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2日
人生有三重境界,用禅语表达便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观景如此,明理如此,看课亦如此。
昨天参加全县初中语文教师岗位培训,郑州外国语学校的李老师与我们的郜老师同课异构《长江源头各拉丹冬》,为了更有效地听课,我认真读了这篇游记,个中经历,如看山水。
1.一看
初看这篇文章,既没有桂林山水的清静灵秀,也没有壶口瀑布的酣畅淋漓。既没有写景散文的优美雅致,也没有抒情散文的深情热烈。除了“所至”比较清晰以外,“所见”不够集中,“所感”不够鲜明。读完依然混混沌沌,整体感觉不美,不好,不让人喜欢。
按照以往惯例,这样的文章或与其他文章整合,上成群文阅读课,或在教学时略处理,识记生字,积累美词,读通课文,做做学案,仅仅限于学过,至于收获,也是蜻蜓点水,印象不深。很少去认真研读课文,很少去精心考虑教学设计,很少去评判教学效果。
初看,心浮气躁,看到的只是普通的各拉丹冬,与太行山、昆仑山、喜马拉雅山等山脉一样,不过是自然地理意义上存在的山峰。犹如人生第一重境界,仅仅看到了自然界的山和水,没有具体去了解山和水,看到的只是皮毛与表象。
2.再看
与海琴交流课时,耐心再读课文。先当作品,后当课文;先做读者,后做教师。边读边画出游踪、所见景物、作者身体状况,跟着作者的行踪,想象着在不同地点所见到的不同景象。随手圈画出“身披白色披风的巨人”“大山黧黑的骨骼”“威严的雪峰”“巨大的冰谷”“晶莹连绵的冰峰”“平坦辽阔的冰河”“冰的庄园冰的院落” 等词语,我看到了冰山的壮阔、大气,“琼瑶仙境”“静穆的晶莹和洁白”“徐徐垂挂冰的流苏”,我看到了冰塔林的瑰丽、神奇;挺拔的,敦实的,奇形怪状的,蜿蜒而立的,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大笔涂抹,简笔勾勒,冰体的形态、神韵尽现。“端详着冰山上纵横的裂纹,环绕冰山的波状皱褶,想象着在漫长的时光里,冰川的前进和后退,冰山的高低消长,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眼前是静止的冰塔林,背后是生命的律动,鲜活的生命感与厚重的历史感,让人不得不感喟自然的永恒。
疼痛,发烧,高原反应,外加新伤剧痛,作者身体与精神的痛苦让人担忧,“这样的身体状况真是大煞风景。但愿它不要影响我的心态,各拉丹冬值得你历尽艰辛去走上一遭”,作者内心的强大与对大自然的敬畏,深感佩服。
永恒的大自然,敏锐的灵动的心,色彩缤纷的笔,走近作者,走进文本,天地之间,内心深处,各拉丹东呈现出独具的原始美,苦痛美,与永恒的美。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各拉丹冬,不再是一个地理概念,而是作者追求的一种境界,是浮躁社会人们的精神圣地。
3.三看
三读文本,细读静思。读单元导语,关注教学目标与能力体系;读课前预习与课后练习,关注教学增长点;读教参,留意教学建议与那些看似“与教学无关”的内容。然后设计教学,梳理一篇,引导学生理清游踪,了解游记特点;精读一段,聚焦第11自然段,揣摩和品味描写冰塔林的妙处;跳读全篇,感悟描写作者感受的词句,感悟自然之威力,体察深厚的情感。
作者在冰河上看冰塔林,我们在文中看作者,随着身体越来越糟糕,作者对各拉丹冬的理解越来越细致,想象也越来越富有诗意,在痛中欣赏景物的原始风貌,各拉丹冬更具独特的魅力。
马丽华将青春岁月融入雪域高原,我们将所思所感融入文章,不变的是各拉丹东,还是那样雄伟、圣洁、瑰奇,变的是我们的体验、感受与心境。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只是对山和水有了充分的了解,知道了山和水的内涵,但山和水的本质不变。观景如此,备课如此,做事明理亦如此。
三看所悟:游记不应该只是作者游踪的呈现和所见的记录,不应该只是漂亮文字和语言的堆积,而应该是自然风物与游者思想的融合,是一段生命历程的再现。