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自习已经习惯了默默陪伴。
要么坐在讲台处做物理老师该做的题
感受高三自习才有的笔走纸上沙沙的声音
专注中偶尔会听到悄悄的说话声
不用发声,不用管教,
老师抬头看学生,学生抬头看老师
师生间的默契,不再言语。
要么坐教室最后排做物理老师该做的题
会有学生自觉不自觉说话出声
也许他不知
自习课上的小声音会很容易传达教室内每一个耳朵
有学生调侃,
在专注做题时如果有人说话,会有过去踹他一脚的冲动。
不指责,不说教
直接坐在声音发出的后排
老师与学生之间的默契
这一节自习一定是鸦雀无声。
静心是学习的开始。
坐在后排会恍惚
自己像回到曾经的高中,为梦想而奋笔疾书。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
相信
很多故事都可以改写。
今天的自习
坐讲台
先处理班主任事务
班主任应该是天底下最忙的主任了吧
事无巨细,
学校的,班级的,老师的,学生的,纪律的,卫生的,生活的,学习的……
偶尔抬头环视
肉眼可见他的不一样。
默默走近
不出意外,在看课外书,
物理习题书上叠放着意林
没有察觉
老师静静看他,好久
他抬头看讲台,惊异,不在
再去看教室前门,不在
慢慢右转头,眼睛从前门扫到后门,还不在。
应该在纳闷:
明明刚才在,一会功夫,怎会不在?
思考……
应该是第六感
扭头向左后看
老师在,在看他,笑着看他
有点紧张,立即收书,放腿上
想了想,又重新放进桌洞,推了一下
以示决心,不再看了。
沉了口气,有模有样做起了物理题
虽然依旧烧脑,不容易,难做。。。
没有呵斥
没有指责
因为才和学生说过:
他律是外驱,自律是内驱。
有些事情老师看到不说
不是做的对
而是事情的对与错,都懂
既然知道不对,还要做,那是明知故做。
行动会跟着心走 ,
当下认为读课外书胜过做物理题,
老师的说教又有何用?
改变一个人很难,
即使老师
做过无数次后
会知道很难有多难。
所以改变一个人的不会是他人
父母亦或老师,
应该是南墙。
不撞南墙不知痛
不撞南墙不回头。
改变源于一个人的觉醒,
觉醒源于一个人的眼界,
眼界源于一个人感知的世界,他处的世界。
教育的事情急不得,
交给时间,
静待,
相信每个生命都有向上向好的本能,
只是时机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