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心理学通识200-《006认知科学:如果大脑是一台机器会怎样?》-2023-11-17,星期五,温故而知新
2022年12月6日《006认知科学:如果大脑是一台机器会怎样?》
问:这节课我们讲了很多认知科学的贡献,哪一句话,对你印象最深?你觉得这个流派有没有短板呢?欢迎分享你的思考。
答:因【在认知⾰命之前,⼈们认为⼼智能⼒是⼀种与⽣俱来的禀赋,难以改变。但如果把它看成⼀套计算过程,⾸先在态度上,就⼤⼤增加了⼈类的主观能动性。】
认知科学给我们打开了一扇窗,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无限可能性!深感擅用刻意训练、终身学习、10000小时定律具备改变命运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
《006认知科学:如果大脑是一台机器会怎样?》
【印象最深❣️最有收获】
①⾏为主义,统治了⼼理学接近半个世纪。⾏为主义:⼈⼼⾥有什么不重要,我们的⾏为不过是对外界环境的反应!⾮常简洁,⽽且⾮常好⽤!但到现实⽣活中,不免也让⼈产⽣⼀些疑问。
反思越来越多。到20世纪60年代,⼼理学界出现“认知科学”掀翻了⾏为主义在⼼理学⻓达五⼗年的统治地位!当时这场变⾰⼜叫认知⾰命。
②认知科学带来了不起的变⾰,这三个⽅⾯:
一、⽤计算机模型研究主观世界
在⾏为主义看来,⼈的⾏为就是对外界刺激的简单反应,中间经过了什么不重要,但认知科学不同意,它要研究的是:⼈的主观世界。
⽤的是计算机模型。认知科学诞⽣在20世纪60年代,正是美国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时代。
源头来⾃⼀位计算机科学家,赫尔伯特·⻄蒙,“⼈⼯智能之⽗”,曾经得过诺⻉尔奖。
1956年,⻄蒙发布计算机程序,叫“逻辑理论器”,它可以⽤数学计算的⽅式,完成⼀些逻辑命题的推演。
这件事启发了哈佛⼤学⼼理学系的两位年轻教授,乔治 ·⽶勒、杰罗姆 ·布鲁纳,他们就开始琢磨:有没有可能,⼈的⼤脑本质上就是⼀台计算机呢?计算机的操作很复杂,原理很简单,⼀共分三步:输⼊信息、经过计算、输出结果。它的核⼼叫做算法,也就是从输⼊信息转化为到输出结果中间的这段计算过程。
哈佛认知研究中⼼,引⼊了计算机科学、⼈⼯智能、神经科学、逻辑学、⼼理语⾔学,发动了⼀场新尝试,这就是所谓的“认知⾰命”。直到今天,这场⾰命都还没有结束,各⼤科研机构、⼤学⼼理学系的实验室⾥,认知科学仍然是主流。
【认知科学如何帮助⼈】
把⼼理过程算法化、“软件”化的思路,有助于⼈们从另⼀种⻆度⾃我提升。
在认知⾰命之前,⼈们认为⼼智能⼒是⼀种与⽣俱来的禀赋,难以改变。但如果把它看成⼀套计算过程,⾸先在态度上,就⼤⼤增加了⼈类的主观能动性。
!!!⼈有主观选择的权利,就算我们⽆法改变环境,也可以选择成为更好的⼈。
认知科学还提供了新的操作思路:我们不只可以关注“硬件”的升级,还可以关注“算法”的优化。
!!!心理治疗。像抑郁症、焦虑症这样的⼼理障碍,如果我们把它们看成⼀套 ⼀套头脑中的“算法”,会发现抑郁的⼈更倾向于记住那些负⾯的,失败的经历,⽽焦虑的⼈ 则会从环境中更快地捕捉他们认为危险的刺激。!!!接下来就有了⼲预的思路。
【哲学层⾯的新共识】
最后⼀点,上个价值。 认知科学带来的特别重要的变⾰,在于让⼈们达成了 ⼀种哲学层⾯的共识:⼈的主观世界是可以被客观认识的。
!!!真正有⽤的不是这⼀个结论,⽽是千千万万类似的结论
③在认知⾰命之前,我们对⼼理的想象:弗洛伊德把它⽐作海⾯之下的冰⼭,很神秘。这就好像在⼀个没有解剖学的时代,我们在描述⾃⼰身体的时候,会想象出阴阳、五⾏,甚⾄看不⻅的“⽓”在经脉⾥运⾏。直到有了⽣理解剖,我们才相信:体内那些神神秘秘的体验,究其本质“不过如此”,它不属于任何⽞学,是可以客观认识的。
④不管你有没有意识到,你已经接受了认知科学最⼤的影响,那就是你相信:⼼理学本质上是客观的、具体的运算过程。⼼理学没有那么“神”,我们的⼤脑不过是⼀台跑算法的“机器”。这是所有⼈在认识层⾯上的祛魅,破除了对⼼灵的神秘化倾向。
表⾯上看,这个结论很泄⽓。可如果我们把⼼灵想得⽆所不能,反⽽会给⾃⼰增加不必要的压⼒:我为什么这么笨,这么痛苦,这么⽆能?我怎么就不能像别⼈⼀样?这些压⼒不但⽆助于我们的进步,甚⾄有可能让⼈陷⼊到⾃责的漩涡⾥。
现在,每个⼈都可以⼼平⽓和地对⾃⼰说:这不怪我,只是在我的头脑⾥形成了不⼀样的算法。
!!!我们越是能⽤⼀种客观研究的态度看待⾃⼰的⼼理,就越是能够接纳⾃⼰的不如意,同时找到改变的⽅向。
⑤【总结】认知科学是⼼理学领域的⼀场深刻变⾰。它借助计算机的模型,把⼈的⼼理看成⼀套加⼯外部刺激的算法流程。
…………………………………………………………………………………………
附:《006认知科学:如果大脑是一台机品会怎样?》正文
段银枝老师赠:不急不停,遇见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