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够牛逼,谈什么谦虚

一次吃饭聊天中,朋友非常无奈的谈起自己的上司:“明明就不懂,非要不懂装懂,我说啥都不听,这下好了,一堆烂摊子,还得我收拾。”

听完抱怨以后,好为人师的我自然不能只是跟着一起骂老板,只是问了他一个问题:“如果他承认自己在该懂的地方不懂,谦虚的向你讨教,对他有什么好处呢?你会尊敬他还是更加瞧不起他呢?”

类似的抱怨到处都是,虽然很多人都是言之凿凿,觉得自己受了天大的委屈,然而抱怨的人通常都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场看问题,并没有想到对方的真实处境。

那些知道自己的不足并且懂得努力的人已经默默在行动改变自己了,那些不懂装懂又不思进取的人不会因为自己的无知而向他人妥协,因为,盲目的坚持,对他们来说是最有利的。

为什么不够牛逼的人不配谦虚

讲一个很多年前的心理学实验:

参与实验的学生们听一个知识问答的录音,在一半的时间内,录音中回答问题的是一个专家(能答对92%的题目),另一半的时间里,录音中回答问题的是一个知识平平的人(仅能答对30%的题目)。

学生们普遍更加欣赏那个专家(意料之中),但是,实验的有趣之处在于录音中会出现一个小意外---杯子摔碎了,同时传来声音:“天哪,我把咖啡泼的满身都是!”

当那个知识平平的家伙犯傻(把咖啡泼到自己身上)时,听录音的学生们更不喜欢他了;而如果犯傻的是那个专家,学生们反而会更加喜欢他(Aronson, Willerman, & Floyd, 1966)。

为什么犯了同样的傻,不同的人会收到相反的评价呢?

因为当你是个Loser的时候,犯傻只是另一个惹人讨厌的理由,而当你非常牛逼的时候,犯傻反而让你更接地气,更容易亲近。

什么情况下我们更容易谦虚

虽然知道了自己不配谦虚,我对其他人什么时候会谦虚、什么时候能接纳我的意见也是相当感兴趣的(这样就省下了很多废话)。

首先自己重视的领域内有相关、类似的成功经验。

只有在自己觉得重要的领域,这个判断才有意义,比如绝大多数人不会在意自己扫地的技术有多强,因为没多少人在乎这个技能。

确定这一点后,只有当一个人在类似或相关领域有成功经验以后,他才可能在这个领域内保持谦虚、开放的态度,敢于暴露自己的脆弱。

比如上中学时,我发现那些从小就非常有钱的孩子,他们往往不介意自己穿烂品牌的衣服。而我自己穿名牌的机会本来就不多,反而会很在意自己是否穿名牌,恨不得把那几件名牌反复穿。

重要的是,不触及自己的核心价值。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比如一个很穷的文人以自己的文采为核心价值,一个没文盲足球运动员以自己的球技为核心价值。

再牛逼的人也知道自己不可能啥都当第一,但如果他的核心价值遭到质疑,这种反馈一定不会是理性的。比如文章开头的上司,他越是认为自己在这个领域有所成就、有所专长,越是觉得这是他安身立命的领域,他就越不可能任由他人指出自己的错误,承认自己的无知。

总结一下,不够牛逼的人当然会无知、会犯错,然而承认这些不叫谦虚,叫认怂,它通常只会让别人更加瞧不起。足够牛逼的人只有在自己的核心价值不被质疑的前提之下,对那些虽然重要但是已经有过成功经验的相关领域保持开放、谦虚的态度。

所以,少说废话多努力吧。

如果你真想看文献:

Aronson, E., Willerman, B., & Floyd, J. (1966). The effect of a pratfall on increasing interpersonal attractiveness.Psychonomic Science,4(6), 227-228.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