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博没那么难 难的是有一颗坚定的心

思考:考or不考?

关于是不是应该读博,你身边一定充斥着各种不同的声音,于是你可能一直在考与不考之间犹豫、徘徊?关于一个人是否适合读博的文章有很多,大多是说读博需要你能沉得下心、吃得了苦,需要你对科研工作充满了热情,事实上呢?每个人的情况都不相同,考博的理由可以有千千万万种,可能就是对某一领域的浓厚兴趣,可能是硕士阶段导师的好言相劝,也可能只是一个偶然的际遇。所以,没有什么适不适合,有的时候,我们也不知道自己怎样就走上了这条路。

准备考博:如何复习?

对于文科生来说,到了博士阶段,再也不是考验你的死记硬背能力了,背知识点、记理论的复习方法已经不能帮你顺利度过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了。很多科目初试的试卷可能只有两、三道论述题,其实就是让你临场写出几篇小论文。老师想了解的是你的答题思路,你的思维和逻辑。所以,理论复习最重要的是,把你所报考学科的理论框架整理出来,理解每一个理论的内涵,而不是仅仅记下书里的表述,确保如果答题需要用到这个理论,你可以清晰地表达出来。

联系导师:提前让老师认识你是有必要的

考博不同于考研,硕士生的导师是入学后才选定的,而博士生是在报考的时候就要选择自己想要报考的导师了。所以,一旦确定了自己想要报考的导师,最好能想方设法让老师认识你。在信息如此发达的时代,想要知道老师的邮箱并不是很难,把自己的基本情况、写过的文章(不一定是发表过的,但一定是自己觉得最好的)发给老师,同时也向老师了解一下大概有多少人和你同时报考。当然,这种邮件很有可能得不到回音,但是老师一定会看见,起码能给老师留下一些些印象。如果有条件地话,可以找到老师的课表,当面与老师沟通一下。

在没有引荐人的情况下,我们只能与导师进行这样浅层次的沟通了,为的只是让老师认识你,知道有你这么个考生对他慕名而来。当然,如果能有人帮忙引荐,那一定是再好不过的了,硕士阶段导师或是其他老师,只要是有可能得到的资源,都可以试试,看看他们能不能为你引荐一位博导。有了这层介绍关系,你很有可能获得与导师深入接触的机会,可能只是半个小时的聊天,那也让你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学术素养,与之前所说的邮件联系有质的区别。当然最理想的情况就是硕士阶段的导师就是博导,只要在下定决心考博之后,尽早向导师表达自己的想法即可。

坚持:最严苛的考验

只要你走进了考场,你基本上就已经战胜了三分之一的竞争者,如果你坚持考完了初试和复试,你基本离成功也只是一步之遥了。

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是每个学校自己安排的,有的学校从报名到初试之间隔着几个月的时间,有的学校初试和复试之间隔着几个月的时间。时间也是一个筛子,也就是从报考到考试结束的这几个月里,有很多人是主动放弃考博的,可能是有了好的工作机会,也可能是精神上的动摇,即便交了200元左右的报名费,仍然有很多人没有走进初试考场;还有一部分同学会报考多个学校,可能在B院校复试之前,已经被A院校录取了。

在复习考博的过程中,你可能无数次想要放弃,这也许是比考试本身更严苛的考验。当耳边时不时传来“女孩子读什么博士”的声音,当昔日的同学个个月薪过万,当家里的长辈不断催结婚生孩子的时候,你真的还能“一心只读圣贤书”吗?看起来都是外界的干扰,实际上是自己内心的不坚定,比起读博期间的漫漫科研路,这点考验其实算不了什么,如果你连考试都坚持不下来,又怎么可能坚持读完博士。

所以,如果你还没有想好,如果你还在犹豫,不如去工作,去选择其他的路,否则即便你选择了备考,也可能会将大把的时间浪费在犹豫和自我否定中,还有可能坚持不到最后;不如等到有一天,你真的坚定要将考博进行到底了,也就基本可以如愿以偿了。

考博,并不是一条难走的路,只要你有一颗坚定的心,认准了方向就大胆出发吧!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马上就要开学了,而我在中山眼科中心已经呆了一月有余,早已过了最初的欣喜与好奇,也深知更加艰辛的道路才刚刚开始。有好...
    文小巫阅读 14,858评论 3 13
  • 受学术中国学君的邀请,我非常荣幸能有机会和大家分享我在考博备考和复习过程中的一些思考。由于平常工作非常忙,当我下决...
    123逍遥游阅读 4,542评论 5 18
  • 今生我不会娶你, 我只想默默地,轻轻地, 自私地死在你前面。
    我的晴天借你阅读 1,373评论 1 2
  • 在又一次激烈的争吵之后,小暖对阿东说:“我们分手吧。”三分钟后,屏幕的那头发过来一条消息:你真的是这样决定嗯么?小...
    夏暖凉阅读 4,963评论 6 10
  • iOS7以前: tintColor:设置navigationBar和navigationItem的颜色,navig...
    anny_4243阅读 4,204评论 0 0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