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六点,送女儿去画画。到了美术班楼下,谭老师已在门口等着了。
谭老师其实也是老板,看上去二十五六的女生,两个孩子已经五六岁了。
这是她娘家的房子,县城核心地段,或者叫房价最贵的地段,一个独家小院,五层楼。美术班就开在四楼和五楼,两套三室两厅的开间,布置的很有童趣和色彩感。
不知道谭老师以前上没上过班,每次见她,觉得她对孩子的热情都很自然,没有那种职业性的标准化和反应度,也不像是做给家长看的,因为孩子们见她也很开心,都有种期待了好久的感觉。
女儿的课程每周只有一次,平时都是周六上午,但本周六美术班和一家银行搞了个涂鸦艺术活动,所以就把课程挪到了今晚。
平时美术班的课程还是很紧凑的。针对幼儿园、学前班和小学的年龄段,包括考级的学生,美术班都设置了相应的课程,尤其到了周末的两天,一般都是全天无休。
周末的时候谭老师的孩子也在这边,这样就能一边带孩子,一边上课。年前有几次,我早上把女儿送来,她带着两个孩子也刚从婆家赶过来,脸蛋冻得红扑扑的,依然有单纯的笑容。
感觉以她自身的条件,原本不需要这么辛苦,但她一直在坚持做。或者也谈不上坚持,因为喜欢,所以开心吧。她又把这份开心传递给了孩子们,嬉戏玩耍、涂抹描画,不知不觉、潜移默化中,培育了一棵棵艺术家的幼苗,完成了孩子的美术启蒙。
说实话,我很羡慕她。做自己喜欢的事。跟孩子们一起。
再一想,现在的女人也都很拼命,有的是为钱,但还有一些,想要的更多,表面看似在疲于奔波,实则是活得自我和洒脱。
女儿放学要到八点。我站在学校旁边的路口发了会呆,想着就这么等两个小时也没意思,就去了附近一个同学那里。
同学是做房产中介的,快下班了,这会儿不忙,我们就找了个烧烤店,坐着瞎聊天。
我说:房价有个金九银十的说法,现在五六月间,是不是成交很淡?
他说:县城的淡旺季不明显,基本都是刚需,不管哪个月,该买的都得买。
我说:价格差距还是很大吧?
他说:那肯定的,不过人们要是看上了哪个楼盘,肯定考虑过自己的承受力。要真买不起的,根本不会看,就是一平便宜几百块,他也不会买,想买的,买得起的,也不在乎多花那一点。
我说:想来也是,不管贵的贱的,但凡手里有点钱,都想买套房子,除了自己住,也有投资上的需求。前几年有闲钱的,要么炒股,要么放贷,结果股市熊了三年多,吸钱的老板也栽了一大片,除此生意也不好做,看来看去,还是买房最稳妥。
他指着旁边的小区说:可不是嘛。就这个楼盘,前年给拆迁户都赔了房子,当时大家都不要,想要现钱,想去放贷,结果一年后每套升值十多万,回头再看那些放贷的,好多一夜回到解放前。短短两年,差距立刻就拉大了。
说到差距,不管是眼光也好,运气也罢,有时一旦成型,真的是回天乏力。
其实回头想想,每个人的一生中都有过很多可以改变命运的时刻,只是因为见识和格局的限制,往往只关注当下和现有的利益,而放弃了长远而巨大的收获。
就说我家吧。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也就是三十年前,我家有个亲戚在县城南关的村里当队长,当时找到我父亲,问我们想不想要宅基地。那块地当时还是一片荒田,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况且我家人也不多,要那么多房子也没用,就回绝了。结果没两年,县城修了条白羽路,正好从那块地边过,直到现在,白羽路也是县城最繁华的主干道。
本世纪初,也就是十几年前,又有个朋友问我家,想不想在北二环附近盖房子,他有办法搞到地。如果真成了,我们就跟谭老师成邻居了。那时候还没有北二环,县城最北也就到现在的北环路,那边还是一片荒凉的庄稼地。我们又一次毫无意外地回绝了。
感觉像是命运在推着我们往前走,而我们却死活赖着原地不动,结果时代的列车轰轰驶过,待到醒悟时,再也追不上了。
我说:县城开发了这么多房子,该买的差不多也都买了,将来还有升值空间吗?
他说:人们都这样想,结果房价年年涨。尤其那些大的房地厂商,比如恒大、建业,偏偏选在这个时候进来,难道它们在犯傻?看看恒大的广告:我们为改变而来。改变什么?设计、质量还是管理水平?当然这些肯定都有,但最关键的是,入住体检不同,完全上了个档次,你买的不再只是套房子,而是和一线城市相同水平的尊贵感和舒适性。这也是消费升级的一种体现。当然,价格肯定也会升级,但在这个小县城里,肯定会有人为这个买单。
想想也是,恒大的许老板从河南周口的农村出发,到跻身华人富豪榜前列,相信他的每一步都有自己的方法论。
记得读到过一句话,大意是:赢家都是方法论者,输家都是命运论者。其实我更喜欢另一个表述:成功就是“知道,做到”。简洁有力,但说到实践,真的很难。
光是“知道”这一步,就已经淘汰了大多数人。
看看自己和身边的人,有多少曾经浑浑噩噩,甚至至今仍不清醒,看不到社会的发展形势,看不到行业的深刻变革。
比如之前我们家的故事,如果当时家里能有个人,对经济发展的历史有一点粗浅的了解,自然就会懂得土地在市场经济和社会转型中的地位,或许也就不会一次又一次的错过家庭财富增值的机会。
机会只会留给有准备的人。这个准备不仅指物质基础,更指的是知识和认知的储备。只有知道了,才有可能做到,否则,就不可能得到命运的青睐。
不过,我还想反驳一下自己,因为生活中还有很多开始一无所知,却似乎也能成功的例子。
比如赌博,或者买彩票中了头奖,中奖之前谁也不知道结果。比如城中村的包租婆,或者房产开发的拆迁户,原本不值钱的旧房子一夜之间身价暴涨。还有开头提到的谭老师,可能只是一时兴起,完全凭着自己的喜好,结果摊子越来越大,口碑越来越好,至于最终能做到什么样的程度,估计依然是边走边看。
对于这些现象该怎么解释呢?
不如换个角度,看看这些所谓的成功案例是否具备可复制性和可持续性。
先说赌博,能靠赌博长期赢利、发家致富的人可谓寥寥无几,就算成功也只是一时的辉煌,最终还得还给赌场。懂得一点概率论的人都知道,赌场的资金优势,和赌赢抽成赌输全收的规则安排,从一开始就决定了赌场长期赚钱、赌徒长期赔光的命运。
而从制度安排上来看,其实彩票也一样。它把有可能获利五百万的选择权切分成了无数份(具体数字要看当期实际卖了多少注),看似一注只有两元,输了也无关痛痒,但因为这个预期的存在,发行方一期就能卖出几亿元,中奖金额只是销售额的一个零头。因此对于个人而言,你就是每期全包,每期全中,也只能是买的越多赔的越惨。
所以对于这种模式,完全就是错误的认知,小赌怡情,偶尔玩玩可以,若是沉溺其中难以自拔,那绝对跟作死无异。
至于城中村里收租度日和依靠拆迁补偿的模式,似乎只能归因于祖坟位置选的好,坐北朝南靠山望水,或者祖上几辈积德行善,终于给儿孙换来了福音。总之,对于这种模式,个人可努力的空间不大,往往都是城市规划和地方政策的产物。
比如我家的老屋,由于门前的小路需要扩建,要跟一条主干道打通,十几年前就说要拆,邻居们也都翘首以盼,等着拆迁补偿,结果“翘”到至今也没动静。哪家哪户还能为此去问责政府、推动落实不成?
所以对于这种模式,受益者根本不存在认知升级的问题,你说他是不劳而获也好,说是历史遗留也罢,总之看看就算了,咱家祖坟没冒青烟,想也白搭。
至于谭老师就完全不同了。她一开始能力有限,属于出卖时间换金钱的层级,但随着时间的累积和口碑的提升,她的个人认知和画班知名度都产生了复利效应,进入了正向循环的阶段。
当然,这种情况不可能是直线拉升,就算斜的直线也不可能,必然是上升一段,盘整一个时期,而盘整的时候也是一个能力积累和酝酿突破的阶段,一旦某个契机到来,突破盘整,又是一段人生的上升期。
所以一时的认知受限没关系,毕竟人都是环境的产物,所有的思想和行为,都是当下认知的外在体现。但只要有突破的动力,并且这种动力一直存在,就一定会攀升到一个又一个层级,从而取得一个又一个层次的成就。
其实不仅是谭老师,许老板不也是这样吗?三十四岁辞职下海、闯荡深圳的时候,他能想到会有今天的成就?就是如日中天的马老板也概莫能外。三十一岁辞了教职、借钱创业的时候,你要跟他说二十二年后阿里巴巴会成为一个世界顶级的电商集团,而他本人则会成为华人首富,恐怕他也不会相信。
对于目标的认知,过去我们常说这么一句话: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长立志。在过去那个变化缓慢的时代里,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现在社会发展速度日新月异,很多工作岗位要么日益贬值,要么说没就没了,在这样的发展环境之下,你如何去立长志呢?
或许有人会说,如果现有的目标我把握不了,那我去建立一个新的目标好不好?其实问题也一样,在一个快速变化的环境里,你建立的目标同样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今天似乎还无限风光,可能明天就又是岌岌可危了。
所以我觉得目标不能僵化,越是长远的目标越是不能画地为牢,也不用担心一开始,这个目标是否模糊不清、云山雾罩,也就是说,它既不是单纯的发现,也不是单纯的建立,而是要跟外界的环境不断地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不断地摸索,简而言之就是要去不断地行动,不断地做事,在行动的过程中不断地摸索和调整自己的人生目标。
只要你一直在和外界环境进行良性互动,你就有可能在发现的基础上建立目标,或在建立的基础上重新发现目标,从而使自己的人生一直保持一个长期上升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