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与搜索——选择排序

选择排序

选择排序(Selection sort)是一种简单直观的排序算法。它的工作原理如下:
首先在未排序序列中找到最小(大)元素,存放到排序序列的起始位置,然后,再从剩余未排序元素中继续寻找最小(大)元素,然后放到已排序序列的末尾。以此类推,直到所有元素均排序完毕。
选择排序的主要优点与数据移动有关。如果某个元素位于正确的最终位置上,则它不会被移动。选择排序每次交换一对元素,它们当中至少有一个将被移到其最终位置上,因此对n个元素的表进行排序总共进行至多n-1次交换。在所有的完全依靠交换去移动元素的排序方法中,选择排序属于非常好的一种。

选择排序分析

排序过程:


我们把比较得到的最小的数字放在队首,首先把游标放在下标为0的元素这,然后依次与后面的其他数字作比较,比较到下标为3的时候,发现17比54大,那么最小值的下标0余3进行交换,但此时比较不会停止而是拿着下标的3的数字接着同剩下的数字进行比较,最后确定下标为3的是最小的,然后下标0和下标3的元素互换,同理,其他的也是如此。
代码实现:

def select_sort(li):
    n = len(li)
    for j in range(0,n-1):
        min_index = j
        for i in range(j*+1,n):
            if li[i]<li[min_index]:
                min_index = i
        li[j],li[min_index] = li[min_index],li[j]

if __name__ == '__main__':
    ali = [12,23,11,33,4,55,12,44,52,21]
    print(ali)
    select_sort(ali)
    print(ali)

时间复杂度

最优时间复杂度:O(n^2)
最坏时间复杂度:O(n^2)
稳定性:不稳定(考虑升序每次选择最大的情况)

稳定性的问题主要是升序问题:


元祖仅做标识

第一个(26,2)是不是要依次和后面的数据比较,一直比较到(26,1)发现俩一样大,但程序还是选择(26,2)大,然后接着同后面的数据比较,把(26,2)放到队尾了,然后接着遍历,最后会把(26,1)放到次尾部,故不稳定。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概述 排序有内部排序和外部排序,内部排序是数据记录在内存中进行排序,而外部排序是因排序的数据很大,一次不能容纳全部...
    蚁前阅读 5,238评论 0 52
  • 1.插入排序—直接插入排序(Straight Insertion Sort) 基本思想: 将一个记录插入到已排序好...
    依依玖玥阅读 1,289评论 0 2
  • 一、 单项选择题(共71题) 对n个元素的序列进行冒泡排序时,最少的比较次数是( )。A. n ...
    貝影阅读 9,286评论 0 10
  • 简单来说,时间复杂度指的是语句执行次数,空间复杂度指的是算法所占的存储空间 时间复杂度计算时间复杂度的方法: 用常...
    Teci阅读 1,137评论 0 1
  • 什么是聚焦 聚焦是一种技术,用于根据某个度量的值显示离散阈值。聚焦计算其实是一种可产生离散度量的特殊计算。 其实就...
    橘猫吃不胖阅读 1,651评论 0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