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遇见
2017.11.13
前几天,有位朋友私信我,问我最近为什么消失了。我明白她的意思,连忙按着手机上的键盘,回复着:“哪有啊,只是不玩微信罢了。”朋友发出一个惊讶的表情,然后闲聊几句,就忙工作去了。
微信作为一个社交软件,已经走进了千千万万人的生活里,然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玩微信了,一百个人可能有一千种理由,在这里我只想分享一下我玩微信的一点感受……
2011年初,就在大家还在QQ上聊得热火朝天,为了能多偷几颗白菜而沾沾自喜时,腾讯推出微信一款新的社交软件——微信。微信集聊天、语言、视频等多种功能于一身,它的出现无疑让更多人感到欣喜和好奇,一时间很多人一下子退出了QQ。
我可以算是微信的首批用户了,那时候我读大学三年级,怀着走过路过不能错过的心情,我立刻下载了微信APP,完成注册账号,然后迅速地添加了周围的人做好友。
跟QQ相比较,微信有个特殊的功能就是朋友圈,你不仅可以分享自己的照片,还可以看到好友的朋友圈,点赞一时间在朋友圈兴起。
记得我第一次发朋友圈,是在KTV唱歌,按着右上角那个小小的“相机”,一个图片直接发了上去,然后小心翼翼地看着是否发送成功,到后来才知道原来圈圈还可以配上文字。
就这样我不断地寻找以前的好友,加好友,私信,玩语音,发圈圈……在微信里玩了将近半年的时间。
后来我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玩微信了,这也不再是什么时髦的事,心中的那种小窃喜也慢慢地消失了,于是乎我决定退出朋友圈。
2013年,由于工作、生活等诸多因素,迫于无奈我重新回到微信里。随着微信支付、微信群聊、扫一扫、摇一摇、抢红包等更多功能的出现,也使得微信更具实用性和趣味性。我也慢慢地开始使用它,并在其中无法自拔,直到今年九月。
还记得有一次我和闺蜜们去三亚玩,四个辣妈出门前都要画好精致的妆容,手里举着自拍杆,先是45°角嘟嘟嘴自拍,然后是排好队来个集体照,最后折腾累了,回到酒店各自捧着手机,谁也不说话。P图,拼图,一键发射到朋友圈,然后各个看着朋友圈的留言和点赞傻傻地笑。
曾经的我,一度痴迷朋友圈,分享美食、美景,还时不时晒个幸福。但那时的我简单地认为这就是我的生活,我喜欢大家关注我,没有卖弄更谈不上炫耀,只是单纯地享受着那份心中的美好。
后来,我渐渐地明白原来朋友圈是不真实的。还记得看过一个笑话,说两个朋友在国庆节分别发了一组在法国的照片,结果两人在一个面馆偶遇,其场面之尴尬可想而知,简直成了笑话。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经历,当然也有着不为人知的心理,所以朋友圈里景象万千。有的人喜欢分享生活中完美的一面,而微信背后则是另一番景象;有的人喜欢抱怨自己的遭遇,但生活中却很阳光;有些人喜欢炫耀自己生活得很好,这样才不会让朋友看扁;有些人只是简单单纯地记录着,让周围人了解自己的生活。
不管怎样,微信早已失去了其最真实的意义,家人、同事、商家比比皆是好友,越来越多的人感到自己的生活在受限制,于是朋友圈中有人选择分组,有人选择“只展示最近三天的朋友圈”,很多人干脆不发圈圈了,因为觉得没有任何意义。
现在对于我而言,微信只是一个通讯工具,或者说是阅读的浏览器。我每天定时上去看看是否有人给我留言,或是去各大公众号看看是否有美文对我有所启迪,至于朋友圈我已很久没有更新了,偶尔无聊看一看大家都发些什么,老生常谈,还是那些事。
我的微信群大大小小几十个,很多我选择了免打扰模式或者直接退去,因为无用的抱怨如垃圾一样堆在我眼前,看着心塞,没有丝毫的意义。
也许你就是那个曾经的我,依旧沉浸在微信中,仿佛不看微信,生活就好像少了点什么。
你可以选择继续留在微信里,毕竟微信可能给你带来快乐,但是在这里我有几句话想提醒你:
亲爱的朋友,当你每天还在发圈圈,当你还在为P图而烦恼,当你依旧活在别人的眼里,请你好好思考一下,生活是自己的,不是给别人看的。
杨绛先生说过,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活出那个真实的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亲爱的朋友,当你还在感叹朋友圈里生活的鲜亮,抱怨自己生活的苦时,请你记住朋友圈多半是假的,不要太过在意。
每个人生活都会有不如意,不要生活在比较中,因为那样很累,而且毫无意义。
亲爱的朋友,当你还在各个低质量的社交群活跃着,跟着一些人吐槽抱怨生活的不公时,请你远离这群垃圾人。
低质量的社交不如高质量的独处,让自己内心平静下来,享受生活的点点滴滴。
如果你有时间,请拨通朋友的电话,嘘寒问暖好过微信里冷冰冰的一个赞;如果你有时间,请多陪陪家人,因为最好的告白比不过最长久的陪伴;如果你有时间,请将自己埋在书海里,心怀感恩,生活才能更加阳光灿烂!
我从朋友圈走出来,然后走进了简书圈。
我是遇见,感恩能在这里遇见你,期待遇见更好的自己,希望遇见最美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