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出来的都是思考的产物,属于理性。把自己的思考写下来,当看到一个一个字显现在自己眼底的时候,有一个自动审视的过程,太美妙了,这是修正自己思考的很棒的方式。很多文章我们看过以后,以为自己懂了,当让自己写的时候,发现不是那么容易。但是,当我们写下一句话的时候,沿着往下走,就会发现很多美丽的风景。正如苏格拉底说,没有经过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那写的过程,不正是这审视吗,这样,人生就因此而变得值得过了。
说是不经过大脑的理性的,属于感性,或者说是本能,这才有了言多必失。写多了,说的才有价值,因为写的过程,其实是训练本能的过程,最终内化成自动处理,无须经过意识层面的处理。当我们想偷懒的时候,不妨试试,写下当时的想法,然后再看看那些想法,或许它可以让自己变得勤快起来。
大多数的人,不能很好利用时间的原因是因为在做事的时候不能够注意力集中,就像我们在读书的时候,上课的时候不能集中注意力听老师讲课一样。那些成绩好的无非是上课注意听的,跟随老师一起思考的同学。从这个角度望过去,模块化(45分钟)聚精会神的干一件事情是最好的学习的方式,或者说是进化的方式。意思就是什么都不想,专注于当前的事情上。
学习英语的时候,我刻意集中注意力,听,读,写。我发现那些单词怎么那么大,好像是刻在我脑子里一样。那种感觉是在是太美了,太妙了,无法形容那种感觉。我阅读专栏文章的一个字一个字看,我发现那些字是那么大,大到充满我整个大脑,是那么的清晰,那么的深刻。每一句话,都在我心里回响。写留言的时候也是一样,全神贯注的写,虽然我耳朵里放的是冥想的音乐,但是我感觉到的是整个世界安静极了,那一段段文字不断涌现出来,听不下来的感觉。
在审视一下这句话:
模块化(45分钟)聚精会神的干一件事情。
剩下的就是快速切换,像切豆腐一样,把大的豆腐块切成一小块一小块。在那一小块内,只做一件事情。正如砍柴的时候是砍柴,挑水的时候是挑水。
最近我一直在刻意使用这样的方法,我想老师倡导的只字不差的阅读能力意义也应该在于此。不是我们学不会,而是我们没有真正学,不是我们太笨了,而是我们太懒了,这个懒是,懒得聚精。更不是我们基础太差,而是我们从未真正的认真看过那些文字。也不是我们写不好,而是我们从未真正的认真的开始写出那一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