「类推」的人,可能对自己很肯定(或非常不肯定)。世界在他们看来,可能是很单纯的。他们住在一个黑白分明的世界,假如经验不是这样就该是那样,则灰色地带很难存在。

· 他们也可能有很多行为准则来应对不同的情境。科学法则都是类推出来的,而科学方法是很好的作业方法:实验,由结果来「类推」,但也永远都准备好,在面对例外时,就要改弦易张了。

· 我们对我们经验中的某部份,当为是事情的全部,而忽略了可能的例外。这对我们在面对一个情境时,可以从我们过去在类似的情境中,所学习的经验,很快的反应,是很有用的。

· 但是,如果我们「类推」错误或没对新经验开放的话,可能会变成问题。

信念就是一个很好「一般化」的例子。

· 当你在做「类推」(一般化)时,你是想了解外界,并知道什么是可以期待的。

· 这意谓着,当你看到一个跟你从前看过完全不同的把手时,你不需要很困惑地退下来。你知道那仅是另外一种的把手而已。

· 「一般化」是我们如何学习的基本部份,但是同样的程序也会招来大灾难。

· 假设你有一段不理想的亲密关系的经验。你根据这经验而「类推」,这世界上的人都一样,不值得信赖。你这个「一般化」的想法,可能会中止了你再找到一位例外于上述想法的另一半的机会。

· 像「所有」、「永不」、「总是」、「每一次」这类的字眼是概括性的,它们不承认例外。它们局限、简化了我们对世界的看法,而不是世界本身。比如说:

1. 我永远都没办法做这事。

2. 没有人在乎。

3. 当我需要你时,你总是不在。

4. 人类并不是仁慈的。

5. 西餐是贵的。

· 另外一个一般化的例子是,我们如何以「应该」、「必须」来管制我们及他人。有时候并没有真正的必要性。要找出其必要性,可以问:“如果我没有做那些事,会怎么样?”比如说:“你应该另外找个工作。”“如果没有找,则会怎么样?”找出那后果,它们可能是真的不愉快的,或者只是想象的。我们有时被那些管制性的字眼所催眠,所以想都不想就去遵从了。

· 也有反面的规则:「不该」、「不要」、「不能」是更强的规范。有一些是真正的生理上的限制:“我无法跳高20米。”其他未经测试的信念。比如说:“我不能改变”或“我无法找它”。要突破这点就问“什么阻挡了你?” 这种问法,可以改变焦点,由被卡住的位置前进到某个目标以及排除可能阻挡路的东西。

· 我能及你能是授予力量的字眼,除非那些目标是不切实际的,所以能将「必要」、「应该」这种词改为「能够」是很好的。所以“我必须做好”变成“我能做好。” 这种重新更动是你能替自己或者他人做的最有力量的改变。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362评论 5 47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330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247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60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580评论 5 36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69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29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87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40评论 1 29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96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78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66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45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29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65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3,271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03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